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時寫驚人之作?高考作文滿分實屬滑稽

字號:

雖說“文章是自己的好”,但從唐宋八大家以降,怕沒一個作家敢稱自己的哪篇文章是完美無缺的。高考作文各地均有極少數(shù)考生滿分,這凸顯了語文教育和高考以分取人的弊端。
    從事寫作的人都知道,哪怕是各家的一部作品,其中有一兩個章節(jié)讀后令人回味無窮,一篇文章其中一兩段讓人過目難忘,就已屬上品了。屬的文章不能說沒有,但那是難上加難的事。不少名家窮其一生孜孜以求,也只有一兩部作品或文章傳誦于世。
    當(dāng)然,不能要求考生在短短的一小時內(nèi)寫出驚人之作來,但能給個滿分,初步具備以下的方方面面是題中應(yīng)有之義:首先是文章立意新穎,寫出人人心中所有、個個筆下所無的意境,亦即是言之有物;二是謀篇布局先后有序,條理分明;三是文章有骨有肉,寫人寫事形象鮮活;四是有一定的文采,而不是“文章硬如鐵,讀得滿口血”。要全具以上方面是強(qiáng)考生之難,但總得八九不離十才可給個滿分吧。
    滿分者完美無缺之謂也,因此高考作文滿分實屬滑稽。不過,我也體諒教育部門和老師處于如此高考制度下的苦衷,比如題目吧,試問誰敢出個“無題”的題目讓考生天馬行空,或許這能出些許佳作,但沒一個統(tǒng)一的評審標(biāo)尺,面對上百萬份試卷,打分老師怕會爭論到猴年馬月,而評審標(biāo)尺的僵化則導(dǎo)致作文教育的程式化,老師如不按高考要求授課,學(xué)生不規(guī)規(guī)矩矩地寫,又怎能取得高分呢。名作家王蒙坦承:他若參加高考作文考試是會不及格的。
    至于高考作文給個零分則不足為奇,有個笑話:解放前某考生面對《漢文帝致南越王趙佗書》的剖析作文無從下筆,無奈寫下“文帝不知何許人,趙他更不知何許人也?!痹u審老師大筆一揮:“高祖文帝爸,趙佗不是他。今年考不中,明年再來吧?!?BR>    我不像老師和一些媒體對作文滿分者興高采烈,這樣子的程式化教育和僵化的評審標(biāo)尺能培育出文學(xué)大師來?幾稀矣!
    (責(zé)任編輯:尹成功(實習(x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