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司法考試:侵權行為一

字號:

一、侵權行為的概念和特征
    侵權行為是民事主體違反民事義務,侵害他人合法權益,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其特征:(1)侵權行為是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2)侵權行為的對象是絕對權;(3)侵權行為是行為人有意識的行為。
    侵權行為與違約行為的區(qū)別是:(1)侵權行為違反的是法定義務,違約行為違反的是約定義務;(2)侵權行為侵犯的是絕對權,違約行為侵犯的是相對權;(3)侵權行為的法律責任包括財產責任和非財產責任,違約行為的責任僅限于財產責任。
    二、侵權行為的分類
    1一般侵權與特殊侵權。
    2單獨侵權與共同侵權。
    3積極侵權與消極侵權。
    應掌握一般侵權和特殊侵權的區(qū)分標準,應掌握作為侵權和不作為侵權的區(qū)分標準,應特別掌握共同侵權的情況:(1)加害人之間存在共同的意思聯(lián)絡;(2)加害人之間雖無共同意思聯(lián)絡,但其行為造成的損害具有不可分性;(3)教唆人和實施人共同造成他人損害。共同侵權要求侵權人均存在過錯,無意行為不構成共同侵權。應注意區(qū)分共同侵權和單獨侵權:共同侵權人負連帶責任;單獨侵權負自己責任。
    實例演練
    1甲為了報復乙,與丙一起對乙施以毆打,致乙全身多處受傷,花去藥費若干,誤工工資損失若干。事情發(fā)生后公安機關行政拘留甲、丙15天。乙出院,向法院起訴要求甲、丙賠償損失。在審理中,甲因車禍死亡,身后未留有遺產。甲有一個兒子,法院應如何判決?
    A由丙承擔全部賠償責任來源:www.Examw.com
    B由甲的獨生子和丙分擔賠償責任
     C由丙賠償乙的一半損失,甲的獨生子不承擔責任
    D由丙承擔全部賠償責任,但丙在賠償全部損失后,有權向甲的兒子追償
    【答案】A
    【解析】本題涉及共同侵權的責任承擔問題。依民法通則第130條規(guī)定,兩人以上共同侵權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乙的損害是由于甲丙的共同侵權造成的,故應由甲丙負連帶責任。因甲死亡,且未留下遺產,故應由丙承擔全部責任。
    2某日,劉某與好友任某一起外出用獵槍打獵,忽見前面叢林中有一灰影閃動,二人同時舉槍射擊,不想擊中的是在山中采蘑菇的農民。據(jù)查,該農民只被擊中一槍,劉任二人的獵槍為同一型號,無法辨別是誰的槍擊中了農民。若你是該農民聘請的律師,以下認定錯誤的有哪些?
    A因為無法辨別加害人是誰,所以劉、任二人不承擔責任
    B劉、任二人已構成共同危險行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C劉某、任某各自承擔相應責任
    D應由林業(yè)局承擔責任
    【答案】ACD
    【解析】本題涉及共同危險行為問題。劉某與任某的行為導致農民的受害,且劉某與任某均存在過錯,為共同危險行為,對共同危險行為,構成共同侵權,應由行為人負連帶責任。
    3 1995年7月1日晚9點,某市趙某駕駛一輛前進牌大卡車在經過一個十字路口時,與劉某駕駛的一輛夏利牌出租汽車相撞,劉某駕駛的汽車被撞翻到路邊,正巧高某路過,來不及躲避,被壓在車下,結果高某的右臂被壓斷。經交通局認定,此次交通事故的原因如下:趙某、劉某都違反交通規(guī)則,車速超過了正常標準;高某行走在人行道內,并無違章現(xiàn)象。高某經住院治療,共花去醫(yī)療費等費用共計2萬元,而且,右臂殘廢已不可避免,對以后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造成重大困難。為此,高某起訴到人民法院,要求趙某、劉某負連帶賠償責任,支付全部醫(yī)療費及今后的生活補助費。
    (1)趙某、劉某是否構成共同侵權?
    (2)本案高某的損失應由誰承擔責任,怎樣承擔?
