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jié) 相鄰關系
一、相鄰關系的概念
相鄰不動產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各自行使自己的合法權利時,都要尊重他方所有人或使用人的權利,相互間應當給予一定的方便或接受一定的限制,法律將這種相鄰人間的關系用權利義務的形式確定下來,就是相鄰關系??梢姡噜応P系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相鄰不動產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占有、使用、收益、處分權利時因給對方提供必要便利而發(fā)生的權利義務關系。
不動產的相鄰關系,從本質上講是一方所有人或者使用人的財產權利的延升,同時又是對他方所有權或者使用權人財產權利的限制,反之亦然。例如,甲、乙都是集體土地的承包經營人,甲承包的土地處于乙承包的土地公用通道之間,乙如果不通過甲承包的土地就不能到達公用通道,或者雖有其它通道但非常不便,此時乙就有權通過甲承包的土地到達公用通道或者自己承包的土地。這樣,在甲、乙兩個承包人之間就產生了相鄰關系。這種相鄰關系對于乙來說,是其土地使用權的合理延升,而對于甲來說,是對其土地使用權的必要限制,這種財產權利的必要延升和限制,對于充分發(fā)揮財產的效用,促進社會經濟發(fā)展,穩(wěn)定社會秩序,具有重要意義。不動產相鄰關系具有如下特征:
1、相鄰關系發(fā)生在兩個以上的不動產相鄰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之間。相鄰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可以是財產所有人,如集體組織、房屋所有人,也可以是非所有人,如承包經營人、承租人。
2、相鄰關系的客體一般不是不動產或動產本身,而是由行使使用權或所有權引起的和鄰人有關的經濟利益或者其它利益,如噪音影響鄰人休息,對于不動產或動產的本身歸屬則是沒有爭議的。有的相鄰關系的客體是物,例如,相鄰的竹林歸屬關系。
3、相鄰關系的發(fā)生常與不動產的自然條件有關,即兩個以上所有人或者使用人的財產應當是相鄰的。如上例承包經營人乙不通過甲承包經營的土地就不能到達自己承包經營的土地。如果甲乙之間的土地一個地河北,一個在西藏,自然就不發(fā)生這種通行關系。所謂相鄰,不以不動產的直接相鄰為限。例如,甲乙兩村處于同一河流的上下游,兩村雖然不直接相鄰,但亦可能因用水、流水、截水與排水關系而有相鄰關系適用的余地。
相鄰關系的規(guī)則一般應由法律明文規(guī)定。但是,由于某種原因不動產利用關系的復雜性,法律不可能對所有的相鄰關系都作出明確的規(guī)定,因此,物權法第85條規(guī)定:“法律、法規(guī)對于處理相鄰關系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法律法規(guī)沒有規(guī)定的,可以按照當?shù)亓晳T。”
二、處理相鄰關系的原則和具體依據
物權法第84條規(guī)定:“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于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這是我國司法實踐早已形成的經驗總結。
物權法第85條規(guī)定:“法律、法規(guī)對于處理相鄰關系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法律法規(guī)沒有規(guī)定的,可以按照當?shù)亓晳T?!庇捎诓煌貐^(qū)相鄰各方的具體情況不同,差別很大,法律法規(guī)不能作統(tǒng)一的詳細的規(guī)定,因此,法律、法規(guī)沒有規(guī)定的,可以按照當?shù)亓晳T處理。
三、各種相鄰關系
相鄰關系的范圍比較廣泛,情況也比較復雜,以下根據物權法的規(guī)定和實踐,講六類常見的相鄰關系。
1、相鄰通行關系。不動產權利人對相鄰權利人因通行等必須利用其土地的,應當白日提供必要便利。相鄰一方的建筑物或土地處于鄰人的土地包圍之中,非經過鄰人的土地不能到達公用通道,或者雖有其它通道但需要較高的費用或十分不便利,可以通過鄰人的土地到達公用通道。但通行人在選擇道路時,應當選擇最必要、損失最小的路線,如只需小道即可,就不得在耕地上開辟。通行人應當盡量避免對相鄰的不動產權利人造成損害,造成損害的應當予以賠償。
歷形成的通道,土地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無權任意堵塞或者改道,以免妨礙鄰人通行。如果確實需要改道,應取得鄰人的同意。
2、相鄰管線安設關系。相鄰人因建造、修繕建筑物以及鋪設電線、電纜、水管、暖氣和燃氣管線等必須利用相鄰土地、建筑物的,該土地、建筑物的權利人應當提供的必要便利。但相鄰人應當選擇損害最小的地點及方法安設,相鄰人還應對所占土地及施工造成的損失給予補償,并于事后清理現(xiàn)場。
3、相鄰防險、排污關系。相鄰一方在挖掘土地、建造建筑物、鋪設管線以及安裝設備等,不得危及相鄰不動產的安全。不得使鄰地的地基受到危害,不得使鄰地的建筑物受到危害;相鄰一方的建筑物有傾倒之危險,威脅鄰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時,相鄰一方應當采取預防措施,如加固、拆除;相鄰一方堆放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惡臭物品時,應當與鄰地建筑物保持一定距離,或者采取預防措施和安全裝置。相鄰他方在對方未盡此義務的情況下,有權要求排除妨害,賠償損失。
