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范文10篇

字號:

所謂的教案,也稱課時計劃,教師經(jīng)過備課,以課時為單位設(shè)計的具體教學方案,教案是上課的重要依據(jù),通常包括:班級、學科、課題、上課時間、課的類型、教學方法、教學目的、教學內(nèi)容、課的進程和時間分配等。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范文10篇》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范文 篇一
    《假如我可以變》:
    教學目標:
    1、認讀4個字。
    2、展開想象,說一說假如自己也可以變,想變成什么。
    3、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感受我對生活的熱愛和樂意為人們做好事的愿望。
    教學重點:感受“我”變成小動物后的樂趣。
    教學難點:展開想象,說一說假如自己也可以變,想變成什么,能夠把語言組織完整,有條理。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如果你可以變化,那么你們都想變成什么?為什么?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假如我可以變”這篇課文,看看我們的小主人他想變些什么?
    二、新授:
    (一)提出自學要求:
    1、小組合作,把課文讀正確流利,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2、默讀思考小主人都想變成什么?為什么?(邊讀邊畫、小組交流)
    3、書上是怎樣寫的?(先說想變什么,再說怎樣生活,后說想為人們做哪些有意義的事。)
    (二)小組匯報交流。
    1、各組匯報,互相補充。
    2、指導學生說完整話,把自己的意思表述清楚。
    (三)啟發(fā)想象,練習表達。
    1、想想你想變成什么?(展開想象的翅膀,讓思維自由馳騁,按照書上的表達方法說出自己的想象。)
    2、小組之間互相說一說。
    3、匯報,自由發(fā)言。
    三、課堂小結(jié):今天大家的表現(xiàn)非常好,都能夠展開合理的想象,而且都考慮到了為人們做好事,希望你的愿望有一天能夠得以實現(xiàn)。
    四、作業(yè):把你們說的寫成一段完整的話。
    2.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范文 篇二
    《我一定要等她》:
    教學目標設(shè)計:
    (一)教學目標:
    1、在朗讀和想象中感受宋慶齡是個講信用的孩子,懂得從小就應當養(yǎng)成守信用的好品質(zhì)。
    2、培養(yǎng)學生邊讀邊思考和善于表達的能力。
    3、通過宋慶齡的故事,激發(fā)學生講信用的情感,感受講信用對一個人的一生都是有益的。
    (二)教學重點
    在朗讀和想象中感受宋慶齡是怎樣講信用的。
    (三)教學難點:
    感悟守信用的重要
    (四)教學內(nèi)容安排:第2課時
    教學過程設(shè)計:
    一、激趣導入:
    這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第3課,齊讀課題
    出示宋慶齡圖片:(師生談話)你想對她說什么?
    (教學意圖:激發(fā)學生帶著自身的情感來回答問題,發(fā)表看法。語文具有情感性,學生在發(fā)表自己看法時也該有一定的情感。)
    (適時板書:講信用)
    這節(jié)課咱們就在朗讀和想象中感受宋慶齡是怎樣講信用的。
    二、細讀課文: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
    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宋慶齡是個講信用的孩子?用直線畫出相關(guān)的語句。
    2、學生匯報,教師給予點撥:
    適時出示幻燈片:
    (1)小珍高興地說:“真漂亮!明天上午我到你家里來,你教我折好嗎?”宋慶齡點點頭說:“好,我一定等你。”
    (2)第二天一早,爸爸對全家人說:“今天上午我們到李伯伯家去做客。”宋慶齡拍著手說:“太好了!”忽然,他想起小珍要來的事,說:“哎呀,差點兒忘記啦!我和小珍昨天就約好了,等一會兒她要來學折花籃的。我不能去李伯伯家!”爸爸說:“李伯伯挺想你的,還是去吧!以后再教小珍折花籃也一樣。你再見到她的時候,向她解釋一下就行了?!彼螒c齡想了想,說:“爸爸,你們?nèi)グ?!我不能不講信用。我一定要等她!”
    指導:
    分角色朗讀(生生讀)
    師生對讀時,師故意讀“好,我等你?!比缓髮Ρ茸x宋慶齡的話,學生讀出肯定的語氣。
    (教學意圖:引導學生讀出肯定的語氣,同時感受宋慶齡在答應等小珍時就說得特別肯定)
    師當爸爸,生當宋慶齡讀
    宋慶齡想了想,在想什么?
    3、我不能不講信用。你還可以怎么說?
