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法知識問答(二)

字號:

8、問:職位分類的涵義及特征是什么?
     答:(1)職位的涵義。職位是指符合一定規(guī)格標準的公務人員所擔負的職務和責任的集合體,是指分配給一個經(jīng)過考試擇優(yōu)錄用的公務員所承擔的職務與責任,它是職位分類結構的基本元素,是職位分類結構中的基矗從嚴格意義上講,職位應當具有以下幾個特征,一是職位是以“事”為中心確立的;二是職位的數(shù)量是有限的;三是職位可按不同的標準分類,并且可按照職責程度的不同,劃分為若干等級;四是職位不隨人走,同一職位可以在不同時間由不同的人擔任。因此職位是上級組織分配給每個工作人員的具體工作位置。由于國家工作人員都要明確一定的工作位置,都要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務,都要履行必要的工作職責,都要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nèi)行使正常的職務權力,所以職位實際上是職務、責任和職權的結合體。 (2)職位分類。職位分類主要是對各種職位進行分類,劃分為若干種類和等級,以便對從事不同性質(zhì)工作的人,用不同的要求和方法管理,對同類同級的人員用統(tǒng)一的標準管理,以實現(xiàn)人事管理的科學化,做到“適才適所”,勞動報酬公平合理。通過職位分類,將機關的工作職位按業(yè)務性質(zhì)、繁簡難易程度、責任輕重及所需資格條件進行分析評價和整理,并對各種職位制定“職位說明書”,表明各職位的名稱、編號、工作性質(zhì)和內(nèi)容、職責與權利范圍、同相關職位的關系、任職者應具備的資格、工作條件、工資待遇、升遷途徑、培訓方式等。 (3)職位分類的特征。從職位分類的涵義中我們可以看出,職位分類具有以下幾個特征:第一,職位分類是以“事”為中心的分類,即“因事?lián)袢恕?;第二,職位分類所依?jù)的基本要素是職位的工作性質(zhì)、難易程度、責任大小及所需資格條件;第三,職位分類并不是硬性規(guī)定何類職位應辦什么事,而是對各個職位所干的事進行客觀分析與評價,由此確定職位在職位分類結構中所處的位置,從而達到分類管理的目的;第四,職位分類不是固定不變的,可隨著職位工作的變化而變化,但不因工作人員的變動而變動;第五,職位分類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人事管理的一種科學方法。
    9、問:我國公務員的職務與級別的對應關系以及確定級別的依據(jù)是什么?
    答:公務員法第十九條關于公務員級別的設計,體現(xiàn)了增強級別激勵功能、完善職務與級別相結合的激勵保障機制的指導思想。級別是確立工資以及其他有關待遇的重要依據(jù)。1956年確立的職務等級工資制規(guī)定,級別既是領取工資的依據(jù),又是任職的參考值。1985年實施結構工資制度后,級別被取消。1993年開始實行職級工資制后,級別是確定級別工資的依據(jù)。
    公務員法第十九條規(guī)定,級別還是確定其他待遇的依據(jù)。這樣,不升職務而升級別的公務員,也可以隨著級別的晉升而享受合理的待遇。 級別也是公務員職業(yè)發(fā)展的重要臺階,除了職務晉升之外,級別晉升也是公務員職業(yè)發(fā)展的一條重要渠道。公務員在同一職務上,可以按照國家規(guī)定晉升級別。
    關于確定級別的依據(jù),公務員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guī)定了確定公務員的級別時應依據(jù)的條件。這就是:(1)公務員所擔任的職務(領導職務或非領導職務);(2)公務員所在職位的責任大孝工作難易程度;(3)公務員的德才表現(xiàn)、工作實績和工作資歷(主要包括任現(xiàn)職的時間和工作年限)。這些條件在確定公務員級別時起著不同的作用。職務決定公務員所在的級別范圍。每一職務都對應一定范圍的級別。對德才表現(xiàn)、工作實績較好,任現(xiàn)職時間和工作年限較長的公務員,可以在其職務級別范圍內(nèi),確定較高的級別。
    10、問:錄用公務員的涵義是什么?
