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利辛縣教師績效發(fā)展新政策

字號: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縣教師績效發(fā)展新政策

    利辛縣位于皖西北,國土面積1950多平方公里,人口150萬。美麗富饒的西淝河與茨懷新河從利辛縣穿境而過,這里歷史悠久、人杰地靈、土地肥沃,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近年來,隨著國家發(fā)展中小城鎮(zhèn)戰(zhàn)略的實施和產業(yè)轉移大潮的來臨,在利辛縣委縣政府跨越式發(fā)展思路的指引下。工業(yè)園區(qū)不斷延伸、老城區(qū)改造轟轟烈烈、濱河新區(qū)框架已然形成、板集煤礦建設風生水起,如火如荼,利辛終于迎來了劃時代的發(fā)展機遇。在全縣大發(fā)展的環(huán)境下,利辛的教育事業(yè)同時也迎來了發(fā)展的春天,隨著“五年教育振興計劃”的逐年實施,教育事業(yè)煥發(fā)了勃勃生機,逐步邁上了科學發(fā)展的振興之路……
    關懷篇——江上潮平兩岸闊,船頭風正一帆懸
    致天下之治在人才,成天下之才在教育。高瞻遠矚的利辛縣委、縣政府各級領導,始終堅持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宗旨,將教育擺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大力實施教育振興工程,為利辛教育改革、發(fā)展指明了方向。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教育發(fā)展,從人力、物力、財力方面給予傾斜,近年來面向社會選招、面向師范類大專院校選聘共計1261人充實到了教師隊伍中??h委政府主要領導關心教育,情系校園,縣委書記梁棟、縣長程修略經(jīng)常深入基層學校調查研究,為教育“問診”、“把脈”??h委常委、宣傳部長、教育局長武子軒,分管教育的汪開壽副縣長,經(jīng)常深入一線調查研究,足跡踏遍利辛的每一個校園。縣人大、縣政協(xié)的主要領導、分管同志密切關注教育發(fā)展。
    利辛的教育也同樣得到了省教育廳和亳州市委、市政府各級領導的關注。2009年12月14日,省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廳長程藝來到利辛視察,看到比以前更加成熟利辛一中,正在大建設的二中、六中、“兩局三校”,在讀了利辛縣教育五年振興工程規(guī)劃以后,陳藝廳長感慨的說:利辛的規(guī)劃很合理,有很多創(chuàng)新,對全省有借鑒意義。
    市委書記方春明親自到利辛縣師范附小等學校看望慰問教師、調研學校建設等工作;市政協(xié)副主席、市教育局長馬昭華等領導也多次蒞臨我縣指導工作。
    2010年7月初,縣委進行了全縣干部調整,為教育局配備了新一屆領導班子。為實現(xiàn)利辛教育的跨越發(fā)展,審時度勢的教育局一班人,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團結和帶領廣大教育工作者,求真務實,銳意進取,積極推行以“三活四優(yōu)一精神”為內容的教育改革。
    實踐篇——樂于奉獻育桃李,勇立潮頭寫春秋
    多年來,一代代利辛教育人,用智慧播種理想,用汗水耕耘希望,以愛與責任詮釋著“敢于擔當、樂于奉獻、勇立潮頭、奮勇爭先”的利辛教育精神,譜寫著一曲曲“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華彩樂章。
    利辛一中數(shù)學教師劉平三,在教育戰(zhàn)線上辛勤耕耘了近三十年,在教學模式、教學理念和教學藝術上作出了積極的探索和研究,2010年擔任高三復習班文科班主任,所帶的班級有52人達到本科線,亳州市文科狀元李文兵同學即出自該班。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儲可杰老師30多年扎根農村,辛勤耕耘,無怨無悔,甘守清貧和寂寞,把自己火熱的青春獻給了鄉(xiāng)村教育事業(yè)。他感人的事跡被錄入《中國專家人名大辭典》、《21世紀人才庫》等刊物上。
    “不讓一個學生掉隊”,是王瑜老師的畢生追求,她堅持以心交心,以情動人,一屆班主任僅家訪就是兩百多次,為轉變一個后進生,一個學期談心一百多次。她用師愛照亮每個孩子的心靈,用真情燃起學生前進的希望。
    俞綿娟老師從教三十年多來,在擔任利辛一中教務主任的同時,兼代政治教學工作,兢兢業(yè)業(yè),盡職盡責。退休后,她多次婉言謝絕外地的高薪聘請,而投身到新苑初中的管理中。她說:“我只有回到孩子們中間,才能找到我人生的價值?!?BR>    多年來,37歲的利辛二中地理教師何孟春堅持在學習中提高自身能力,在提高過程中總結經(jīng)驗。以負責人、重感情的教學思想融入到學生中去。由于教學成績突出,榮獲“省優(yōu)秀教師”、“省優(yōu)秀班主任”、“市教壇新星”等稱號。