    (教學意圖: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談理解,用表示肯定的詞語來表達自己相當肯定的意思,從而感悟宋慶齡的講信用。)
    多么講信用呀,讓我們再重新回憶一下宋慶齡是怎么說的
    (師生對讀)
    4、還從哪看出宋慶齡講信用?
    想象:如果宋慶齡去了李伯伯家,過得是怎樣的生活?
    再讀第三自然段,看有什么新的感受。
    點撥:做到講信用真的是不容易。一個三年級的孩子,竟然為了自己的一句答應就放棄了去做客的大好機會,多么了不起呀!還想聽宋慶齡的故事嗎?
    出示圖片:此時她已經(jīng)是宋奶奶了。,她答應要去幼兒園??删驮谀翘?,天氣突變,狂風大作,下起大雨。幼兒園的老師以為宋慶齡不回來了。可我們的宋奶奶卻準時出現(xiàn)在幼兒園。幼兒園的老師都說:“天氣這么差,您可要注意身體呀!”你們知道宋奶奶是怎么回答的嗎?(學生猜測,自由回答)
    你對宋慶齡有什么更深的了解嗎?
    (教學意圖:在補充材料中,學生能更深地感受到宋慶齡是個一生都講信用的人,并能認識到從小養(yǎng)成這種好習慣是終身受用的。當學生感受到這些的時候,也是在實現(xiàn)語文的人文性。)
    5、文中還有誰講信用嗎?
    講信用是相互的,講信用是不容易的,但一旦你做到了,就會贏得別人的信任。
    6、閱讀《我回來了》一文
    填出所缺的話(見附文)
    (教學意圖: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材,在學生感受到宋慶齡講信用的品質(zhì)后,在閱讀《我回來了》一文中,學生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講信用的重要,會在關(guān)鍵的時刻得到別人的幫助。)
    三、寫話:
    寫出你想對大家說的話
    交流
    (教學意圖:實現(xiàn)語文的讀寫結(jié)合,同時在學生交流中相互學習,感受也豐富起來)
    四、課堂小節(jié);
    講信用是一種做人的美德,希望你們都成為這樣的人。讓我們記住這幾句格言: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一諾千金。
    五、拓展延伸,
    作業(yè):
    閱讀讀本《信任無價》一文,并寫出讀后感。
    3.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范文 篇三
    《放風箏》: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23個生字,學會其中1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風箏、陽光明媚、體育場、各式各樣、老鷹、仙鶴、線軸、拽著、穩(wěn)穩(wěn)當當、骨碌碌、橘紅色、墨綠、精致、宇宙”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孩子們在放風箏時的喜悅心情,激發(fā)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的興趣。
    4、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把事情敘述清楚、寫具體的方法。
    教學重點:
    體會課文對放風箏具體過程的描寫,感受孩子們的喜悅心情。
    教學難點:
    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引導學生對天空中的風箏進行想象。
    教學準備:
    1、搜集有關(guān)寫風箏的詩或文章。
    2、自制或買風箏準備參加放風箏活動。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設(shè)計思路:
    從學過的古詩導入,在學生對風箏的歷史有了簡單了解之后,先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畫,掌握觀察圖畫的一般順序,在理解圖畫的基礎(chǔ)上圖文對照,學習課文,理清“大蜻蜓”飛上天之前、之時、之后的情景,并通過朗讀課文體會兄弟倆當時高興的心情和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為鞏固理解,加深印象,在熟練朗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交流搜集材料,拓展閱讀(好也應該要求學生讀熟。為感受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帶學生外出放風箏,后,寫一篇日記,將這種感受記錄下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引趣,啟發(fā)導入
    以古詩《村居(清·高鼎)》(“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保?,揭題并簡介風箏。
    二、觀察圖畫,自學探究
    1、指導按“從上到下、從景物到人物”的順序觀察圖畫。自由發(fā)言。
    2、圖文對照,自讀課文,學習本課中的生字并畫出生詞。重點指導以下生字詞:“鸚鵡、老鷹、仙鶴、蜈蚣”等,聯(lián)系事物,觀察特點,說出記憶方法。用手書寫記憶生字。
    3、圖文對照,再讀課文,暢所欲言說說課文大意。
    三、深入探究,感悟課文的思想感情。
    1、同桌齊讀課文,討論作者在課文中先寫了什么,再寫什么,然后又寫了什么。理清文章思路,重點討論作者是怎樣把放風箏的過程寫具體的。
    2、重點討論朗讀“我”和哥哥把“大蜻蜓”放上天空一段,指導讀出當時“我”高興的心情。
    3、自由朗讀課文,談自己對課文感受深的地方,談談自己的感受。重點討論課文中作者在描寫體育場的歡快情景時都用了哪些詞語?這些詞語在表現(xiàn)人物的心情上起到了什么作用?(畫出這些詞語,集體討論)
    四、朗讀比賽,體驗感悟課文內(nèi)容。
    1、自由練讀;
    2、指名讀;
    3、分組讀;
    4、師生比賽讀。(根據(jù)情況再做安排)
    通過朗讀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體會體育場的歡樂景象和同學們放風箏時喜悅的心情。讀好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五、記憶生詞
    展開記憶生詞比賽,學生自由到黑板上寫出自己記住的生詞(每次四名,其他同學補充)。錯誤較多的重點指導,并要求同學更正。
    六、小結(jié)
    作者把放風箏時看到的情景寫得比較詳細、生動,使人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同學們應該學習這種寫法,通過感情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指認并默寫生詞。
    2、指名朗讀課文,說說課文大致內(nèi)容。
    二、朗讀課文,思維拓展。
    1、朗讀課文,品味語言。
    “風箏花花綠綠,各式各樣……”除了文中寫到的風箏,還會有哪些風箏?為什么作者沒把這些風箏全寫進課文中?