    答:錄用國家公務員,是指機關根據(jù)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采用公開考試,嚴格考核的辦法,按照德才兼?zhèn)涞臉藴?,從符合法定資格條件的公民中擇優(yōu)錄用擔任主任科員以下及其他相當職務層次的非領導職務的公務員。從這一涵義中可以看出錄用公務員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錄用公務員是指機關錄用擔任主任科員以下及其他相當職務層次的非領導職務的公務員。
    (2)錄用公務員要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進行??荚囦浻玫脑瓌t、資格條件、程序和方法等,將有相關專門法規(guī)。這些規(guī)定彼此相依,共同構成公務員考試錄用的法規(guī)體系,以保證考試錄用的嚴肅性和客觀性。
    (3)錄用公務員,一律采用公開考試、嚴格考核的辦法進行。凡符合報考條件的公民均可報考,不得受阻撓和歧視;凡有關考試的事項均應公開,如報考條件、對象、范圍,考試時間、地點,成績及錄用情況等,都要公之于眾。
    (4)錄用公務員必須按照德才兼?zhèn)涞臉藴?,擇?yōu)錄用。凡考試、考核合格者,予以錄用;考試、考核不合格者,不予錄用。
    11、問:我國考試錄用公務員的范圍是什么?
    答:公務員法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錄用擔任主任科員以下及其他相當職務層次的非領導職務公務員,采取公開考試、嚴格考察、平等競爭、擇優(yōu)錄取的辦法?!狈蛇@樣規(guī)定是總結了我國實行公務員制度的以驗,并借鑒了國外的做法。實踐證明,低級職位采取公開錄用,高級職位采取內(nèi)部晉升,效果是比較理想的。這是因為高級領導職位要求公務員具備豐富的工作經(jīng)驗、領導才能和嫻熟的業(yè)務知識。這些需要長期的工作積累才能達到。而從社會上招考的新錄用人員,原來都不具有公務員身份,一般來說都沒有從事過相關性的工作,很難達到領導職務所要求的資格和條件。因此公務員法對錄用范圍做了上述兩方面的限制。與暫行條例相比,由于公務員法將公務員的分類管理制度確立了下來,錄用的公務員不僅有綜合管理類,還包括專業(yè)技術類和行政執(zhí)法類。因此,規(guī)定為主任科員以下及其他相當職務層次的非領導職務,就是為了涵蓋其他類別的公務員。
    12、問:我國公務員的錄用考試由什么機關負責組織?
    答:公務員法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公務員的錄用,由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地方各級機關公務員的錄用,由省級公務員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必要時省級公務員主管部門可以授權設區(qū)的市級公務員主管部門組織?!惫珓諉T錄用管理權限的劃分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是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公務員的錄用,由中央一級的公務員主管部門負責組織。由中央公務員主管機關進行包括制定錄用計劃、審定試題、規(guī)定時間、發(fā)布公告、報名、考試、評卷等在內(nèi)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二是地方各級機關公務員的錄用,由省級公務員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和暫行條例相比,公務員法將地方各級機關公務員錄用工作的部分權限,下放到了設區(qū)的市級公務員主管部門組織,但要經(jīng)過省級公務員主管部門的授權。這是在總結我國十一年來實施暫行條例經(jīng)驗的基礎上所做出的改變,更好地體現(xiàn)了集中統(tǒng)一和分散授權相結合的原則。集中統(tǒng)一是指公務員錄用的范圍、方式、基本原則、錄用條件、錄用程序等,都由法律統(tǒng)一規(guī)定,不得變通。為了適應基層公務員錄用工作的實際需要,規(guī)定授權的市級公務員主管機關也可以組織考試,但是考慮到縣級以下放到縣級,對設區(qū)的市級也規(guī)定必須經(jīng)過省級公務員主管機關的授權。這樣既便于操作,又便于嚴格把關。同時,省級公務員主管機關應當加強監(jiān)督,保證錄用工作的依法進行。
    13、問:哪些人員不能擔任公務員?
    答:公務員作為國家公職人員,代表國家行使權力,所以公務員要模范遵守國家法律法規(guī),遵守黨紀政紀。因此,對于下列人員,公務員法規(guī)定他們不得被錄用為公務員。
    (1)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國家的公務員立法都有這樣的規(guī)定。在現(xiàn)代國家里,刑事處罰是對一個公民嚴厲的處罰,只適用于處理犯罪分子。一個人如果受過刑罰,就表明他一定發(fā)生過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這樣的人顯然不適合做負有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重大責任的公務員。
    (2)曾被開除公職的。開除公職是對機關內(nèi)部公務員嚴厲的懲戒措施。一個公務員被開除公職,說明他違反過公務員必須遵守的紀律或行為守則,不適宜擔任公務員的工作。所以公務員法規(guī)定這類人不得擔任公務員。
    (3)有法律規(guī)定不得錄用為公務員的其他情形的。這是一個兜底性條款。因為公務員法出臺后,還會制訂一些配套的法律。另外,在其他一些法律里,如法官法、檢察官法、人民警察法等法律中,也會有關于哪些人員不得錄用為公務員的規(guī)定。這些法律有規(guī)定,就要從其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