    【答案及解析】本題涉及共同侵權問題。
    (1)趙某、劉某的行為已經構成共同侵權。共同侵權行為分為共同加害行為和共同危險行為,共同加害行為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行為人基于共同的故意和過失,共同實施損害行為,致使他人人身和財產受損。共同危險行為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行為人共同實施了侵害他人的危險行為造成了損害后果,但不能準確判斷誰為加害人的情況。本案中,趙某、劉某的行為構成共同侵權行為中的共同加害行為。因為,趙某、劉某違反交通規(guī)則,均存在過失,且該過失行為造成高某的損害。
    (2)趙某、劉某應對高某的損失承擔連帶責任。根據(jù)民法通則第130條規(guī)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權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北景钢?,趙某、劉某的行為構成共同侵權,故應對高某的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趙某、劉某對高某的損失承擔連帶責任以后,應根據(jù)他們各自過錯的大小以及對損害結果發(fā)生的作用不同,在其內部進行責任分配。
    侵權行為歸責原則
    對于一般侵權,實行過錯責任原則,實行誰主張,誰舉證;在特殊侵權行為中,產品責任、高度危險作業(yè)的損害責任、環(huán)境污染的損害賠償責任、動物致人損害的責任、監(jiān)護責任實行無過錯責任原則,但工作物致人損害、地面施工致人損害實行過錯推定。對于造成的損害在雙方當事人均無過錯,法律又未規(guī)定實行無過錯責任的情況下,根據(jù)社會公平觀念,可適用公平責任原則。
    對此,應特別掌握無過錯責任原則的適用和公平責任原則的適用。
    實例演練
    1下列關于公平責任原則的表述,錯誤的是:
    A公平責任原則主要適用當事人無過錯的情況
    B公平責任原則的適用以公平觀念為基礎
    C公平責任原則適用的結果限于對直接財產損失的賠償
    D公平責任原則既適用于侵權,也適用于違約
    【答案】D
    【解析】本題涉及公平責任原則的含義及適用問題。公平責任原則主要適用當事人無過錯的情況,其適用以公平觀念為基礎,適用的結果限于對直接財產損失的賠償。但公平責任原則的適用僅限于侵權,不適用于違約。
    2蔣某因公出差到某市一家旅館住宿,夜晚在房間休息時,天花板上的吊燈突然脫落,正好砸到蔣某身上,致使蔣某身上多處受傷,為此,蔣某花去醫(yī)療費2093元。于是,蔣某要求旅館賠償損失,但旅館老板不同意,理由是吊燈屬于某裝修隊安裝的,旅館本身沒有過錯。蔣某又只得去找某裝修隊,但該裝修隊認為,吊燈脫落是由于吊燈經多年使用螺絲磨損嚴重造成的,裝修隊不承擔責任。兩家相互推諉,蔣某于是訴諸法院。
    (1)本案的歸責原則是什么,有何法律依據(jù)?
    (2)本案中旅館、裝修隊的責任如何認定?
    【答案及解析】本題涉及特殊侵權責任問題。
    (1)本案是一起特殊的民事侵權案件。根據(jù)民法通則第126條規(guī)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fā)生倒塌、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本案中的歸責原則應是過錯推定責任原則。
    (2)本案中,旅館作為吊燈的所有人和管理人,對于吊燈脫落致人損害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如果能夠證明這一損害結果是由裝修隊造成的,舉證責任在于旅館方。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也應由旅館首先負責賠償,然后再向真正過錯方——裝修隊追償。如果旅館不能證明自己無過錯,則推定其有過錯,并承擔蔣某的損害賠償責任。
    四、一般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來源:考試通
    1行為的違法性。即行為人實施的行為違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規(guī)定和強制性規(guī)定,包括作為和不作為。但執(zhí)行職務的行為,正當防衛(wèi)的行為,緊急避險的行為雖然造成了損害,因其不具有違法性,故不為侵權行為。
    2損害事實。既包括對財產權利的損害,也包括對非財產權利的損害。對財產的損害可分為直接損害和間接損害,直接損害是指現(xiàn)有財產的減少,間接損害是指可得利益的減少。
    3因果關系。即違法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客觀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是一種必然的因果聯(lián)系。
    4行為人具有主觀過錯。過錯分為故意和過失,過失又分為一般過失和重大過失,在侵權行為中,對過錯程度的劃分一般不影響民事責任的成立與否,也不影響賠償責任的大小,但在法律有規(guī)定的情況下,過錯程度決定責任的成立和賠償責任的大小。
    應掌握一般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應區(qū)分侵權與非侵權的界限。
    實例演練
    1韓某、謝某、許某是同一宿舍學生。夏天,韓某、謝某想剃光頭,約許某一起剃。許某堅決不同意。韓某、謝某剃完以后,還想讓許某剃,遂商量借了理發(fā)剪,在夜晚趁許某熟睡之機,將許的頭發(fā)剪掉。韓某、謝某侵犯了許某的何種人身權?