    “天空中的風箏越來越多,熱鬧極了”一段,討論:作者把那些沒有生命的風箏寫得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為什么?你能做到嗎?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你搜集到的作者寫風箏的文章都有哪些,同桌或小組共同交換閱讀,爭取讀得流利有感情。
    3、抄寫并試背描寫天空中各種各樣風箏的句子。
    4、抄寫生詞,鞏固生字。
    教師重點指導。
    三、布置作業(yè)
    1、自制或買風箏,下午課外活動時間去臨淄區(qū)廣場放風箏(注意指導放風箏的方法和對空中風箏的觀察)。
    2、寫日記。
    4.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范文 篇四
    《科學的種子》: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我想象的美好。
    2.愿意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講給小伙伴聽,對科學產(chǎn)生興趣,并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有感情朗讀課文,感受“我”想象的美好,并且能夠展開想象的翅膀,大膽地奇思妙想。
    教學難點:
    感悟“我”的想象是“科學的種子”,而且種子已經(jīng)萌發(fā)。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這節(jié)課咱們來細細品讀一下《科學的種子》這首詩歌。這是一個孩子的心聲,我想也會成為大家的心聲。放聲讀讀全文,想一想我的奇思妙想是什么?
    二、走進文本:
    1.學生邊默讀課文邊思考:“我”的奇思妙想是什么?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一畫。(乘飛船探訪天涯、潛入富饒的大海,去采礦、牧魚、安家)
    2.小組交流,感受我的奇思妙想。
    3.匯報
    (1)師:多么偉大的奇思妙想呀,但愿將來有一天能實現(xiàn),體會讀,感受“我”的奇思妙想。
    (2)為什么稱我的想法是奇思妙想呢?學生談自己的理解,師引導與爸爸媽媽的想法的不同。
    (3)補充牛頓小時侯奇思妙想、長大后創(chuàng)造的事例,讓學生說說自己知道的類似的事例。師小節(jié):看來,小時侯的奇思妙想,會為他以后成為科學家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而這小時侯的奇思妙想就猶如科學的種子,種在孩子們的心田,慢慢的發(fā)芽、長葉、開花、結(jié)果,終為人類做出貢獻。難怪我在結(jié)尾處這樣寫道,大家齊讀,自己再讀讀,看有沒有疑問。
    學生質(zhì)疑
    (4)指導體會后一節(jié)。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報效祖國的決心)
    帶著自己的感受讀后一小節(jié)
    (5)試著背誦四五六小節(jié)。
    三、走出文本:
    1.你是不是也有過奇思妙想?這是不是你心田中的科學的種子?說出來讓你的小伙伴聽一聽。(說自己的理想)
    2.仿寫一小節(jié)詩歌。
    3.交流創(chuàng)作。
    四、課堂小結(jié):
    但愿大家的奇思妙想都能成真,記住:只要堅持不懈,種子總會發(fā)芽、長大。
    五、作業(yè):有語氣地背誦課文,并把自己心田中的科學的種子完善一下,也成一首詩歌。
    5.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范文 篇五
    《新年的禮物》: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
    2.積累相應的詞語。
    3.默讀課文,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4.體會小學生努力學習、積極進取、奮發(fā)向上的愿望和感情。
    5.學習復述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我們已經(jīng)預習了第7課《新年的禮物》。現(xiàn)在我們來認識課文里的幾個生字,并且理解一些詞語的意思。
    1.學習生字:皺,注意左右結(jié)構(gòu);督、墨、謄,注意上下結(jié)構(gòu)。
    2.理解詞語:不興、皺巴巴、督促、悶聲不響、清秀、臨近、分明。
    二、學習課文。
    1.默讀課文。
    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討論回答。
    葦葦送給老師的新年禮物是什么,她為什么要送這樣的禮物?
