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從2000年至今題型有哪些變化?從提問方式、問題的具體化和問題類型三方面進行了實例說明。
一、提問方式的多樣化
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考試,從2000年的三道題到最多的2008年的六道大題、七道題,不僅在數(shù)量上有所增加,提問方式也有很大的轉變。提問方式的多樣化指同樣類別題采取不同的語言表達來提問。具體如下例。
概括類試題:
年份 考試類別 題干
2000年 國家公務員考試 用不超過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給定資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
2007年 國家公務員考試 二、“給定資料7”提出了“持續(xù)土地利用管理”的問題。請結合“給定材料3-7”,談談對“持續(xù)土地利用管理”應從哪些方面評價。要求:分條作答,簡明扼要,不超過200字。
四、2.假如中央有關部門成立聯(lián)合檢查組,對地方征用農(nóng)民集體所有土地補償費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專項檢查,請列出此項檢查所查的主要內容。
2009年 國家公務員考試 一、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年,取得了巨大成績,也面臨許多問題。請概述“給定資料”反映的我國當前經(jīng)濟發(fā)展要解決的主要問題。要求:緊扣給定資料,全面,有條理,不必寫成文章,不超過300字。
三、1.對“給定資料3”中林老板的心態(tài)進行分析,并指出他的心態(tài)所反映的本質問題。要求:觀點明確,分析恰當,不超過200字。
200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題干中,提問非常簡單,到了2007年,提問方式變得復雜起來。有考生會非常納悶,為什么把2007年的這兩道題歸到概括問題這一類題中來了?
先來看2007年第二道題:
“給定資料7”提出了“持續(xù)土地利用管理”的問題。請結合“給定材料3-7”,談談對“持續(xù)土地利用管理”應從哪些方面評價。
這道題問得有點怪,不僅是考生,包括現(xiàn)在很多參考資料都沒有搞明白 “從哪些方面評價”是什么意思,給出的答案稀奇古怪,不知所云??梢栽O想一下,我們要對一件事物這個或那個方面進行評價,不外乎有兩個原因:一是這些方面很重要,二是這些方面總是容易出問題。如要評價一個人的相貌,我們會把眼睛列為一個重要的評價方面,而耳朵可能就不在評價范圍之內。那是因為眼睛對于相貌本身很重要,并且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一雙又大又清澈、明亮的眼睛。這里要求談談“持續(xù)土地利用管理”應從哪些方面評價,就是要找出在土地管理和利用過程中,很重要、又容易出問題的那些地方。這個問題就可以被翻譯為:指出在“持續(xù)土地利用管理”過程中存在哪些主要問題。
2007年第四道題可以采取同樣的方式來“翻譯”。題要求是列出檢查的主要內容,那么什么樣的東西需要檢查呢?當然是有問題的事物!所以可以把這個問題“翻譯”一下,它就變成了:請指出地方在征用農(nóng)民集體所有土地補償費管理使用中存在的問題。注意,這里為了論述清楚和方便,只談題干,不談答題的內容和方法。
年份 考試類別 題干
2001年 國家公務員考試 有條理地概括這些材料的主要內容,字數(shù)不超過200字。
2004年 國家公務員考試 認真閱讀給定資料,概述“我國汽車工業(yè)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 。要求:(1)分析恰當,條理清楚,語言通暢。 (2)作答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3)字數(shù)不多于1000字。
2006年 國家公務員考試 假設你是一位新錄用的公務員,請用不超過500字的篇幅,概述D部長談話的主要內容,以供領導審批。要求:概括全面、觀點明確、條理清晰、語言流暢。
2007年 國家公務員考試 根據(jù)“給定材料1、2”的內容,整理一份供有關負責同志參閱的材料。要求:概述全面,觀點鮮明,條理清楚,語言流暢,不超過500字。
2007年 山東公務員考試 請按照邏輯程序和方法,將資料排序,并編出不超過200字的摘要。
國家公務員考試從2001年以后就沒有再用“概括內容”這樣的字眼來提問了,但這樣的提問方式被很多地方公務員考試和一些模擬試卷沿用。雖然提問方式變了,但問題類型是一樣的。凡是出現(xiàn)要求寫摘要、整理資料等一系列的表達方式都可以看作是概括內容。
對策類試題:
年份 地區(qū) 題干
