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豆腐的搭檔

字號:

豆腐:性價比的食品
    祖國醫(yī)學(xué)早已指出,豆腐具有益氣和中、清熱解毒、生津潤燥、補虛養(yǎng)血之功效,適用于赤眼、消渴、瀉痢等。根據(jù)“醫(yī)食同源、藥食同源”理論,豆腐制成菜肴可以防治多種疾病,如蔥白、淡豆豉和豆腐湯可治感冒;木耳燒豆腐可治便秘;蘑菇炒豆腐可降低血脂;薺菜拌豆腐能降低血壓。據(jù)測定,每100克豆腐含鈣量為140至160毫克;豆腐中蛋白質(zhì)含量為45%左右,脂肪含量占20%左右;碳水化合物含量為30%左右;豆腐同時含有8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以及豐富的礦物質(zhì)和維生素,還含有動物性食物缺乏的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等。
    目前研究還證實,豆腐有抗氧化的功效,經(jīng)常食用可以有效地減少血管系統(tǒng)被氧化破壞,還能有效地預(yù)防骨質(zhì)疏松、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發(fā)生。而豐富的大豆卵磷脂有益于神經(jīng)、血管、大腦的發(fā)育生長。在健腦的同時,豆腐中的豆固醇還抑制了膽固醇的攝入。
    國外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大豆還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特別是大豆富含的異黃酮被認為是最理想的抗癌物質(zhì)。專家初步判斷認為,亞洲國家結(jié)腸癌患者較少,可能與吃豆腐、喝豆?jié){有關(guān)。
    豆腐的優(yōu)點是一般人都可以食用。豆腐中所含的植物性蛋白質(zhì)比肉類還要高,容易被人體吸收。對齲齒或胃腸能力降低的人,豆腐是最理想的食品。豆腐中所含的脂肪是植物性的,不含膽固醇,也是動脈硬化和心臟病患者的美食。另外,豆腐含碳水化合物極少,最適合糖尿病患者和肥胖者以及婦女保健美容食用。對于腦力工作者和經(jīng)常加夜班的人也非常適用。
    豆腐的搭配
    NO. 1 豆腐 魚 取長補短 豆腐所含蛋白質(zhì)缺乏蛋氨酸和賴氨酸,魚缺乏苯丙氨酸,豆腐和魚一起吃蛋白質(zhì)的組成更合理,營養(yǎng)價值更高。
    NO. 2 豆腐 海帶 避免碘缺乏 豆腐里的皂角苷成分,好處是促進脂肪代謝,阻止動脈硬化發(fā)生;但易造成機體碘缺乏,與海帶同食可避免這個問題。
    NO. 3 豆腐 蘿卜 避免消化不良 豆腐植物蛋白豐富,但多吃可引起消化不良,蘿卜有助消化之功,與蘿卜同食,此弊即可消除。
    豆腐最適合什么時候吃
    豆腐的藥用價值比較高,尤其適合春夏吃。因為春夏肝火比較旺,應(yīng)少吃酸辣、多吃甘味食物來滋補,豆腐就是不錯的選擇。它味甘性涼,具有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下火的功效,可以消渴、解酒等。
    由于各地口味不同,做豆腐的花樣豐富,豆腐腦、豆腐干、豆腐皮、南豆腐、北豆腐各有各的特點,成都的“麻婆豆腐”,口味麻、辣、鮮、嫩、燙,春夏食用能使人食欲大振;東北的“素雞豆腐”,含優(yōu)質(zhì)蛋白,低熱低脂,更易為人體吸收,色澤美觀,五香味濃;沿海一帶的“蛤蜊杏仁豆腐”,蛤蜊滋陰明目,杏仁止咳潤腸,再加上豆腐的清嫩軟滑,味甘爽口,是春夏滋補的一道好菜。
    吃豆腐有哪些“壞處”
    豆腐縱有千百種好,吃時還是有些“忌諱”。由于豆腐的原材料大豆,含有皂角苷,雖然能預(yù)防動脈粥樣硬化,但也能促進體內(nèi)碘的排泄。長期大量吃豆腐很容易引起碘的缺乏。
    此外,豆腐中的蛋白質(zhì)含量比較高,食用過多會阻礙人體對鐵的吸收,且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每次以100克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