    課文中“新年到了,葦葦分明也長高了”這句話,有什么含義?
    三、復述課文。
    1.朗讀課文,進一步理解和記憶課文內(nèi)容。
    2.學習復述課文。
    指導復述方法,要求學生先學著自己復述,再同桌或小組互相復述,然后在班上交流。
    四、課上練習。
    1.“詞句活動室”的“組詞”。
    2.“詞句活動室”的“聽寫”。
    五、課后練習。
    1.“語言直播廳”的聽說實踐活動。
    2.在復述好課文的基礎(chǔ)上,收集校園里發(fā)生的感人故事,說給大家聽。
    6.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范文 篇六
    《班長的苦惱》:
    [教學目標]
    1.在閱讀過程中認識2個生字“惱、啥”。積累“苦惱、絕交、屋頂、掀掉、過錯、影子、靜悄悄”等詞語。用合適的方法理解“苦惱”、“絕交”。
    2.正確、流暢、有節(jié)奏地朗讀課文。
    3.懂得同學之間應該團結(jié)、平等,要公正、無私地處理問題。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1.出示詞語:“苦惱”,“苦惱”是什么意思?(痛苦煩惱)
    2.師:我們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苦惱,爸爸媽媽對我們的不理解、和同學吵架了等等。今天,在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中,作為班長的小作者也有一個不大不小的苦惱,那究竟是怎樣的一個苦惱呢?
    3.出示課題:班長的苦惱(齊讀)
    二、整體感知
    1.四人小組輕聲讀課文,出示自學提示:
    (1)正確朗讀詞語:苦惱、絕交、屋頂、掀掉、過錯、影子、靜悄悄
    (2)比一比,組詞:惱-腦梢-稍
    (3)正確朗讀課文,想一想:“我”的苦惱是什么?為什么?
    “我”的苦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流反饋
    (1)小火車讀詞語。比一比,組詞:惱-腦梢-稍。
    (2)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
    (3)完成填空,用自己的方式理解“絕交”。
    三、研讀課文
    1.師:明明是大喬和小苗吵了架,大家卻和我絕交,我到底做了些什么呢?輕聲讀讀3-5節(jié),說說當時我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說的呢?
    2.出示:
    小苗,小苗當然沒啥過錯,
    可大喬,大喬一直和我特好。
    你們說這事兒該有多么難辦,
    我憋了半天,直憋得滿臉發(fā)燒……
    3.師:這時我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試著說一說。
    出示填空:我憋了半天,直憋得滿臉發(fā)燒,心想:_____________。
    4.交流
    5.師:于是我說:“打架嘛當然不好,但是,已經(jīng)打過了嘛也就算了。”這時,整個屋子突然靜悄悄。
    6.出示:
    后我說:打架,打架嘛當然不好,
    但是,已經(jīng),已經(jīng)打過了嘛也就算了。
    嘴皮子就這么輕輕一動,
    整個屋子突然靜悄悄……
    7.師:為什么突然之間,屋子就會靜悄悄呢?而此時此刻,大喬、小苗和同學們又會怎么想呢?請們再讀讀這小節(jié),試著說一說。
    8.出示填空:此刻,__(誰)_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師:是呀,作為一位班長必須公正、無私地處理問題,所以同學們都沒想到我竟然會包庇好朋友,做出不公正的決定,辜負了大家的信任。
    10.出示4、5小節(jié),有感情地朗讀。
    11.師:現(xiàn)在我們終于知道了小作者的苦惱是什么了,那你有什么金點子能幫助他消除苦惱嗎?
