病理生理學理論指導:氧容量、氧含量、氧飽和度病理生理簡述

字號:

氧容量指氧分壓為19.95kPa(150mmHg),二氧化碳分壓為5.32kPa(40mmHg),濕度38℃,在體外100毫升血液內血紅蛋白所結合的氧量。正常血紅蛋白在上述條件下,每克能結合氧1.34~1.36毫升。若按每100毫升血液含量含血紅蛋白15克計算,動脈血和靜脈血氧容量約20毫升%。
    氧含量取決于單位容積血液內血紅蛋白的量和血紅蛋白結合氧的能力。如果血紅蛋白含量減少(貧血)或血紅蛋結合氧的能力降低(如高鐵血紅蛋白、碳氧血紅蛋白),則氧容量減少,氧含量也隨之減少。如果單位容積血液內血紅蛋白的量和性質正常,只是由于氧分壓降低使血紅蛋白氧飽和度降低。此時氧含量減少,但氧容量是正常的。
    氧飽和度是指血紅蛋白與氧結合達到飽和程度的百分數。1克血紅蛋白最多能與1.36毫升的氧結合,氧飽和度達到100%。氧飽和度可以下列公式表示:
    氧飽和度(%)=實際1克血紅蛋白結合的氧(毫升)/1.36(毫升)×100
    正常動脈血氧飽和度約95~97%,混合靜脈血氧飽和度約75%。
    氧飽和度高低主要取決于氧分壓的高低,氧分壓與氧飽和度之間的關系,可用氧離曲線來表示(圖3-1)。由于血紅蛋白的生理特點,氧離曲線呈S形,PO27.98kPa(60mmHg)以下,才會使氧飽和度明顯降低,氧含量明顯減少,從而引起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