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導:考研英語閱讀理解復習攻略

字號:

傳統(tǒng)閱讀理解(以下簡稱閱讀理解)在滿分為100分的考研英語中所占比重為40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從某種程度上說,攻克了閱讀,就攻克了考研英語。閱讀理解全面考察考生的詞匯量、句子、上下文以及總體篇章的理解能力,所以這項題型在我國大多數(shù)的英語考試中都經(jīng)久不衰。而考生在做閱讀理解題目時經(jīng)常會感覺到來不及做、看懂了卻做錯題目了或者看得稀里糊涂的就胡亂選擇。下面就同學們在做閱讀時常見的問題談談我的淺見。
    如何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如何記憶單詞?
    經(jīng)常讓同學們倍感不安的是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生詞,讀不下去。于是,很多同學就買了許多的詞匯書天天背單詞,但是還是感覺記不住。誠然,英語基本功很重要,而單詞是英語能力的基礎,但是記憶單詞不能靠幾本詞匯書就能搞定。同學們在背詞匯的時候,更重要的是廣泛閱讀,而且要廣泛閱讀外刊。如果一開始感覺閱讀外刊難度很大,同學們可以先看看國人出的報紙雜志,如China Daily等。但是要努力在暑假后(9月)過度到閱讀考研英語常取材的外刊,如The Economist, Newsweek, New York Time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Commentary Magazine以及Business Week等。另外,同學們千萬不要忽略真題及其取材的外刊文章。點點教育的丁曉鐘老師歷經(jīng)數(shù)年潛心編寫的《真題超精解》和《外刊超精讀》濃縮了真題和外刊的精華,真正做到了外刊和真題相結(jié)合。如果同學們想提高效率,避免把時間浪費在尋找外刊文章上,可以參考這兩本書,相信對同學們提高閱讀水平以及綜合的英語能力會有很大的幫助。
    如何閱讀?是先看文章還是先看題目?
    有的同學堅持先看文章,有的同學堅持先看題目,這兩種方法各有利弊。先看文章的,可能在費了很大的力氣勉強看懂文章大意后,再看題目時忘記了前面的內(nèi)容,還得從頭開始再看一遍,可能最終導致時間緊張。但是如果閱讀速度夠快,先看文章再看題目,再返回文章中找答案,這樣可能會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從而提高正確率。先看題目然后再到文章中去尋找答案,可能會節(jié)約大量的時間,適合于閱讀速度一般的同學。但是,在沒有閱讀文章的情況下先看題目,考生沒有關(guān)于題目的背景知識,這樣可能會增加對題目的理解難度,導致考生對題目理解偏差從而降低了正確率。所以還有種折中的閱讀方法,即所謂的首段閱讀法。這是指在做閱讀理解題目時,考生先看第一段,對文章的大概意思有個初步接觸后,再看第一道題目,這樣能更好地理解題目,同時也能加快題目的閱讀速度。鑒于閱讀理解題目出現(xiàn)的順序和文章發(fā)展的順序一般是一致的,所以考生看完第一道題目后可以試圖在剛讀完的第一段中尋找答案。如果找到答案,就繼續(xù)往下讀一道題目,然后再返回閱讀文章的下一段,如果沒有找到答案,則繼續(xù)讀下一道題目,然后再返回文章閱讀第二段并繼續(xù)找答案。如此閱讀下去,考生可以減少閱讀時間,提高效率。但是,首段閱讀法也有弊端。逐段閱讀和逐個尋找答案可能會把文章孤立成一段一段的,而忽略了文章的整體邏輯和中心思想,從而導致理解不夠透徹,答題正確率下降。所以考生在答題時,可以結(jié)合自己的特點綜合使用這三種方法。
    哪些要重點閱讀?哪些可以略讀?
    考生在閱讀文章的時候要有重點意識,即要明白哪些是考試重點,哪些是可以忽略不讀的。一般來說,文章的首段和尾段是重點。西方人的思維往往是開門見山,第一句話就是中心句或叫做主題句。到文章結(jié)尾還來個首尾呼應。另外在一段中,第一句話和最后一句話也是重點,同學們要注意理解。在文章里出現(xiàn)人名、地點名、時間、引言、舉例的時候,考生也要注意,因為這些是重要考點,即使沒考到,考生也可以根據(jù)其來快速定位,因為這些在文章和題目中往往是保持不變的形式,有利于定位??忌陂喿x到這些內(nèi)容的時候可以做記號以便精確并迅速定位。在涉及到具體人名的時候,該人名后面往往會跟上長長的表示身份的一段話,如某大學某院某系某領(lǐng)域的首席教授。在引用名人名言的時候,名言往往顯得不好理解,看了半天也是一知半解的。這些內(nèi)容同學們應該略讀。因為一般不會考察該教授是哪個地方的什么知名人物,一般也不會考察該名言本身怎么翻譯??疾斓耐呛驮撁韵嚓P(guān)的部分,如為什么要引用這句話,這句話給我們什么啟示。這些答案要從上下文而不是名言本身去尋找。
    為什么讀懂了還做錯了?
    經(jīng)常聽到有同學說這文章簡單,沒有生詞,都看懂了,可是最后卻發(fā)現(xiàn)自己全軍覆沒或者選對的很少。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這樣的文章往往側(cè)重于文章主旨的考察。同學們自我感覺讀懂了,其實并沒有真正能夠緊扣主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雖然單詞都認識,但是同學們卻沒有深刻理解句子之間以及整體篇章中蘊含的意思。答題時,很多同學都感覺不難,僅憑自己對文章的大概理解就下筆了,而很少返回文章中精確定位并結(jié)合文章中心思想推理。命題人往往就是抓住同學們的這種輕率的做法,精心設計陷阱和干擾項,導致同學們鞍前落馬卻還沾沾自喜。所以同學們在做閱讀理解的時候一定要準確定位并結(jié)合中心思想去推理。
    為什么找不到正確答案?
    有同學經(jīng)常說,這個題目隱藏的太深,根本無法定位,所以就隨便選算了。在設計題目時,命題專家要做到題目來源于文章、答案取決于文章。就是說任何一個題目都能在文章中找到答案,如果出現(xiàn)題目在文章中找不到答案,那這樣的命題就是失敗之作了。但是命題人為了增加題目的難度,往往用“同義替換”的方式,把題目改頭換面,讓考生不易找到。相反,如果同學們發(fā)現(xiàn)某個選項和文章中的表達完全一樣,考生很容易找到,這樣的選項往往是干擾項。所以同學們平時一定要注意同一詞匯、短語甚至句子的不同表達方式,這樣就不會找不到答案或者中了圈套了。
    以上是我在長期教學研究中的一點愚見,請各位同行和同學們多多指教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