    12.交流
    四、小結(jié)復習
    1.齊讀課文。
    2.選擇課文片斷,分角色演一演。
    五、拓展
    我想對班長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有時間的話,可以先讓學生寫一寫,再交流)
    六、作業(yè)
    1.抄寫詞語,一詞一行:苦惱、絕交、屋頂、掀掉、過錯、影子、靜悄悄
    2.正確、流暢、有節(jié)奏地朗讀課文。
    *3.在生活中,你碰到過什么苦惱嗎?你又是怎么正確解決的?用幾句話來說一說
    7.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范文 篇七
    《鱷魚的爭斗》: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
    2.繼續(xù)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結(jié)合查字典理解詞語。積累“約定俗成”、“窮追不舍”、“興風作浪”、“點到為止”等詞語。
    3.朗讀課文,讀懂兩條鱷魚爭斗的句子,理解后一節(jié)的作用。
    4.繼續(xù)學習查找資料:收集有關(guān)“鱷魚”的資料,交流資料內(nèi)容和資料來源。
    【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查找關(guān)于“鱷魚”的資料,并記下資料的來源。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1.出示鱷魚捕食的照片。
    2.師:同學們,這是什么動物?(鱷魚。)對,你們在動物園或電影、電視中經(jīng)常可以見到它的身影。那么,你對鱷魚有什么樣的印象呢?
    3.學生交流。(兇殘、殘忍、兇猛……)
    4.師:的確,在我們大多數(shù)人的眼里,鱷魚是一種令人膽寒的動物。但你們知道嗎?動物學家通過長期觀察和研究“鱷魚的爭斗”,得出了出人意料的結(jié)果。
    5.揭示課題:28.鱷魚的爭斗
    說明:
    鱷魚是學生較為熟悉的動物之一,在他們的腦海里往往對鱷魚有著非??植赖挠∠?。想像中,鱷魚的爭斗必定是場“血戰(zhàn)”。但這篇課文卻從“爭斗”這一角度出發(fā)向我們展示了鱷魚不為人所知的一面。利用學生固有的印象,提出不同的答案,旨在激起學習這篇課文的興趣。
    二、整體感知,學習字詞
    1.自讀全文,說說鱷魚的爭斗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小組學習字詞。
    2.交流字詞學習情況:
    (1)“喉嚨”、“頜”代表身體的兩個部位,明確其位置。
    (2)形近字區(qū)分:囂—器喉—候—猴
    3.學生交流。
    說明:
    學生通過整體感知課文,應該能夠從對兩鱷魚的動作描寫中體會到爭斗的“激烈”,也會注意到結(jié)論中出現(xiàn)的“點到為止”。在下面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從品詞析句中體會鱷魚爭斗的“看似激烈”,再抓住關(guān)鍵句子體會到鱷魚爭斗“實則點到為止”的特點。
    三、圍繞問題,讀懂2、3小節(jié)
    1.默讀2、3節(jié),思考:入侵者怎樣向羅賓挑戰(zhàn)?羅賓又是如何還擊的?分別用不同的記號標出。
    2.交流讀句:
    (1)入侵者的挑戰(zhàn):入侵者一直游到它的面前,高高地躍出水面,落下后又拼命地拍濺湖水,還張開血盆大口不斷發(fā)出吼叫聲。
    抓住關(guān)鍵詞語:一系列動詞以及“高高”、“拼命”、“不斷”……讀出語氣。
    (2)羅賓的還擊:羅賓以自己的強大身軀掀起了比入侵者大得多的風浪,對手一看技不如人,立即箭一般地迅速逃離。羅賓緊跟其后,窮追不舍,不一會兒就趕到入侵鱷魚的前面,擋住了它的去路。
    抓住詞語:“技不如人”、“大得多”、“窮追不舍”、“擋住”……體會詞語的作用,讀出語氣。
    3.兩條鱷魚間約定俗成的規(guī)矩,第一回合的比拼羅賓勝利了。
    四、抓住關(guān)鍵,理解結(jié)論
    1.師:但是,鱷魚間的爭斗并沒有結(jié)束。雖然,入侵鱷魚已經(jīng)投降,羅賓卻進一步向它發(fā)出了警告。用“——”劃出有關(guān)的句子。
    2.交流句子。
    (1)出示:羅賓不理會它,還是張開大嘴,但是并沒有咬對方的喉嚨,只是把它的左腿置于自己尖利的上下牙之間。羅賓的嘴也不咬下去,僅僅是保持這種狀態(tài),并且持續(xù)了大約5分鐘。
    (2)羅賓用怎樣的動作警告入侵鱷魚?
