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特別獎勵金該不該得

字號:

徐某自1994年1月1日起受聘于化工公司工作,由化工公司董事會聘任擔任總經理職務。工作期問,化工公司董事會于1998年3月通過(98)014號董事會決議,規(guī)定:“從1997年1月1日起,在上海萬得化工有限公司合營期內公司贏利的年份,從職工獎勵、福利基金中提取相當于投資方當年實際分配利潤總額10%的金額用于對公司總經理徐統(tǒng)根先生、管理人員和其他員工的獎勵。其中獎勵徐某先生30%.授權公司總經理徐某決定和實施具體獎勵方案”。
     同時又通過(98)015號董事會決議;規(guī)定:“從1998年1月1日起上海萬得化工有限公司的職工獎勵、福利基金增加至8%”。 1999年3月 7 日,化工公司董事會通過(99)008號董事會決議:“上海萬得化工有限公司的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計提比率調整為5%,并從1999年1月l日起執(zhí)行。原決議滬萬得(98)015號同時廢除”。同時又通過(99)013號董事會決議,內容為“經董事會討論,決定從公司的稅后利潤中提取5%作為特別獎動金。其中50%用于獎勵總經理,其余50%用于獎勵其他對公司作出貢獻人員,具體方案由總經理制定執(zhí)行”。
     決議通過后,徐某于當年分數次合計領取了化工公司支付的1998年度獎勵金737,500元,以后年度未領取。2001年2月23日,徐某向化工公司董事會提出辭職,化工公司董事長于同年2月26日在徐某辭職報告上簽字同意。提出辭職后,徐某正常考勤工作至同年3月12日,以后,徐某無考勤記錄,也無繼續(xù)為化工公司提供勞動,履行總經理職責的事實。同年4月21日,化工公司董事會通過決議,決定同意徐某辭職,并從2001年3月14日起生效。同時為表彰公司全體員工在 2000年的工作業(yè)績,決定按2000年凈利潤的5%嘉獎全體員工。同年7月2日,化工公司將退工通知單及勞動手冊交徐某,退工通知單及勞動手冊記載波告退工時間均為2001年5月31日。
     另查明,2001年6月,化工公司副董事長、董事等人,證明化工公司(99)013號董事會決議所確定的方案適用于1998年以后的年份。根據某會計師事務所對化工公司2000年度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及現金流量表出具的審計報告;化工公司1999年度稅后凈利潤為46,624,720.39元,對應已提取5%的當年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為2,331,236.02元;2000年度稅后凈利潤為63,807,424.10元,對應已提取5%的當年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為3,191,638.96元。審計報告注明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提取依據為<<外商投資企業(yè)財務制度>>規(guī)定及1994年3月7日和1999年3月7日董事會決議。
     徐某因向化工公司提出支付特別獎勵金遭拒絕,故于2001年6月19日向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索要1999年和2000年的特別獎勵金。
     該會于2001年12月13日作出裁決:化工公司支付徐某1999年應得特別獎勵金 1,165,610元、 2000年應得特別獎勵金1,595,810元,會計3761,420元。 化工公司對此不服,提起訴訟。
     化工公司認為:化工公司曾支付徐某的是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這既可用于職工的非經常性獎勵,也可補貼購建和修繕職工住房集體福利,故不屬于工資范疇。同時,從化工公司的幾次董事會決議可以看出,化工公司計提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的比例不是每年相同的,計提該項基金,不表示每年都分配支付化工公司董事會獎勵金?;す镜亩聲Q議僅適用當年度,沒有延續(xù)性。每次分配董事會獎勵金都要董事會決議后才能分配。因化工公司未對1999年度的董事會獎勵金作過董事會決議,故徐某要求化工公司支付該年度的獎勵金沒有依據。2000年度的獎勵金,因化工公司作出董事會決議時,徐某已離開化工公司公司,故化工公司也不應支付。另外?;す居?001年7月6日收到的徐某申訴書副本,根據有關法律規(guī)定,徐某提起勞動爭議仲裁申請的時間應是2001年6月22日而非其于陳述事實與理由時所認可的2001年6月19日,故徐某提出仲裁請求已過60天的仲裁時效,請求駁回徐某向化工公司主張的特別獎勵金2761420元。
     徐某辯稱,系爭標的是勞動報酬爭議,屬于工資范疇;裁決書的裁決有化工公司董事會決議、徐某代理人向化工公司的董事和副董事所做的筆錄及化工公司委托審計事務所做的審計報告作為依據;化工公司董事會同意免除徐某勞動關系的決議是2001年4月21日作出的,而徐某是于2001年6月19日提起勞動爭議仲裁的,徐某的仲裁申請設有超過60天的時效。請求維持仲裁裁決。
     法院認為:徐某受聘于化工公司任總經理職務,與化工公司存在勞動關系,雙方的勞動權利與義務適用勞動法。根據勞動法的規(guī)定,勞動者提供勞動享有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徐某主張的特別獎勵金,作為勞動法調整的工資范疇中的獎金部分,是化工公司董會給予徐某工作業(yè)績的獎勵及對于以后工作的激勵,不屬于勞動部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3條明確規(guī)定不屬于工資范圍的范疇,故應屬于勞動報酬范圍?;す娟P于該特別獎勵金并未明確列入工資總額的計算范圍而不屬于勞動報酬范疇的主張,于法無據,本院不予采信。
     從化工公司(98)014號及(99)013號董事會決議的內容可見,后一決議僅對前一決議就獎勵比例作出了調整,而對自1997年起在公司贏利年份給予徐某獎勵的內容并未變更,且公司的幾位董事亦證明(99)013號決議適用于1998年以后的年份,故對化工公司關于公司并非每年均分配特別獎勵金的主張,本院難以采信。化工公司理應支付徐某1999及2000年度的特別獎勵金。根據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滬高法民「2000」44號<關于民事案件審理的幾點具體意見>的通知:第5條關于用人單位能證明自己已明示拒絕支付勞動者工資的,則勞動者應從被拒絕之日的次日起60天內提請勞動爭議仲裁的規(guī)定,因化工公司并未提供明示拒絕支付徐某特別獎勵金的證據,且徐某對勞動報酬的實體追索是在勞動報酬發(fā)生之日起2年以內,故化工公司關于徐某提出仲裁申請已過仲裁時效的主張不予采信。
     化工公司關于徐某提起勞動爭議仲裁申請的時間應是2001年6月22日而非2001年6月19日之主張,不僅因化工公司對徐某提起勞動爭議仲裁申請的時問是2001年6月19日之事實在陳述事實與理由時予以了承認,且未對其庭審中的否認提供證據予以證明,而且該事實對本案的實體處理不產生影響,故不予采信。綜上,根據審計報告中確認的已提取的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按50%比例計算,化工公司應支付徐某1999年應得獎勵金人民幣l,165,610元,2000年應得獎勵全人民幣1,595,810元。徐某因化工公司拖欠勞動報酬而提起的勞動爭議仲裁,部分依法得到支持,故判決如下:
     一、化工公司支付徐某1999年特別獎勵金人民幣1165610元;
     二、化工公司支付徐某2000年特別獎勵金人民幣1595810元;
     三、化工公司支付徐某預付的勞動爭議仲裁費人民幣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