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稷是土地之神;社者,五土之神,按方位命名;東方青土,南方紅土,西方白土,北方黑土,中央黃土;五種顏色的土覆蓋于壇面,稱五色土,象征著國土。稷者能生長五谷的土地,農(nóng)業(yè)之神;明代起社稷合祭
2. 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廟稱太廟,按周制,位于宮門前左(東)側(cè)
3. 天壇-位于永定門內(nèi)大街東側(cè),創(chuàng)于明初遷都北京之時(shí),平面北墻呈圓形,南為方形,象征天圓地方
4. 明代實(shí)際上建過三處宮殿:明太祖主持建造的南京宮殿和中都臨濠(鳳陽)宮殿;
明成祖主持建造的北京宮殿-故宮,她是中國現(xiàn)存最偉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5. 陵墓
四出羨道,商周帝王陵墓的形制,由東西南北四方,以斜道及踏步由地面通向墓室
封土,帝王陵墓地表以上陵體
方土;累土為堆,呈截頂方錐體形的封土
兆域;墓地的界址
陵邑;陵墓附近的小城市
唐代陵墓‘因山為穴’
宋代的陵墓是‘東南地穹、西北地垂’,由高向低而建
6. 用磚筑萬里長城的是明代
7. 材、契、分是宋代木構(gòu)的模數(shù)
8. 清式大式木作以斗口作標(biāo)準(zhǔn)確定尺寸
9. 頤和園中的諧趣園仿的是無錫的寄暢園
10. 清代的木構(gòu)建筑斗拱高與柱高之比約為1:(5-6)
11. 清代皇家園林中的‘三山五園’是甕山(萬壽山)清綺園、(玉泉山)靜明園、(香山)靜宜園、暢春園、圓明園
12. 滄浪亭--蘇州;豫園--上海;瞻園--南京;個(gè)園--揚(yáng)州
13. 垂花門與抄手游廊是北京四合院的建筑
14. 干闌式民居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西南地區(qū)
15. ‘三堂兩橫’是福建永定的坎市、龍巖適中一帶的‘五鳳樓’
16. ‘三間四耳’是云南的‘一顆印’式民居的常用形式
17. 避弄、船廳是蘇州民居中常有的住宅
18. 五山屏風(fēng)墻、觀音兜是高出屋面的山墻的造型,稱封火墻
19. 圓形大土樓住宅分布在福建南部龍巖、上杭、永定一帶
20. 中國家具大變革的時(shí)期是(由席地危坐到垂足坐)是五代
2. 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廟稱太廟,按周制,位于宮門前左(東)側(cè)
3. 天壇-位于永定門內(nèi)大街東側(cè),創(chuàng)于明初遷都北京之時(shí),平面北墻呈圓形,南為方形,象征天圓地方
4. 明代實(shí)際上建過三處宮殿:明太祖主持建造的南京宮殿和中都臨濠(鳳陽)宮殿;
明成祖主持建造的北京宮殿-故宮,她是中國現(xiàn)存最偉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5. 陵墓
四出羨道,商周帝王陵墓的形制,由東西南北四方,以斜道及踏步由地面通向墓室
封土,帝王陵墓地表以上陵體
方土;累土為堆,呈截頂方錐體形的封土
兆域;墓地的界址
陵邑;陵墓附近的小城市
唐代陵墓‘因山為穴’
宋代的陵墓是‘東南地穹、西北地垂’,由高向低而建
6. 用磚筑萬里長城的是明代
7. 材、契、分是宋代木構(gòu)的模數(shù)
8. 清式大式木作以斗口作標(biāo)準(zhǔn)確定尺寸
9. 頤和園中的諧趣園仿的是無錫的寄暢園
10. 清代的木構(gòu)建筑斗拱高與柱高之比約為1:(5-6)
11. 清代皇家園林中的‘三山五園’是甕山(萬壽山)清綺園、(玉泉山)靜明園、(香山)靜宜園、暢春園、圓明園
12. 滄浪亭--蘇州;豫園--上海;瞻園--南京;個(gè)園--揚(yáng)州
13. 垂花門與抄手游廊是北京四合院的建筑
14. 干闌式民居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西南地區(qū)
15. ‘三堂兩橫’是福建永定的坎市、龍巖適中一帶的‘五鳳樓’
16. ‘三間四耳’是云南的‘一顆印’式民居的常用形式
17. 避弄、船廳是蘇州民居中常有的住宅
18. 五山屏風(fēng)墻、觀音兜是高出屋面的山墻的造型,稱封火墻
19. 圓形大土樓住宅分布在福建南部龍巖、上杭、永定一帶
20. 中國家具大變革的時(shí)期是(由席地危坐到垂足坐)是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