    (3)讀第一句話,“但是”前后各說了什么?(張嘴;并沒有咬)你怎樣理解羅賓是“點到為止”?(看似很兇,但沒有拼命)
    讀好這句話。
    (4)讀第二句話,怎樣理解“僅僅”、“并且”?(警告行為沒有進一步加大;警告時間卻持續(xù)著)
    讀好這句話。
    (5)兩句話連起來讀,體會鱷魚間的爭斗是“點到為止”。
    說明:
    在這兩句句子中,用了不少關(guān)聯(lián)詞。這些關(guān)聯(lián)詞所帶出的內(nèi)容,準確地表達了“點到為止”的含義。后面羅賓警告對方的話,同樣說明了“點到為止”。
    3.讀羅賓似乎在警告對方的話,請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4.進一步指導朗讀。
    采用引讀方法讀完全節(jié)。師:“入侵鱷魚投降了,但羅賓不理會它”——,“這似乎是在警告對方”——,“過了好一會兒”——。
    五、總結(jié)
    1.師:課文通過一個真實的例子證實了,鱷魚間的斗爭看似兇殘,實是”點到為止”的結(jié)論。其實,這是動物學家長期觀察、長期研究的結(jié)果。
    2.齊讀后一小節(jié)。
    六、交流資料,了解來源
    1.小組交流有關(guān)鱷魚的資料,并向組員說明資料的來源。
    2.在交流的基礎(chǔ)上,辦一份“鱷魚小報”。
    8.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范文 篇八
    《別人的媽媽》:
    【教學目標】
    1、認識“融、濘、邁、虔、佑”5個生字。理解并積累6個詞語:“衣衫、融雪、泥濘、虔誠、關(guān)照、保佑”。并用學過的方法理解不懂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3、知道詩歌寫的是一個小伙子幫助“別人的媽媽”過馬路的事,學習他關(guān)心老人的好品質(zhì)。
    【教學重點、難點】
    1、能運用學過的方法理解不懂的詞語。能在反復誦讀的基礎(chǔ)上,體會詩歌的韻律以及詩歌表達的感情。
    2、通過讀文,感受到本課前面一長段對于老奶奶的描寫,以及當時的情況描寫是為了襯托出了那位青年的愛心。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當你們走在路上的時候,有沒有幫助過不認識的人?
    2、交流。
    3、揭示課題:17別人的媽媽(齊讀)
    過渡語:課文講的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卻寫得感動至人,我們一起去品味一番吧!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出示自學要求: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學習字詞,劃出不理解的詞語,并在小組內(nèi)用學過的方法理解交流。
    2、檢查自學情況:
    (1)開火車分節(jié)讀課文
    (2)出示詞語:
    衣衫融雪泥濘虔誠關(guān)照保佑遲疑小心翼翼
    注意:融(翹舌音)、濘(后鼻音)、虔(第二聲)、積累“虎字頭”的字(虎、虛、慮……)、用合適的方法理解詞語。
    三、賞讀課文,品味真情
    1、默讀課文1~3節(jié),說說當時老婦人的處境怎樣?
    (1)出示1~3節(jié)
    (2)指導朗讀,說說自己的感受。
    預設(shè):
    ①老婦人遇到的困難:老婦人年紀大行走不便、馬路泥濘、行人擁擠、車輛穿梭等。
    ②讀句子:
    今日的融雪弄得滿街泥濘,老婦人的腳步遲疑又停頓。
    她站在十字街頭邁不開步,擁擠的行人中她沒人照顧。
    (3)出示填空:
    一位()的老婦人,獨自走在()的街上,當時(),使她感到非常(),她心想:()。
    2、老婦人正是這么想的,所以她露出了“求助的目光”,可是馬路上人們的表現(xiàn)是怎么的呢?
    (1)朗讀4~6節(jié)
    人們來來往往穿過她身旁,沒有人注意她求助的目光。
    街那頭傳過來叫聲笑聲,學校里剛響過放學鈴聲。
    孩子們歡跳著擦過老婦,一個個喊叫著沒人停步。
    (2)出示:
    馬路上,大人們,孩子們。
    (3)說說你對馬路上的大人或小孩的評價。
    (4)指導朗讀。
    3、就在老婦人遲疑無助的時候,人海里冒出個青年。
    (1)默讀7~11節(jié),找出青年人幫助老婦人的相關(guān)動詞:冒、走、牽、扶、穿等,重點體會“冒”。
    (2)談談讀了這幾節(jié)后的感受。
    (3)隱去句中的動詞,試著說一說:
    終于,人海里()出個青年,他快步()到老婦人身邊。
    他()著她的手細聲說道:“大媽,我扶您穿過街道?!?BR>    小伙子()著腳步不穩(wěn)的老婦,小心翼翼地()過馬路。
    (4)指導朗讀:
    我們已經(jīng)學過多首敘事詩了,詩歌要讀出韻律,讀出節(jié)奏。老師以第8節(jié)為例,遇到斜線要停頓。
    出示:
    他/牽著她的手/細聲說道:
    “大媽,/我扶您/穿過街道?!?BR>    學生試讀、齊讀。
    (5)從青年人和他朋友之間的對話總,你感受到什么?