相鄰人,尤其是化工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在生產、研究過程中,不得違反國家的相關規(guī)定棄置固體廢物,排放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噪聲、光、電磁波輻射等有害物質。相鄰他方對超標排放,有權要求相鄰人排除妨害,即按國家規(guī)定的排放標準排放、治理,而且對造成的損害還有權要求賠償。
4、相鄰用水、流水、截水、排水關系。相鄰人應當尊重水的自然流向,在需要改變流向并影響相鄰他方用水時,應征得他方的同意,并對由此造成的損失給予適當補償。為了灌溉土地,需要提高上游的水位、建筑水壩而必須附著于對岸時,對岸的土地所有人或者使用人應當允許;如果對岸的土地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也使用水壩及其他設施時,應按受益的大小,分擔費用。
自然水流經過地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都可以使用流水,但應當共同協(xié)商、合理分配使用。如果來自高地段的自然流水,常為低地段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使用,即使高地段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也需要此水,也不得全部堵截,斷絕低地段的用水,以免給低地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造成損失。低地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應當允許高地的自然流水流經其地,不得擅自筑壩堵截,影響高地段的排水。
相鄰一方在為房屋設置管、槽或其他裝置時,不得使房屋雨水直接注瀉于鄰人建筑物上或者土地上。
5、相鄰光照、通風、音響、震動關系。相鄰人在建造建筑物時,應當與鄰人的建筑物留有一定的距離,不得違反國家規(guī)定的有關工程建設標準,以免影響鄰人建筑物的通風、采光和日照。
相鄰各方應當注意環(huán)境清潔、舒適,講究精神文明,不得以高音、噪音、喧囂、震動等妨礙鄰人的工作、生活和休息。否則,鄰人有權請求停止侵害。
6、相鄰竹木歸屬關系。相鄰地界上的竹木、分界墻、分界溝等,如果所有權無法確定時,推定為相鄰雙方共有財產,其權利義務適用按份共有的原則。
對于相鄰他方土地的竹木根枝超越地界,并影響自己對土地的使用,如妨礙自己土地的莊稼采光,相鄰人有權請求相鄰他方除去越界的竹木根枝。如果他方經過請求不予除去,相鄰人可以自行除去。當然,越界竹木根枝如對相鄰人的財產使用并無影響,則相鄰人無權請求除去。
一、相鄰關系的概念
相鄰不動產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各自行使自己的合法權利時,都要尊重他方所有人或使用人的權利,相互間應當給予一定的方便或接受一定的限制,法律將這種相鄰人間的關系用權利義務的形式確定下來,就是相鄰關系??梢姡噜応P系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相鄰不動產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占有、使用、收益、處分權利時因給對方提供必要便利而發(fā)生的權利義務關系。
不動產的相鄰關系,從本質上講是一方所有人或者使用人的財產權利的延升,同時又是對他方所有權或者使用權人財產權利的限制,反之亦然。例如,甲、乙都是集體土地的承包經營人,甲承包的土地處于乙承包的土地公用通道之間,乙如果不通過甲承包的土地就不能到達公用通道,或者雖有其它通道但非常不便,此時乙就有權通過甲承包的土地到達公用通道或者自己承包的土地。這樣,在甲、乙兩個承包人之間就產生了相鄰關系。這種相鄰關系對于乙來說,是其土地使用權的合理延升,而對于甲來說,是對其土地使用權的必要限制,這種財產權利的必要延升和限制,對于充分發(fā)揮財產的效用,促進社會經濟發(fā)展,穩(wěn)定社會秩序,具有重要意義。不動產相鄰關系具有如下特征:
1、相鄰關系發(fā)生在兩個以上的不動產相鄰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之間。相鄰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可以是財產所有人,如集體組織、房屋所有人,也可以是非所有人,如承包經營人、承租人。
2、相鄰關系的客體一般不是不動產或動產本身,而是由行使使用權或所有權引起的和鄰人有關的經濟利益或者其它利益,如噪音影響鄰人休息,對于不動產或動產的本身歸屬則是沒有爭議的。有的相鄰關系的客體是物,例如,相鄰的竹林歸屬關系。
3、相鄰關系的發(fā)生常與不動產的自然條件有關,即兩個以上所有人或者使用人的財產應當是相鄰的。如上例承包經營人乙不通過甲承包經營的土地就不能到達自己承包經營的土地。如果甲乙之間的土地一個地河北,一個在西藏,自然就不發(fā)生這種通行關系。所謂相鄰,不以不動產的直接相鄰為限。例如,甲乙兩村處于同一河流的上下游,兩村雖然不直接相鄰,但亦可能因用水、流水、截水與排水關系而有相鄰關系適用的余地。
相鄰關系的規(guī)則一般應由法律明文規(guī)定。但是,由于某種原因不動產利用關系的復雜性,法律不可能對所有的相鄰關系都作出明確的規(guī)定,因此,物權法第85條規(guī)定:“法律、法規(guī)對于處理相鄰關系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法律法規(guī)沒有規(guī)定的,可以按照當?shù)亓晳T。”
