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一級注冊建筑師考試復習資料匯總(70)

字號:

1. 筒中筒結構中,三角形平面形狀受力性能最差
    2. 圈梁可以作為壁柱間墻的不動支點時,要求圈梁寬度與壁柱間距之比值為b/s≥1/30
    3. 磚混結構上柔下剛的多層房屋指的是頂層不符合剛性方案,下面各層按剛性方案考慮
    4. 鋼筋混凝土裝配整體樓板是預制板縫上再澆一層疊合層,同時板縫也加筋以混凝土灌實
    5. 鋼筋混凝土主梁支撐在磚柱或磚墻上時,其支座應視為鉸支
    6. 鋼筋混凝土樓蓋中的主梁應按彈性理論計算
    7. 非地震區(qū)剪力墻結構可不設暗柱
    8. 在水平力作用下,鋼筋混凝土無梁樓蓋結構的計算簡圖,應假定板柱剛接
    9. 非地震區(qū)砌體房屋中,設置圈梁后能增加房屋整體剛度、能防止地基不均勻沉降的不利影響、防止較大震動荷載不利影響
    10. 為防止鋼筋混凝土屋蓋溫度變化引起頂層墻體的八字形裂縫有效措施是屋蓋上設良好的隔熱層或保溫層
    11. 鋼筋混凝土房屋的高度是根據(jù)結構體系和設防烈度而定
    12. 鋼筋混凝土筒中筒結構高寬比宜大于3,高度不宜低于60米
    13. 增加剪力墻是的提高抗側力剛度的方法
    14. 砌體房屋伸縮縫的間距M
     屋蓋形式 有保溫 無保溫
    瓦材木屋蓋 100
    裝配有檁 75 60
    裝配無檁 60 50
    整體 50 40
    對石砌體、蒸壓磚、砼砌體上表數(shù)乘以0.8;高于5M的磚砌體單層房上表數(shù)乘以1.3
    15. 為防止減輕房頂層墻裂縫的采用下列措施:
    屋面保溫、隔熱
    屋面分隔縫的間距不宜大于6M,并與女兒墻隔開,其縫寬不小于30
    采用有檁屋蓋或瓦材
    屋蓋和圈梁間設滑動層,長墻可在兩端2-3個開間設,橫墻可只在兩端1/4長處設
    頂層挑梁末端下墻體灰縫內設3道焊接鋼筋網(wǎng)片2φ4,@200;或2φ6;挑梁末端里外各伸長1米
    頂層門窗洞過梁上水平灰縫內設2-3道鋼筋網(wǎng)片或2φ6,并伸入過梁兩端600
    頂層和女兒墻砂漿不低于M5
    女兒墻設構造柱,間距不宜大于4M,伸至壓頂
    頂層端部墻體內適當增加構造柱
    16. 防止房屋底層墻體裂縫可采用措施
    增大基礎圈梁剛度
    底層窗臺下水平灰縫內設3道焊接鋼筋網(wǎng)片或2φ6,并伸入過梁兩端600
    采用鋼筋混凝土窗臺板,板嵌入墻600
    17. 墻體磚角處和縱橫墻交處,宜沿豎向每400-500設拉結鋼筋,每120厚墻內不少于1φ6或焊接鋼筋網(wǎng)片,埋入長度從墻轉角或交接處起,每邊不小于600
    18. 對灰砂磚、粉煤灰磚、混凝土砌塊或其他非燒結磚,宜在各層門窗過梁上方的水平灰縫及窗臺下第一和第二道水平灰縫內設置焊接鋼筋網(wǎng)片或2φ6鋼筋,伸入墻內≥600
    19. 混凝土砌塊砌體應采用砌塊專用砂漿砌筑
    20. 車間食堂空曠單層房屋圈梁設置要求
    磚砌體房,檐口5-8M時,在檐口設一道;大于8M時,應加設
    砌塊及石料房,檐口4-5M時,在檐口設一道;大于5M時,應加設
    有吊車時在檐口或窗頂處設一道,應增加設置數(sh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