    A生命權B健康權C身體權D榮譽權
    【答案】C
    【解析】本題涉及侵犯人身權問題。依民法原理,身體權是指自然人保護其身體完整,并支配其肢體、器官和其他身體組織的人格權利。民法通則第119條規(guī)定,侵犯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本題中,許某的頭發(fā)被剪掉,并不傷其生命,也不毀其健康,更不損其榮譽,但侵犯其對身體組織完整的權利。
    2下列行為中,不屬于侵犯肖像權的行為有:
    A在尋人啟事上刊登張某的照片
    B在通緝令上使用逃犯徐某的照片
    C在庭審中使用犯罪嫌疑人王某的照片
    D未經本人同意在照相館櫥窗中陳列金某的照片
    【答案】ABC
    【解析】本題涉及侵犯肖像權的問題。依據(jù)民法通則第100條規(guī)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3搶劫犯乙持槍拒捕,被民警甲開槍擊中持槍的手臂,下列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A民警甲的行為侵害了乙的生命健康權,因為有損害事實的存在
    B民警甲的行為侵害了乙的生命健康權,因為乙所受損害與甲的行為有因果關系
    C民警甲的行為不是侵權行為,因為其行為不具違法性,不符合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
    D民警甲的行為侵害了乙的生命健康權,因為甲是故意開槍,對乙的損害有過錯
    【答案】C
    【解析】本題涉及違法性阻卻問題。民警甲的行為不具有違法性,不符合一般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故不構成侵權。
    4某日,宋某駕車出游,途中見前面的車輛速度漸緩,遂與前一輛車于相距5米左右之距離減速緩行,不想其后梁某因超速行車,來不及剎車,撞向宋某的車,導致宋某的車也往前撞向陳某的車,造成陳某的車嚴重損壞。為此,宋某特向律師咨詢,如果你是律師,你將如何回答?
    A宋某的行為不構成侵權行為,其行為雖造成了陳某的損害,但在主觀上沒有過錯
    B宋某的行為構成侵權行為,因為是宋某的車撞了陳某的車而造成車嚴重損壞
    C宋某對陳某進行賠償后,可以向梁某追償
    D陳某的損失只能由宋某賠償,梁某對此不承擔責任,因為梁某直接撞的是宋某的車
    【答案】A
    【解析】本題涉及一般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問題。宋某的行為非自己行為,不存在主觀過錯,不構成侵權。
    5送奶人員將王某訂的牛奶放入其鄰居張某家的奶箱中,張某不明所以,取而飲之。張某行為的性質應如何認定?
    A不構成侵權行為,但構成無權代理
    B不構成侵權行為,但侵害了王某對牛奶的所有權
    C并無不當
    D構成不當?shù)美?BR>    【答案】D
    【解析】本題涉及侵權行為與不當?shù)美膮^(qū)別問題。本題的難點在于張某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表面看張某的行為似乎侵犯了王某的所有權,但張某不明所以,不存在主觀上的過錯,不符合一般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故不構成侵權行為。但張某飲食牛奶無合法依據(jù),且損害王某的利益,構成不當?shù)美?BR>    6甲、乙兩廠同是保暖內衣的生產廠家,2001年秋冬季保暖內衣熱銷,使得原料供應緊張。甲廠得知乙廠讓丙運輸公司運輸原料,為在競爭中取得優(yōu)勢,甲廠派人在丙運輸原料的途中制造交通事故,致使丙不能將原料按時運到乙廠,乙廠不能及時出貨,造成了嚴重損失。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甲的行為構成對乙廠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B甲的行為構成對丙運輸公司的侵權行為
    C甲的行為構成對乙廠的侵權行為
    D甲的行為不構成侵權行為,但應受道德譴責
    【答案】AB
    【解析】本題涉及不正當競爭行為和侵權行為問題。甲采用的方式為不正當競爭方式,故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甲的行為使丙的財產權受到侵害,構成對丙的侵權行為。
    7甲身患梅毒,于2001年10月4日挾持女青年孫某,逼迫其拍*照,并將其強*,后甲將孫某的*照于社會上公開散發(fā)。2001年12月,孫某被檢查也患有梅毒。則在以下孫某的權利中,甲侵犯孫某的哪些權利?
    A榮譽權
    B健康權
    C性自由權
    D隱私權
    【答案】BCD
    【解析】本題涉及人格權侵權問題。甲強行與孫某發(fā)生性關系,構成對孫某的性自由權的侵犯;同時,甲深知自己患有梅毒,而與孫某發(fā)生性關系,構成對孫某的健康權的侵害;甲將拍攝的孫某的*照予以散發(fā),構成對孫某隱私權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