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國家公務員被免職是一種保護

字號:

關于國家公務員被免職是一種保護:
    浙江蘭溪市人事勞動社會保障局一官員因在網上跟帖稱知名企業(yè)董事長是“色狼”、“玩弄女員工”被免職。人保局認為其行為嚴重損壞國家工作人員的形象。
    國家公務員在網上跟帖辱罵和污蔑企業(yè)老板被認為有損公務員形象而被免職,看似是政府嚴懲國家公務員,是對公務員隊伍素質的高要求。不過,筆者以為,此舉實質不是對公務員的高要求,而是公私不分的做法,甚至是以內部懲戒代替法律懲處的逃避責任的保護當事人的措施。
    首先,公務員在網上跟帖辱罵和污蔑企業(yè)老板,實際上是私權范圍內的個體行為。在網絡上,公務員和其他人一樣,只是一個普通的網民,代表的是個人,而不是政府。,他代表的是個人形象,而不是公務員形象。再者,公務員網罵事件的導火線是網罵公務員與他人之間的民事糾紛引起,網罵內容也沒有違背社會公德,而是私人之間的糾紛而已,可以說整個網罵事件實際上都在私權范圍之內,政府對其免職,實際上是公權對私權活動干涉。
    其次,國家公務員在網上跟帖如果被相關職能部門認定是辱罵和污蔑,那么依照法律規(guī)定,受害者有權追究其民事責任。再者,如果網罵公務員網上跟帖辱罵和侮辱行為觸犯了法律,受害者可以要求職能部門追究其刑責責任或者給予治安處罰,而不是由政府部門內部給予免職處理就可以代替。如果辱罵和污蔑是事實,職能部門不給予相應處罰,實質上是職能部門的瀆職,而政府內部的免職實質是代替法律的懲處。
    最后,免職本身不是處分,談不上是對損壞公務員形象的公務員的懲處。如果網罵公務員的網罵行為確實損壞了公務員形象,或者網罵公務員依法追究法律責任,那么相關部門應當依法對網罵公務員給予行政處分,而不是免職處理。
    可以說,網罵國家公務員被免職處理實際上是不處分、不處理,甚至是一種保護網罵公務員的措施,因為如果依法法律規(guī)定,可能不僅要賠償,而且要被拘留,還要被開除公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