    4、后兩節(jié)是什么意思?
    (1)男女生對讀、齊讀。
    (2)理解“虔誠、保佑”
    “虔誠”常形容態(tài)度恭敬而有誠意?!氨S印敝该孕湃朔Q神力保護和幫助,課文中是老婦人對幫助她的小伙子的美好愿望。
    (3)說一說老婦人對幫助她的小伙子的美好愿望是什么?談談自己的感受。
    (4)小結(jié):小伙子扶“別人的媽媽”過馬路,他對老人的關(guān)愛也得到了老人的感謝。
    四、總結(jié)全文,拓展學習
    1、總結(jié)課文的寫法特點:
    課文是一首外國敘事詩歌,詩歌的形式不常見,每兩行成一節(jié),節(jié)內(nèi)句子基本押韻。
    2、從詩歌中找一找句末押韻的字。
    3、把詩歌改成課本劇。(機動)
    小組合作,編演課本劇《別人的媽媽》
    9.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范文 篇九
    《小讀者》: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小姑娘把雜志當作朋友,對朋友的錯誤“及時幫助他改正”的真誠態(tài)度。
    2、學習課文的生字新詞。
    3、根據(jù)段意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4、摘錄描寫人物神態(tài)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審題。
    1、板書課題。
    2、小讀者是誰?課文寫了這位小讀者的意見什么事?
    二、初讀課文。
    1、運用已學的方法認讀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2、讀課文,思考:“良師益友”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千千萬萬的小讀者“也是我們的良師益友”?
    三、學習課文第一段和后一段。
    1、在這兩段中“我”的心情有什么變化?
    2、什么是“良師益友”?這段話中“他們”是指誰?“我們”又指誰?
    3、小結(jié):課文的開頭和結(jié)尾都描寫了作者的心情,但兩者是截然不同的,是什么引起作者心情的變化呢?
    四、學習課文第二段。
    1、從哪些地方可看出小姑娘是“我”的良師益友?
    2、小姑娘為什么敢于向編輯提意見?
    3、感情朗讀第二段。
    4、歸納第二段段意。
    五、歸納主要內(nèi)容。
    1、回憶歸納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
    *課題擴展法;
    *抓重點段的方法;
    *段意歸并法。
    2、確定歸納方法,并說明理由。
    3、歸納主要內(nèi)容。
    六、摘錄描寫人物神態(tài)的句子。
    10.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范文 篇十
    一、教材簡析
    《春的消息》,是一篇形象生動、內(nèi)容新穎,想象豐富,意境優(yōu)美的散文詩。課文運用了擬人化寫法,展開了豐富的想象,賦予春色的大自然以生命和靈性。
    二、學情分析
    這是一篇意境優(yōu)美的文章,對于文本所描繪的意境,二年級學生不能深刻地體會。在教學中,我們要借助于多媒體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導學生把觀察、想象、誦讀結(jié)合起來,充分地感悟、欣賞春天的意境美和文本的語言美。
    三、教學目標
    1、認讀“憐”、“雛”、“禁”、“苞”、“耀”、“搔”、“癢”、“頰”8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色大自然的美麗和生機。
    3、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欣賞體悟春天的美,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珍愛萬物的生命。
    四、教學歷程:
    (一)課前交流:
    同學們見過我嗎?在哪兒見到我的身影呢?(若有,評價:真是個善于留心身邊事物的小朋友)請允許我介紹一下自己行嗎?我姓陳,耳東陳。小朋友可以怎么稱呼我呢?誰來介紹介紹自己呢?
    (第一個小朋友介紹后)邊給紅花邊說:真能干,初次見面多多關(guān)照,沒帶什么見面禮物就讓這多小紅花見證我們的友誼吧,誰還愿意和我成為朋友呢?(6。7)學生!既然我們是朋友,就應該以誠相待,有困難共同面對,有快樂一起分享。我近學會了一首歌曲,想和我的新朋友一起分享,愿意嗎?
