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結構師專業(yè)輔導:框架―剪力墻結構的截面與構造設計

字號:

框架―剪力墻結構的截面與構造設計
    1. 截面設計
    框架―剪力墻結構中,框架梁、柱的截面設計和配筋構造與框架結構相同。在根據(jù)上述內(nèi)力分析方法求得框架的梁、柱內(nèi)力后,就可以按4.3 節(jié)的框架梁、柱配筋計算方法進行截面設計。剪力墻的截面設計可以根據(jù)上述內(nèi)力分析方法求得的內(nèi)力,按4.4 節(jié)中有關方法進行設計。剪力墻截面宜按I字形設計,其主要豎向受力鋼筋應配置在邊框柱(暗柱)截面內(nèi)。
    2. 構造設計
    (1) 剪力墻豎向和水平分布鋼筋的配筋率,抗震設計時均不應小于0.25%。非抗震設計時均不應小于0.2%,并且至少雙排布置。各排分布筋之間的拉筋直徑≥6mm,間距≤600 mm。
    (2) 框架剪力墻結構中的剪力墻宜采用周邊有梁、柱的剪力墻形式,研究表明取消端部柱可使剪力墻承受力下降20%~30%,所以剪力墻端部的框架柱不宜取消。剪力墻的軸線與柱軸線宜在一個平面內(nèi),避免柱偏心受力,產(chǎn)生扭轉(zhuǎn)。剪力墻上的框架梁應予以保留。研究表明,剪力墻取消框架梁以后,其承受力會下降10%。所以,如果確實無法設置框架梁時,也應設置暗梁代替。其截面高度取墻厚2 倍或與框架梁等高,配筋按構造配置。
    帶邊框剪力墻構造應滿足以下要求:
    ① 抗震設計時,一、二級抗震等級的底部加強區(qū)截面厚度不小于200 mm,且不應小于層高的1/16。其他部位≥160 mm,且不應小于層高的1/20。
    ② 剪力墻水平鋼筋應全部錨入邊框柱內(nèi)aE e 或( a e )。
    ③ 框架及剪力墻的構造應同時滿足前面4.3節(jié)及4.4 節(jié)的有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