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科目下學(xué)期知識點筆記

字號:

高一物理科目下學(xué)期知識點筆記是為大家整理的,上學(xué)期間,說到知識點,大家是不是都習(xí)慣性的重視?知識點是指某個模塊知識的重點、關(guān)鍵部分。
    1.高一物理科目下學(xué)期知識點筆記 篇一
    【自由落體運動的定義】
    從靜止出發(fā),只在重力作用下而降落的運動模式,叫自由落體運動。
    自由落體運動是最典型的勻變速直線運動;是初速度為零,加速度為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地球表面附近的上空可看作是恒定的重力場。如不考慮大氣阻力,在該區(qū)域內(nèi)的自由落體運動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并非指向地心),加速度為重力加速度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只有在赤道上或者兩極上,自由落體運動的方向(也就是重力的方向)才是指向地球中心的。
    g≈9.8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自由落體運動的基本公式】
    (1)Vt=gt
    (2)h=1/2gt^2
    (3)Vt^2=2gh
    這里的h與x同樣都是指位移,一般在自由落體中用h表示數(shù)值方向的位移量。
    2.高一物理科目下學(xué)期知識點筆記 篇二
    機械能守恒定律
    (1)機械能: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的總稱
    總機械能:E=Ek+Ep是標(biāo)量也具有相對性
    機械能的變化,等于非重力做功(比如阻力做的功)
    ΔE=W非重
    機械能之間可以相互轉(zhuǎn)化
    (2)機械能守恒定律:只有重力做功的情況下,物體的動能和重力勢能
    發(fā)生相互轉(zhuǎn)化,但機械能保持不變
    表達(dá)式:Ek1+Ep1=Ek2+Ep2成立條件:只有重力做功
    3.高一物理科目下學(xué)期知識點筆記 篇三
    力:
    1.重力G=mg(方向豎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點在重心,適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復(fù)形變方向,k:勁度系數(shù)(N/m),x:形變量(m)}
    3.滑動摩擦力F=μFN{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數(shù),F(xiàn)N:正壓力(N)}
    4.靜摩擦力0≤f靜≤fm(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fm為靜摩擦力)
    5.萬有引力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6.靜電力F=kQ1Q2/r2(k=9.0×109N•m2/C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7.電場力F=Eq(E:場強N/C,q:電量C,正電荷受的電場力與場強方向相同)
    8.安培力F=BILsinθ(θ為B與L的夾角,當(dāng)L⊥B時:F=BIL,B//L時:F=0)
    9.洛侖茲力f=qVBsinθ(θ為B與V的夾角,當(dāng)V⊥B時:f=qVB,V//B時:f=0)
    4.高一物理科目下學(xué)期知識點筆記 篇四
    速度與加速度的關(guān)系
    1、速度與加速度沒有必然的關(guān)系,即:
    (1)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
    (2)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也大;
    (3)速度為零,加速度不一定也為零;
    (4)加速度為零,速度不一定也為零。
    2、當(dāng)加速度a與速度V方向的關(guān)系確定時,則有:
    (1)若a與V方向相同時,不管a如何變化,V都增大。
    (2)若a與V方向相反時,不管a如何變化,V都減小。
    5.高一物理科目下學(xué)期知識點筆記 篇五
    共點力平衡條件的推論
    1、二力平衡:
    如果物體在兩個共點力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這兩個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為一對平衡力。
    若物體所受的力在同一直線上,則在一個方向上各力的大小之和,與另一個方向各力大小之和相等。
    2、三力平衡:
    三個不平行力的平衡問題,是靜力學(xué)中最基本的問題之一,因為三個以上的平面匯交力,都可以通過等效方法,轉(zhuǎn)化為三力平衡問題。為此,必須首先掌握三力平衡的下述基本特征:
    (1)物體受三個共點力作用而平衡,任意兩個力的合力跟第三個力等大反向(等值法)。
    (2)物體受三個共點力作用而平衡,將某一個力分解到另外兩個力的反方向上,得到的兩個分力必定跟另外兩個力等大反向(分解法)。
    (3)物體受三個共點力作用而平衡,若三個力不平行,則三個力必共點,此即三力匯交原理(匯交共面性)。