    (二)歌曲入境
    1、欣賞歌曲《春天在哪里》,學生邊拍手邊唱歌。
    2、引語:小朋友,春姑娘悄悄地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她給大地萬物帶來了生機,你們找到春天了嗎?
    3、指名說。
    4、小結(jié)。是呀,剛才我們在柔柔的春風中,在柳樹的枝條里,在小燕子的叫聲中,在花兒燦爛的笑臉上找到了春天。躲在大地媽媽懷抱沉睡了一個冬天的孩子們慢慢地蘇醒了。這是多么快樂的事呀,讓我們快去分享這份喜悅吧!打開課文,你們愿意美美地讀一讀嗎?
    (三)初讀課文。
    1、自由試讀課文
    2、認讀花朵詞語。(課件出示)
    引語:小朋友的瑯瑯讀書聲迎來了桃花姐姐,你能甜甜地喊她們的名字嗎?
    詞語見課件內(nèi)容
    3、再讀課文
    引語:這些詞語寶寶可害羞了,這不她們又躲起來了,大家快回到課文中找找她們,看看還能不能認出來。
    (四)研讀課文
    引語:多么有趣的春天呀,你喜歡這樣的春天嗎?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出發(fā)到野外去找找春天吧。
    1、(課件出示)欣賞春天的景色
    這么美麗的景色,我們不能獨自享受,要介紹給別人才好呢,為了當好小。導游,我們得充分地準備準備。請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春天一處景色美美得讀讀吧。
    2、學生選擇小節(jié)誦讀。
    3、感悟第一小節(jié)(課件出示內(nèi)容)
    誰愿意讀讀它呢?(第一發(fā)言的同學評價:我真欣賞你的勇氣和自信)
    學生評價
    賽讀
    預設(shè):雖然聲音有些微弱,但老師同樣為你驕傲,如果聲音再響亮些,老師就更快樂。有勇氣再響亮到讀讀嗎?
    集體讀:可能一個人的力量有點單薄,那就大家一起來試試好嗎?
    師范讀:果然集體的力量大無比,聽了你們的朗讀,我的腦海中仿佛出現(xiàn)了隨風舞動的枝條,小鴨戲水的美麗畫面,讓我的心也禁不住搖擺起來,我也想美美地來讀讀,大家能給我這個機會嗎?
    指導朗讀:我讀的好嗎?想不想知道我讀的好的小秘訣呢?那是因為我一邊讀一邊想象春天美麗的景色(出示內(nèi)容背景圖片)
    提升練讀:你們要想讀好也要一邊讀一邊想象,試試吧?
    四、學生研讀其他小節(jié)
    1、我知道我們班的小朋友特別能干,要不接下來我們小朋友就用我們剛剛學會的讀書新秘訣(板書:邊讀邊想象)自己去讀讀下面的幾個小節(jié)好嗎?
    2、讀了這么美的文章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聽到了什么呢?
    評價語:幾句簡單的話被你想象成一個生動美麗的畫面,老師禁不住要夸夸你,你真能想象!
    指名讀:帶上自己美麗的想象能美美的讀讀嗎?
    3、同桌賽讀??旌妥约旱耐婪窒碜x的快樂吧。
    4、生讀師聽:我也想聽聽你們的快樂的讀書聲,愿意讀給我聽嗎?
    小結(jié):現(xiàn)在我們行走在春天的路上,等到下一個冬天來臨的時候,我們會更加感受到這個春天的溫暖,下課后,小朋友到我們的身邊找找春天吧!
    引語備用:
    第二小節(jié):是呀,脫下厚厚的冬裝穿上飄逸的春裝,讓原來沉重的身心猶如插上了一對小鳥的翅膀,快樂的想要展翅飛翔啦。讀吧,讓我們讀的飛翔些吧。
    第三小節(jié):你的心我懂,我能感受到你想留下蝴蝶的舍不得和把它放歸大自然的愛憐。都說蝴蝶是春天的精靈,富有愛心的小朋友怎么忍心隨意傷害可愛的小生命呢,讓我們把這喜歡和愛放在心里再來讀一讀吧。
    第四小節(jié):送走了寒冷的冬天,第一個張開笑臉的雛菊寶寶需要多大的勇氣啊。誰來做做和雛菊寶寶一樣勇敢的孩子,大聲地讀一讀呢?
    第五、六小節(jié):春天來了小溪唱起了歌小草探出了腦袋。多么明媚的春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