2000年 國家公務員考試 以省政府調研員的身份,用不超過350字的篇幅,提出解決給定資料所反映問題的方案。要有條理的說明,要體現(xiàn)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2001年 國家公務員考試 假定你是某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請你就PPA風波所引發(fā)的問題提出善后處理意見??梢匀嬲?,也可以就某一個方面談。要求:(1)意見合理,具體可行;(2)條理清楚,語言簡明;(3)字數(shù)不超過300字。
2002年 國家公務員考試 國家從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克服資料所反映的種種弊端,提出對策建議。要求:有針對性,有條理,切實可行。字數(shù)400字左右。
2007年 國家公務員考試 給定資料2”提到“把土地轉讓市場區(qū)分為兩大類進行交易”,請進一步說明這兩大類市場怎樣區(qū)分,并談談在這兩大類市場中怎樣解決“農(nóng)民沒有權利為自己的土地定價”的問題。不超過200字。
2008年 國家公務員考試 請根據(jù)給定資料9、10,分析這兩個資料對搞好水電開發(fā)提供了哪些啟示。要求:分析簡明扼要,條理清楚,不超過200字。
2009年 山東公務員考試 請聯(lián)系“給定資料”提供的云南麗江“玉湖水利群體事件”案例,反思為什么經(jīng)濟發(fā)展了,一些地方非理性群體事件仍會不斷發(fā)生?“玉湖水利群體事件”妥善處置給我們處理復雜問題哪些啟示?要求:緊扣給定資料,觀點明確,言簡意明,字數(shù)不超過300字。
2009年 廣東公務員考試 請用不超過250字的篇幅,概括出H市政府應從材料3和材料4(僅限材料3和材料4)所涉事故中吸取的教訓。要求:概括準確,條理清楚,語言流暢。
在國家公務員考試中,單純的對策題越來越少了,從2002年以后就沒有再出現(xiàn)過簡單的要求提出對策的題,要么像2007年一樣結合背景性的答題來提出,要么如2008年一樣,提問方式顯得很模糊。將2008年這個問題歸到對策類題中,有人可能會覺得奇怪,這道題和前面的題一樣,需要“翻譯”,或者需要解釋。我們用日常語言就可以解答這個問題。問題的結構是“……提供的啟示”,能夠帶來啟示的不外乎好事和壞事,好事給你帶來的啟示就是我們應該向把事情做得好的人學習,壞事帶來的啟示就是我們要避免那樣做,所以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帶來的啟示都是我們應該怎么做,所以這道題我們可以翻譯為“請談談在怒江水電開發(fā)過程中我們應該避免哪些問題,我們如何才能避免這些問題”,這樣翻譯完之后就變成了一個對策類題。2009年廣東省公務員考試題的提問方式“……吸取的教訓”和“……帶來的啟示”是同樣的提問方式,只是把問題倒過來提了
一、提問方式的多樣化
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考試,從2000年的三道題到最多的2008年的六道大題、七道題,不僅在數(shù)量上有所增加,提問方式也有很大的轉變。提問方式的多樣化指同樣類別題采取不同的語言表達來提問。具體如下例。
概括類試題:
年份 考試類別 題干
2000年 國家公務員考試 用不超過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給定資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
2007年 國家公務員考試 二、“給定資料7”提出了“持續(xù)土地利用管理”的問題。請結合“給定材料3-7”,談談對“持續(xù)土地利用管理”應從哪些方面評價。要求:分條作答,簡明扼要,不超過200字。
四、2.假如中央有關部門成立聯(lián)合檢查組,對地方征用農(nóng)民集體所有土地補償費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專項檢查,請列出此項檢查所查的主要內容。
2009年 國家公務員考試 一、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年,取得了巨大成績,也面臨許多問題。請概述“給定資料”反映的我國當前經(jīng)濟發(fā)展要解決的主要問題。要求:緊扣給定資料,全面,有條理,不必寫成文章,不超過300字。
三、1.對“給定資料3”中林老板的心態(tài)進行分析,并指出他的心態(tài)所反映的本質問題。要求:觀點明確,分析恰當,不超過200字。
200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題干中,提問非常簡單,到了2007年,提問方式變得復雜起來。有考生會非常納悶,為什么把2007年的這兩道題歸到概括問題這一類題中來了?