    (4)物體受三個共點力作用而平衡,三個力的矢量圖必組成一個封閉的矢量三角形。
    3、多力平衡:
    如果物體受多個力作用處于平衡狀態(tài),其中任何一個力與其余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6.高一物理科目下學(xué)期知識點筆記 篇六
    受力分析常用的方法
    1、整體法與隔離法
    整體法、隔離法在受力分析時要靈活選用:
    (1)當(dāng)所涉及的物理問題是整體與外界作用時,應(yīng)用整體分析法,可使問題簡單明了,而不必考慮內(nèi)力的作用。
    (2)當(dāng)涉及的物理問題是物體間的作用時,要應(yīng)用隔離分析法,這時系統(tǒng)中物體間相互作用的內(nèi)力就會變?yōu)楦鱾€獨立物體的外力。
    2、假設(shè)法
    在受力分析時,若不能確定某力是否存在,可先對其作出存在或不存在的情況假設(shè),然后再就該力存在與否對物體運動狀態(tài)影響的不同來判斷該力是否存在。
    7.高一物理科目下學(xué)期知識點筆記 篇七
    重力勢能
    (1)定義: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用Ep表示
    表達(dá)式Ep=mgh是標(biāo)量單位:焦耳(J)
    (2)重力做功和重力勢能的關(guān)系
    W重=-ΔEp
    重力勢能的變化由重力做功來量度
    (3)重力做功的特點:只和初末位置有關(guān),跟物體運動路徑無關(guān)
    重力勢能是相對性的,和參考平面有關(guān),一般以地面為參考平面
    重力勢能的變化是絕對的,和參考平面無關(guān)
    (4)彈性勢能:物體由于形變而具有的能量
    彈性勢能存在于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中,跟形變的大小有關(guān)
    彈性勢能的變化由彈力做功來量度
    8.高一物理科目下學(xué)期知識點筆記 篇八
    速度變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體的加速度等于物體速度變化(vt—v0)與完成這一變化所用時間的比值a=(vt—v0)/t
    2.a不由△v、t決定,而是由F、m決定。
    3.變化量=末態(tài)量值—初態(tài)量值……表示變化的大小或多少
    4.變化率=變化量/時間……表示變化快慢
    5.如果物體沿直線運動且其速度均勻變化,該物體的運動就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不隨時間改變)。
    6.速度是狀態(tài)量,加速度是性質(zhì)量,速度改變量(速度改變大小程度)是過程量。
    9.高一物理科目下學(xué)期知識點筆記 篇九
    運動圖象(只研究直線運動)
    1、x—t圖象(即位移圖象)
    (1)、縱截距表示物體的初始位置。
    (2)、傾斜直線表示物體作勻變速直線運動,水平直線表示物體靜止,曲線表示物體作變速直線運動。
    (3)、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絕對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負(fù)表示速度的方向。
    2、v—t圖象(速度圖象)
    (1)、縱截距表示物體的初速度。
    (2)、傾斜直線表示物體作勻變速直線運動,水平直線表示物體作勻速直線運動,曲線表示物體作變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發(fā)生變化)。
    (3)、縱坐標(biāo)表示速度。縱坐標(biāo)的絕對值表示速度的大小,縱坐標(biāo)的正負(fù)表示速度的方向。
    (4)、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絕對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負(fù)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5)、面積表示位移。橫軸上方的面積表示正位移,橫軸下方的面積表示負(fù)位移。
    10.高一物理科目下學(xué)期知識點筆記 篇十
    探究彈力
    1.產(chǎn)生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fù)原狀,會對與它接觸的物體產(chǎn)生力的作用,這種力稱為彈力。
    2.彈力方向垂直于兩物體的接觸面,與引起形變的外力方向相反,與恢復(fù)方向相同。
    繩子彈力沿繩的收縮方向;鉸鏈彈力沿桿方向;硬桿彈力可不沿桿方向。
    彈力的作用線總是通過兩物體的接觸點并沿其接觸點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3.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彈力F的大小與彈簧的伸長或縮短量-成正比,即胡克定律。
    F=k-
    4.上式的k稱為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倔強系數(shù)),反映了彈簧發(fā)生形變的難易程度。
    5.彈簧的串、并聯(lián):串聯(lián):1/k=1/k1+1/k2并聯(lián):k=k1+k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