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選好2011考研政治輔導資料

字號:

在戰(zhàn)場上,好的武器能夠提升個人的戰(zhàn)斗能力,讓人如虎添翼。而在考研的隊伍當中,如果能夠選擇好輔導資料,也能為考研的你增添不少助力。政治這門科目有較強的應試色彩,因此除了可根據自己復習時間的長短和得分目標靈活安排以外,同學們也應當注意資料的選擇和復習方法的技巧性。在下文中會具體地給大家介紹怎么樣來選擇考研政治的輔導資料。
    一、新大綱為主,前期要熟悉知識點
    每年教育部頒發(fā)的《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政治理論考試大綱》是國家教育部考試中心政治科考研命題的依據,考試大綱規(guī)定了考試的內容、范圍,每個學科中涉及的知識點,同時又規(guī)定了各個學科在整章試卷中所占的分數比重,后還規(guī)定了考研學科中的各類題型以及各類題型所占的分數比重。因此各種類型的政治輔導班和輔導書也是圍繞大綱進行的。由于政治考研大綱每年都有大的調整,因此政治資料選擇應在新大綱出臺后進行。而在考研初期,考生可以從網上下載去年的考試大綱,熟悉其知識點,建立起各學科大體框架的認識就可以了。
    二、把握優(yōu)秀的政治輔導資料的共通性
    在新大綱出來后,各種輔導書就上架了,其中有特厚的教材類,也有少而精的考點匯編類。一般輔導資料的缺陷和不足有以下幾方面:
    求大求全,重點不突出,不利于考生節(jié)約有限的復習時間,一本書少則五、六十萬字,多則上百萬,一般都逐字逐句詳解大綱考查要點。而考試常考的重點難點不明顯。這樣做,盡管可以把所有知識點盡列其中,但也是重點都淹沒在文山子海中。所以,許多考生反映,越看越糊涂,看到后,腦海里亂成一片了,又不得不花費大量的時間來理清頭緒,建立新的框架,尋找重點,不利于考生集中精力高效復習。
    重點、熱點沒有做系列歸納總結和統(tǒng)計分析。政治這門科目有與時俱進的特點,一般與當前形勢和熱點問題密切相關,通過一些重要問題,特別是一些容易混淆的觀點、理論問題來檢查考生的態(tài)度和認識,是考查考生政治理論素質和政治立場堅定性的方式,這一點往往貫徹于命題思想中。因此,大綱考查要點中與此相關的一些知識要點往往成為命題的熱點和重點,而這些重點歷年有很大的重復性。對此進行歸納并進行統(tǒng)計分析,無疑可以幫助考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在考試中取得高分。然而很多資料僅著重于知識點的闡述,缺乏聯(lián)系實際和出重點、熱點。
    介紹知識多,介紹復習方法少。一套行之有效且卓有成效的復習方法考試成功的關鍵,而初次考研者往往欠缺此方面的經驗。政治理論課包括四五門科目的內容,復習量較大,要在較短時間內從較低的起點達到較高的水平,沒有科學的學習方法是很難實現的。大多數復習資料都是從教學輔導的角度而不是從考生復習的角度來編寫的,復習方法全靠考生自己反復摸索,耗時不少。這無疑是目前政治類輔導書普遍存在的缺憾。
    由此我們提出優(yōu)秀政治輔導資料的特征,供大家參考。主要如下:既突出重點,又有一般知識點的分析,具體體現“全面而精”的原則;對重點、熱點問題做了系統(tǒng)的分析和歸納;介紹了復習方法策略,能夠加強考生的思維訓練,即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好能將考點與試題結合起來,便于考生理解記憶和強化應試技巧,尤其是其設置的題型跟考題的難以接近,這一點能體現各資料的編寫水平。
    三、搭配的資料以復習時間和目標分數值為主心軸
    政治的應試色彩時期復習帶有一定的投機性,這也是一些考生付出較少的時間但取得成功的一個原因。但這類經驗不推廣,因為極具風險。
    如果復習時間充裕,而你也計劃政治爭取拿高分的話,扎扎實實地打好基礎是很必要的。因此,資料搭配應是如此:一本教材類的輔導書(知識體系全面細致)+考點分析(知識點分析精簡)+重要考點匯編(突出重點、熱點)+歷年真題解析(強化重要知識點及應試技巧)+模擬試題+沖刺試題。
    如果復習時間過于緊張,目標是過線,則選擇教材的意義不大,因為教材的價值重點在于幫你深入理解知識點,尤其是政治經濟學部分,需要花較多時間去看教材,先是理解,然后是記憶。但如果時間不夠的話就完成不了這個程序,也達不到預期效果,因此建議選擇考試分析+重點考點匯編+真題解析+沖刺試題,再配合輔導班沖一把。
    總之,具體選擇輔導書的時候是見仁見智的,大家可以參考往屆畢業(yè)生的意見,在基本原則指導下,應以己之長來加以辨別、比較,選擇好真正適合自己的政治輔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