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環(huán)保工程師考試資料:污水再生利用的處理

字號:

5.2污水再生利用的處理對象及典型工藝
    5.2.1污水再生利用的處理目標
    運行正常的二級污水處理廠出水中的污染物可分為有機物、無機物、顆粒狀固體和病原微生物等四類,污水再生利用的處理對象就是這四類物質(zhì),采用深度處理可以去除相應的污染物質(zhì)。
    5.2.2污水再生利用的典型工藝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典型工藝有多種,例如,采用直接過濾、微絮凝過濾、沉淀過濾、氣浮過濾、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膜分離、慢濾以及土地處理等。
    5.3單元處理工藝及設(shè)計要點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主要依靠三級處理工藝,單元處理工藝的組合原則主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廢水中的污染物的特性,處理后廢水的用途,單元處理工藝相互之間的兼容性,經(jīng)濟可行性等。
    5.3.1混凝
    混凝單元主要具有去除懸浮顆粒和化學除磷兩個作用,化學除磷是通過混凝劑與污水中的磷酸鹽反應,生成難溶的化合物,使污水中的磷分離出來。
    混凝單元的設(shè)計應根據(jù)三級處理流程的豎向水力銜接條件考慮選擇工藝形式,在反應單元的設(shè)計中,同樣應首先選用機械絮凝池和水力旋流絮凝池,而盡量避免采用隔板式絮凝池。
    5.3.2固液分離
    污水中含有的懸浮物,其粒徑從數(shù)十毫米至1微米以下的膠體顆粒是多種多樣的,經(jīng)二級處理后,在處理水中殘留的懸浮物是以粒徑從數(shù)毫米至10微米的生物絮凝體和未被凝聚的膠體顆粒,二級處理水BOD值的50%~80%都來源于這些顆粒。為了提高二級處理水的穩(wěn)定度,去除這些顆粒是非常必要的。
    1.沉淀
    生化處理系統(tǒng)中產(chǎn)生的生物絮凝體的沉淀性能通常較差,一般不采用沉淀處理單元。在設(shè)計中,應注意避免選擇有斜管、斜板類沉淀器,以防止生物膜脫落而影響出水水質(zhì)。
    2.澄清
    澄清池是利用懸浮層來提高絮凝和固液分離效果,適用于高濁度水的處理。在三級處理系統(tǒng)中只有在設(shè)有預投加粉末活性炭的工藝系統(tǒng)中,才推薦采用澄清工藝。
    3.氣浮
    活性污泥具有易流動、難沉淀的特性,難以通過沉淀等方法去除,而利用氣浮工藝在三級處理系統(tǒng)中往往有較好的效果,另外,氣浮工藝中的溶氣過程還有利于提高處理水體的溶解氧值,避免水質(zhì)惡化,所以目前在國內(nèi)外的給水與污水處理過程中應用較為廣泛。
    5.3.3砂濾
    能去除生化過程和化學沉淀中未能去除的顆粒和膠體物質(zhì),還能作為水質(zhì)把關(guān)單元保證后續(xù)工序的正常運轉(zhuǎn)。三級處理中的砂濾與給水處理中的砂濾在工藝上具有以下幾個不同的方面:
    (1)反沖洗;
    (2)穩(wěn)定性;
    (3)池型選擇;
    (4)設(shè)計參數(shù)也有所不同。
    5.3.4活性炭吸附
    利用活性炭吸附可以除臭、脫色、去除微量的元素以及放射性污染物質(zhì),而且還能吸附多種類型的有機物。通過活性炭吸附,可以去除一般的生化和物化處理單元難以去除的微量污染物。活性炭一般有粉狀、粒狀和塊狀三種,
    在活性炭吸附裝置中,使用最多的是濾床類吸附裝置,設(shè)計內(nèi)容主要包括接觸時間、吸附濾速、操作壓力、炭層厚度、反沖洗以及預處理等。
    5.3.5臭氧氧化
    臭氧的氧化性很強,在理想的反應條件下,臭氧可把水溶液中大多數(shù)單質(zhì)和化合物氧化到它們的氧化態(tài),對水中有機物有強烈的氧化降解作用,還有強烈的消毒殺菌作用。臭氧對廢水中的酚、油脂、洗滌劑、腈、胺、染料等有機物和鐵、錳等無機物有顯著的去除效果。其次臭氧的處理時間短,不生成污泥,并增加水中的溶解氧。臭氧可用電和空氣就地制取,不必貯藏和運輸,應用時操作管理方便,但是目前廢水臭氧處理主要存在的問題是設(shè)備投資大,耗電及處理成本高。臭氧氧化處理裝置是一些氣液接觸裝置如多孔擴散器鼓泡填料塔,篩板塔等。
    5.3.6膜分離技術(shù)
    三級處理中,采用膜分離技術(shù)去除的主要污染物是難降解、難分離的高分子有機污染物以及重金屬離子等,主要采用的技術(shù)是微濾、超濾和反滲透。膜法城市污水高級處理是城市污水資源化的一種重要手段住要流程為混凝沉淀、過濾、活性炭吸附等處理過程,以及后續(xù)的膜分離技術(shù)。所產(chǎn)生的回用水可用于工業(yè)過程用水、地下水回注、農(nóng)業(yè)用水及各種雜用水,甚至飲用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