二、處理相鄰關系的原則和具體依據
物權法第84條規(guī)定:“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于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這是我國司法實踐早已形成的經驗總結。
物權法第85條規(guī)定:“法律、法規(guī)對于處理相鄰關系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法律法規(guī)沒有規(guī)定的,可以按照當?shù)亓晳T?!庇捎诓煌貐^(qū)相鄰各方的具體情況不同,差別很大,法律法規(guī)不能作統(tǒng)一的詳細的規(guī)定,因此,法律、法規(guī)沒有規(guī)定的,可以按照當?shù)亓晳T處理。
三、各種相鄰關系
相鄰關系的范圍比較廣泛,情況也比較復雜,以下根據物權法的規(guī)定和實踐,講六類常見的相鄰關系。
1、相鄰通行關系。不動產權利人對相鄰權利人因通行等必須利用其土地的,應當白日提供必要便利。相鄰一方的建筑物或土地處于鄰人的土地包圍之中,非經過鄰人的土地不能到達公用通道,或者雖有其它通道但需要較高的費用或十分不便利,可以通過鄰人的土地到達公用通道。但通行人在選擇道路時,應當選擇最必要、損失最小的路線,如只需小道即可,就不得在耕地上開辟。通行人應當盡量避免對相鄰的不動產權利人造成損害,造成損害的應當予以賠償。
歷形成的通道,土地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無權任意堵塞或者改道,以免妨礙鄰人通行。如果確實需要改道,應取得鄰人的同意。
2、相鄰管線安設關系。相鄰人因建造、修繕建筑物以及鋪設電線、電纜、水管、暖氣和燃氣管線等必須利用相鄰土地、建筑物的,該土地、建筑物的權利人應當提供的必要便利。但相鄰人應當選擇損害最小的地點及方法安設,相鄰人還應對所占土地及施工造成的損失給予補償,并于事后清理現(xiàn)場。
3、相鄰防險、排污關系。相鄰一方在挖掘土地、建造建筑物、鋪設管線以及安裝設備等,不得危及相鄰不動產的安全。不得使鄰地的地基受到危害,不得使鄰地的建筑物受到危害;相鄰一方的建筑物有傾倒之危險,威脅鄰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時,相鄰一方應當采取預防措施,如加固、拆除;相鄰一方堆放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惡臭物品時,應當與鄰地建筑物保持一定距離,或者采取預防措施和安全裝置。相鄰他方在對方未盡此義務的情況下,有權要求排除妨害,賠償損失。
相鄰人,尤其是化工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在生產、研究過程中,不得違反國家的相關規(guī)定棄置固體廢物,排放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噪聲、光、電磁波輻射等有害物質。相鄰他方對超標排放,有權要求相鄰人排除妨害,即按國家規(guī)定的排放標準排放、治理,而且對造成的損害還有權要求賠償。
4、相鄰用水、流水、截水、排水關系。相鄰人應當尊重水的自然流向,在需要改變流向并影響相鄰他方用水時,應征得他方的同意,并對由此造成的損失給予適當補償。為了灌溉土地,需要提高上游的水位、建筑水壩而必須附著于對岸時,對岸的土地所有人或者使用人應當允許;如果對岸的土地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也使用水壩及其他設施時,應按受益的大小,分擔費用。
自然水流經過地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都可以使用流水,但應當共同協(xié)商、合理分配使用。如果來自高地段的自然流水,常為低地段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使用,即使高地段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也需要此水,也不得全部堵截,斷絕低地段的用水,以免給低地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造成損失。低地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應當允許高地的自然流水流經其地,不得擅自筑壩堵截,影響高地段的排水。
相鄰一方在為房屋設置管、槽或其他裝置時,不得使房屋雨水直接注瀉于鄰人建筑物上或者土地上。
5、相鄰光照、通風、音響、震動關系。相鄰人在建造建筑物時,應當與鄰人的建筑物留有一定的距離,不得違反國家規(guī)定的有關工程建設標準,以免影響鄰人建筑物的通風、采光和日照。
相鄰各方應當注意環(huán)境清潔、舒適,講究精神文明,不得以高音、噪音、喧囂、震動等妨礙鄰人的工作、生活和休息。否則,鄰人有權請求停止侵害。
6、相鄰竹木歸屬關系。相鄰地界上的竹木、分界墻、分界溝等,如果所有權無法確定時,推定為相鄰雙方共有財產,其權利義務適用按份共有的原則。
對于相鄰他方土地的竹木根枝超越地界,并影響自己對土地的使用,如妨礙自己土地的莊稼采光,相鄰人有權請求相鄰他方除去越界的竹木根枝。如果他方經過請求不予除去,相鄰人可以自行除去。當然,越界竹木根枝如對相鄰人的財產使用并無影響,則相鄰人無權請求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