    改革篇——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改革與發(fā)展千頭萬緒,綱舉才能目張。在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縣教育局以“三活”工作為突破口,拉開了利辛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帷幕。
    為搞活辦學機制,縣政府作出了《關于加快民辦教育發(fā)展的決定》,大力扶植和規(guī)范民辦教育的發(fā)展,形成以政府辦學為主體,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多元化辦學格局。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近年來,我縣大力引進優(yōu)質民辦教育資源,創(chuàng)辦了正在建設中的“利辛縣陽光學?!薄ⅰ袄量h第三小學”、“利辛縣第六中學”等,由此,進一步擴張了利辛縣城區(qū)教育資源。
    作為一個農業(yè)人口大縣,農村中小學校一直占據(jù)全縣學校的絕對數(shù)量,縣教育局制定了“扶弱促強”的布局調整方案,合并中小學102所,改制高標準學校2所。有力地盤活了資源,改造了薄弱學校,使中小學辦學規(guī)模效益大大提高。
    教育要發(fā)展,隊伍是關鍵。今年暑假,縣教育局出臺了“三定”實施方案,按照“合理定編、科學定崗、競聘定員”的原則,組織教職工全員競聘上崗。實施績效工資是我縣教育工作的另一項重要改革。按照相關原則,由學校自主制定績效工作分配方案,充分體現(xiàn)向班主任、一線教師、骨干教師傾斜,從而有效地調動了全體教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三活”工作的開展,像這奔流不息的滔滔江水,給利辛教育注入了無窮的活力,使他的面貌日新月異,生機勃發(fā)。
    成就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高層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高層”,利辛教育人認識到,辦教育就應該目標高遠,摒棄浮華和功利,追求優(yōu)質、均衡、科學發(fā)展。為此,在認真做好“三活”工作的同時,將“四優(yōu)”作為教育跨越發(fā)展的重要推動力。
    縣教育局把改善辦學條件、擴充城區(qū)教育資源當作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大事和實事來抓。近十年間,新建教學樓98座,新建平房教室4000間,消除校舍危房13.7萬平方米;消除了2005年底庫存校舍危房64053m2,新建校舍65108m2。去年以來,我縣又對達不到抗震設防要求的393所學校的930棟校舍進行加固和重建,規(guī)劃總面積為47.68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22640.9萬元。與此同時,近兩年來,我縣不斷擴充城區(qū)教育資源,投資1000余萬元擴建了利辛一職高;占地面積227畝、一期工程總投資7000萬元的二中新校區(qū)已建成交付使用;占地面積300畝的利辛一中濱河校區(qū)工程,已進入規(guī)劃實施階段;總投資近2.1億元的民辦利辛六中、利辛三小、陽光學校、利辛五中等學校正在緊張施工,其中六中、三小、陽光學校部分工程已經(jīng)完工,具備了今年秋季招生開課條件。如今,漫步校園,窗明幾凈、鳥語花香,到處是嶄新的希冀,到處是青春的風韻,到處是和諧的律動。
    教師是學校發(fā)展的第一生命力。為打造一只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縣教育局組織全縣中小學教師參與“百千萬教師素養(yǎng)提升工程”、班主任遠程培訓、英特爾未來教育、青年教師“五個一”成長、成才、成名等一系列活動。通過高密度、高強度的訓練,教師素質得到了有效提高,大批優(yōu)秀教師迅速成長。
    截止目前,全縣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100%,相應教師資格證合格率100%;教師參加國家、省、市各級論文評比有216人次獎獲,25人次的論文在各級各類刊物發(fā)表。全縣現(xiàn)有省特級教師6人,省級教壇新星8人,市級學科帶頭人13人。一支師德高尚、業(yè)務精湛、結構合理的專業(yè)化教師隊伍正悄然形成,成為利辛教育發(fā)展的中堅力量。
    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為加強校長隊伍建設,縣教育局啟動了“長工程”。一年多來,選送5長到省、市校長高級研修班深造;選派10長到教改實驗區(qū)蕪湖等地掛職學習鍛煉;組織102名中小學校長赴亳州學術交流。在不斷的學習與實踐中,今年以來,涌現(xiàn)出“利辛縣優(yōu)秀校長”38人,一批德才兼?zhèn)涞膶<倚托iL逐漸嶄露頭角,為打造利辛教育品牌提供了強有力的領導和組織保障。
