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結構師基礎輔導:溶度積常數(shù)

字號:

溶度積的應用很廣泛。在定性分析中,利用金屬硫化物、氫氧化物、碳酸鹽等溶度積的差異分離金屬離子。若往氯化鉛飽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鉀時,溶液中Cl-濃度增大,Pb2+和Cl-的濃度系數(shù)次方之積較氯化鉛的溶度積大,這時將有部分離子發(fā)生Pb2++2Cl- --→PbCl2的反應,將過剩的PbCl2沉淀出來,直至兩種離子的濃度系數(shù)次方之積等于氯化鉛的溶度積為止。因此,為使溶解度小的物質(zhì)完全沉淀,需要加入含有共同離子的電解質(zhì)。
    溶解度和溶度積的互相換算
    兩者都可以用來表示難溶電解質(zhì)的溶解性。
    溶度積是微溶解的固相與溶液中相應離子達到平衡時的離子濃度的乘積,只與溫度有關。
    溶解度不僅與溫度有關,還與系統(tǒng)的組成,PH的改變,配合物的生成等因素有關。
    只有同一類型的難溶電解質(zhì)才能通過溶度積比較其溶解度(mol/l)的相對大小。大多數(shù)實際溶解度S比由c計算得到的要大。
    溶度積規(guī)則:
    離子積IP(ion product):任一條件下離子濃度冪的乘積。Ksp表示難溶電解質(zhì)的飽和溶液中離子濃度冪的乘積,僅是IP的一個特例。
    1. IP=Ksp 表示溶液是飽和的。這時溶液中的沉淀與溶解達到動態(tài)平衡,既無沉淀析出又無沉淀溶解。
    2. IP<Ksp 表示溶液是不飽和的。溶液無沉淀析出,若加入難溶電解質(zhì),則會繼續(xù)溶解。
    3. IP>Ksp 表示溶液為過飽和。溶液會有沉淀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