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法律知識:憲法的概念和特征

字號:

(一)憲法的概念
    憲法是規(guī)定國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集中表現(xiàn)各種政治力量對比關系、保障公民權利的國家根本法。
    憲法作為一國法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同刑法、民法、訴訟法等其他法律相同的特征,如它們都是統(tǒng)治階級意志和利益的體現(xiàn),都是具有國家強制力的行為規(guī)范,都是階級統(tǒng)治和社會管理的重要工具。
    (二)憲法的特征
    憲法同其他法律相比,具有自己的基本特征:
    1.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
    一個國家有許多法律,如民法、民事訴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等,憲法是其中的一種。但是,憲法在國家的法律體系中居于根本法地位。馬克思曾用“憲法――法律的法律”來說明憲法的根本法地位。
    (1)憲法規(guī)定的是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我國《憲法》序言中宣布:“本憲法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了中國各族人民的奮斗成果,規(guī)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的法律效力?!彼^根本制度就是國家制度、社會制度及其基本原則,它包括國家性質(zhì)、政權組織形式、國家結構形式和社會經(jīng)濟制度(國體、政體問題)等涉及國家全局的根本性問題。
    (2)憲法具有法律效力。憲法的法律效力具有三層意思:一是一切規(guī)范性文件都要依據(jù)憲法制定,是憲法的具體化,或者說,憲法是其他一切其他法律的淵源;二是一切規(guī)范性文件都不能和憲法相抵觸,否則要被撤銷和宣布無效,換言之,其他一切法律都必須從憲法中找到出處或“合法性”;三是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以及公民的行為準則。
    (3)憲法有嚴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憲法內(nèi)容的根本性和效力的性,要求憲法的制定和修改有更加嚴格的程序。我國憲法第64條第1款規(guī)定:“憲法的修改,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議,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不是與會代表——單選)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shù)通過?!陛^之其他法律,憲法修改的程序更為嚴格。
    2.憲法是國家的“基本法”:憲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
    我國憲法第2條第1款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這一規(guī)定是人民主權原則的體現(xiàn),它表明我國的一切權力來自人民,國家的目的是為了保護人民。憲法保障公民的權利,授予和限制國家權力,是近代憲法的精髓。綜觀世界各國憲法,對公民權利通常采取兩種方式:(了解即可)一種是列舉式。如我國憲法第二章用18個條文列舉了公民的26項基本權利。另一種是限制式。
    3.憲法是國家的“政治法”:各種政治力量對比關系的集中表現(xiàn)
    所謂政治力量對比,首先是指階級力量對比,憲法所表現(xiàn)的階級力量的對比關系是非常明顯的。具體表現(xiàn)為兩個方面:一是階級力量強弱的對比關系。原創(chuàng)——決定誰是統(tǒng)治階級。憲法是由掌握國家政權的統(tǒng)治階級制定的,它表明統(tǒng)治階級的力量比被統(tǒng)治階級強大。二是階級力量強弱懸殊程度的對比關系,統(tǒng)治階級在憲法中所確定的統(tǒng)治方式即以這種強弱懸殊程度為依據(jù)。前者決定憲法的歷史類型和本質(zhì);后者決定本質(zhì)相同的各種憲法之間的形式以及若干內(nèi)容方面的差異。
    憲法所表現(xiàn)的各種政治力量對比關系是全面的。其他法律也表現(xiàn)政治力量對比關系,但它只是著重于某個側面,如我國的民族區(qū)域自治法就只表現(xiàn)關于民族方面的政治力量對比關系。憲法和一般法律相比,具有全面地、集中地表現(xiàn)各種政治力量對比關系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