    近年來,利辛縣被評為“全省學前教育工作先進縣”,成為全省12個學前教育工作先進縣(區(qū))之一。小學生畢業(yè)水平測試合格率、優(yōu)秀率均逐年迅速提高。2010年中考,利辛縣在報考人數(shù)較去年減少3348人的情況下,700分以上133人,同比增長90%;600分以上2710人,同比增長22.18%。2010年高考,利辛縣本科達線2425人,同比增加540人,增長率為28.6%,增長率位居亳州市第一名。
    在學業(yè)成績大面積提高的同時,學生德、智、體、美等綜合素質也得到全方位培養(yǎng),在各級各類競賽中碩果累累。135人次在亳州市美術作品比賽中獲獎;2010年7月23日從北京傳來消息:利辛二中高二(三)班學生田靜,作為全省中學生演講比賽特等獎選手,代表安徽省參加“輝煌六十年”全國中學生演講比賽,獲一等獎第一名的殊榮。
    特色鑄造品牌,內涵提升品質。利辛教育決策者們堅定不移地實施特色學校戰(zhàn)略,使之成為建設教育強縣,打造學校品牌,實現(xiàn)內涵發(fā)展的重要舉措。
    利辛一中大力開展創(chuàng)新教育,從提高教師創(chuàng)新能力、打造創(chuàng)新性教師隊伍和貫徹新課標、發(fā)展探究式教學入手;圍繞教育教學實際提出研究課題,通過提出、申報和解決課題來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隨著教師創(chuàng)新意識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和新課標觀念的深入人心,教師把創(chuàng)新意識帶到課堂,傳染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批判精神和問題意識,把課堂變?yōu)閹熒g、生生間平等地多向交流、爭鳴的樂園。
    闞疃中心校是一所農村寄宿制特色化初中,實行教師全員聘任制和教師績效考核創(chuàng)新機制,以活動促進學校各項工作開展,以狠抓常規(guī)管理拉動學校素質教育水平的提高。該?,F(xiàn)為亳州市農村示范化初中,全國流動人口子女,農村留守兒童示范化家長學校、全省教育系統(tǒng)先進集體、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示范學?!?。
    幾年來,王人中心校緊緊圍繞“梯級推進,穩(wěn)步提高”的方略,抓實抓好教師培訓工作,在省市級骨干教師和“教壇新星”的帶動下,一大批中青年教學骨干正在茁壯成長,打造了自己的隊伍,促進了全鎮(zhèn)教師素質的穩(wěn)步提高。
    馬店孜鎮(zhèn)葉寨小學注重校園文化建設,精心設計校園環(huán)境,實現(xiàn)“情景育人”。學校把辦學思想、理念、宗旨、目標以及校訓、校風、班風等放大上墻,使校風校貌煥然一新。
    新苑中學是一所民辦學校。該校堅持“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老師們以學生為本,用愛心育人,用師德感人,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學生積極上進、樂于交往、文明守紀,形成了尊師、守紀、文明、和諧的校風。2010年中考中,該校405名考生中,600分以上學生214人,占50%以上,考進利辛一中實驗班685分以上達45人,700分以上15人,總分平均分位居全縣第一。
    特色鮮明花開正艷,個性凸顯春色滿園。一個個特色,就如一簇簇嬌艷芬芳的花朵,將利辛教育這座大花園裝點得更加璀璨奪目。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利辛教育振興工程改革實施近兩年來,成效斐然,曾經(jīng)流失到縣外的生源,也出現(xiàn)了春暖燕歸的可喜景象。2009年,利辛縣教育工作順利通過省、市“督導評估”,再次榮獲“優(yōu)秀”。
    然而,作為國家扶貧開發(fā)重點縣,利辛的教育在薄弱的基礎上艱難前行,并快速構建出了一個覆蓋全縣的基礎教育體系,成功實現(xiàn)了義務教育階段“人人有書讀”;下一個十年,利辛縣也必定能夠漂亮地完成“人人讀好書”的課題。伴隨著祖國走向繁榮昌盛的鏗鏘步履,我們每一個利辛人,都應該擔當起自己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為利辛教育的美好未來,在1950平方公里的熱土上,堅實的留下自己不平凡的足印,鐫刻一段閃光的歷程,描繪一個如歌的時代。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我們深信,乘著教育振興的東風,荷載著萬千子民的夢想,明天的利辛教育一定會實現(xiàn)新的跨越與騰飛。(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