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時評:代表委員征民意更要“消化”民意

字號:

64歲的畫家何水法一夜之間擁有了上萬名網絡“粉絲”。這位來自浙江的全國政協(xié)委員一周前在自己的微博上寫道:“今年已有5個提案在醞釀之中,這幾天要集中精神整理成文。博友們有什么建議,請盡快和我聯(lián)系?!保?月28日 中國新聞網)
    全國兩會即將召開,不少的人大代表和政協(xié)委員都在通過各種渠道,廣泛搜集來自民間的各種意見,以便為履行參政議政的神圣使命提供參考。新聞網站、個人博客等網絡載體上,到處是渴求議政建議話題的帖子,代表委員們對搜集民意的急切心情,由此可見一斑。
    參政議政是代表委員們的神圣職責,但由于工作領域和專業(yè)方向不同等因素的影響,代表委員個人的調研范圍、深入了解民情仍受一定的局限。所以,用便捷的網絡溝通方式征求民意不失為一種很好的選擇,但僅做到這一點還不夠。其實,代表委員不僅要善于征求搜集民意,還要能“消化”民意,要能把群眾的意見和建議,進行科學地歸納整理,從而形成成熟的提案或議案。
    具體的表現(xiàn)在于:其一,代表委員要認真對待民意,對征求搜集的民意信息要認真核實、仔細研究,尊重和珍惜群眾的意見表達。如果逞一時興起,或者虎頭蛇尾,征集民意就落不到實處;其二,代表委員要學會科學的歸納和總結,反復甄別,在搜集的基礎上進行歸納整理,發(fā)現(xiàn)其中最能體現(xiàn)民意、有參政議政價值的問題和建議。如果不能提綱挈領,即便是洋洋灑灑也不能直擊問題的要害。
    尤為重要的是,代表委員需要堅持實事求是、實踐檢驗出真知的原則,既不人云亦云、隨聲附和,也不盲目自大、閉門造車,而須以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對民意進行科學的消化和吸收,最終形成科學的參政議政內容,從而才能科學履職,不辜負選民的重托和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