先來看2007年第二道題:
“給定資料7”提出了“持續(xù)土地利用管理”的問題。請結合“給定材料3-7”,談談對“持續(xù)土地利用管理”應從哪些方面評價。
這道題問得有點怪,不僅是考生,包括現(xiàn)在很多參考資料都沒有搞明白 “從哪些方面評價”是什么意思,給出的答案稀奇古怪,不知所云??梢栽O想一下,我們要對一件事物這個或那個方面進行評價,不外乎有兩個原因:一是這些方面很重要,二是這些方面總是容易出問題。如要評價一個人的相貌,我們會把眼睛列為一個重要的評價方面,而耳朵可能就不在評價范圍之內。那是因為眼睛對于相貌本身很重要,并且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一雙又大又清澈、明亮的眼睛。這里要求談談“持續(xù)土地利用管理”應從哪些方面評價,就是要找出在土地管理和利用過程中,很重要、又容易出問題的那些地方。這個問題就可以被翻譯為:指出在“持續(xù)土地利用管理”過程中存在哪些主要問題。
2007年第四道題可以采取同樣的方式來“翻譯”。題要求是列出檢查的主要內容,那么什么樣的東西需要檢查呢?當然是有問題的事物!所以可以把這個問題“翻譯”一下,它就變成了:請指出地方在征用農(nóng)民集體所有土地補償費管理使用中存在的問題。注意,這里為了論述清楚和方便,只談題干,不談答題的內容和方法。
年份 考試類別 題干
2001年 國家公務員考試 有條理地概括這些材料的主要內容,字數(shù)不超過200字。
2004年 國家公務員考試 認真閱讀給定資料,概述“我國汽車工業(yè)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 。要求:(1)分析恰當,條理清楚,語言通暢。 (2)作答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3)字數(shù)不多于1000字。
2006年 國家公務員考試 假設你是一位新錄用的公務員,請用不超過500字的篇幅,概述D部長談話的主要內容,以供領導審批。要求:概括全面、觀點明確、條理清晰、語言流暢。
2007年 國家公務員考試 根據(jù)“給定材料1、2”的內容,整理一份供有關負責同志參閱的材料。要求:概述全面,觀點鮮明,條理清楚,語言流暢,不超過500字。
2007年 山東公務員考試 請按照邏輯程序和方法,將資料排序,并編出不超過200字的摘要。
國家公務員考試從2001年以后就沒有再用“概括內容”這樣的字眼來提問了,但這樣的提問方式被很多地方公務員考試和一些模擬試卷沿用。雖然提問方式變了,但問題類型是一樣的。凡是出現(xiàn)要求寫摘要、整理資料等一系列的表達方式都可以看作是概括內容。
對策類試題:
年份 地區(qū) 題干
2000年 國家公務員考試 以省政府調研員的身份,用不超過350字的篇幅,提出解決給定資料所反映問題的方案。要有條理的說明,要體現(xiàn)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2001年 國家公務員考試 假定你是某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請你就PPA風波所引發(fā)的問題提出善后處理意見??梢匀嬲?,也可以就某一個方面談。要求:(1)意見合理,具體可行;(2)條理清楚,語言簡明;(3)字數(shù)不超過300字。
2002年 國家公務員考試 國家從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克服資料所反映的種種弊端,提出對策建議。要求:有針對性,有條理,切實可行。字數(shù)400字左右。
2007年 國家公務員考試 給定資料2”提到“把土地轉讓市場區(qū)分為兩大類進行交易”,請進一步說明這兩大類市場怎樣區(qū)分,并談談在這兩大類市場中怎樣解決“農(nóng)民沒有權利為自己的土地定價”的問題。不超過200字。
2008年 國家公務員考試 請根據(jù)給定資料9、10,分析這兩個資料對搞好水電開發(fā)提供了哪些啟示。要求:分析簡明扼要,條理清楚,不超過200字。
2009年 山東公務員考試 請聯(lián)系“給定資料”提供的云南麗江“玉湖水利群體事件”案例,反思為什么經(jīng)濟發(fā)展了,一些地方非理性群體事件仍會不斷發(fā)生?“玉湖水利群體事件”妥善處置給我們處理復雜問題哪些啟示?要求:緊扣給定資料,觀點明確,言簡意明,字數(shù)不超過300字。
2009年 廣東公務員考試 請用不超過250字的篇幅,概括出H市政府應從材料3和材料4(僅限材料3和材料4)所涉事故中吸取的教訓。要求:概括準確,條理清楚,語言流暢。
在國家公務員考試中,單純的對策題越來越少了,從2002年以后就沒有再出現(xiàn)過簡單的要求提出對策的題,要么像2007年一樣結合背景性的答題來提出,要么如2008年一樣,提問方式顯得很模糊。將2008年這個問題歸到對策類題中,有人可能會覺得奇怪,這道題和前面的題一樣,需要“翻譯”,或者需要解釋。我們用日常語言就可以解答這個問題。問題的結構是“……提供的啟示”,能夠帶來啟示的不外乎好事和壞事,好事給你帶來的啟示就是我們應該向把事情做得好的人學習,壞事帶來的啟示就是我們要避免那樣做,所以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帶來的啟示都是我們應該怎么做,所以這道題我們可以翻譯為“請談談在怒江水電開發(fā)過程中我們應該避免哪些問題,我們如何才能避免這些問題”,這樣翻譯完之后就變成了一個對策類題。2009年廣東省公務員考試題的提問方式“……吸取的教訓”和“……帶來的啟示”是同樣的提問方式,只是把問題倒過來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