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一級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造精選輔導資料14

字號:

四、鋼材的冷加工強化
    將鋼材于常溫下進行冷拉、冷拔或冷軋,使產生塑性變形,從而提高屈服強度,這個過程稱為冷加工強化處理。
    工地或預制構件廠常利用這一原理,對鋼筋或低碳鋼盤條按一定制度進行冷拉或冷拔加工,以提高屈服強度節(jié)約鋼材。
    將經過冷拉的鋼筋于常溫下存放15-20d;或加熱到100-200℃并保持一定時間。這個過程稱為時效處理,前者稱為自然時效,后者稱為人工時效。
    冷拉以后再經時效處理的鋼筋,其屈服點進一步提高,抗拉極限強度稍見增長,塑性繼續(xù)有所降低。由于時效過程中內應力的消減,故彈性模量可基本恢復。鋼筋經冷拉時效后性能變化的規(guī)律,可明顯地從拉力試驗的應力-應變圖得到反映。
    五、建筑鋼材的標準與選用
    (一)建筑鋼材的主要鋼種
    1.碳素結構鋼
    根據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 700-2006)的規(guī)定,碳素結構鋼有5個牌號,牌號由屈服點字母、屈服點數(shù)值、質量等級符號與脫氧方法符號組成。例如Q235BZ表示這種碳素結構鋼的屈服點≥235MPa,質量等級為B級,脫氧程度為鎮(zhèn)靜鋼。
    一般而言,碳素結構鋼的塑性較好,適宜于各種加工。在焊接、沖擊及適當超載的情況下也不會突然破壞,它的化學性能穩(wěn)定,對軋制、加熱及驟冷的敏感性較小,因而常用于建筑結構。碳素鋼的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隨含碳量的增加而增大,伸長率則隨含碳量的增加而下降。其中Q235綜合性能好,所以是結構常用的牌號(用它軋制各種型鋼、鋼板、鋼管)。
    碳素鋼選用應根據荷載類型、焊接與非焊接結構、環(huán)境溫度等條件確定。
    2.優(yōu)質碳素結構鋼
    根據國家標準《優(yōu)質碳素結構鋼》 (GB/T 699-1999)的規(guī)定,根據其含錳量不同可分為普通含錳量(含Mn<0. 8%,共20個鋼號)和較高含錳量(含Mn0. 7%~1. 2%,共11個鋼號)兩組。
    優(yōu)質碳素結構鋼的鋼號用兩位數(shù)字表示,它表示平均含碳量的萬分數(shù)。較高含錳量時,在鋼號后加注"Mn"。在優(yōu)質碳素鋼中,只有三個鋼號屬沸騰鋼,應在鋼號后加注 "F" ,其余均為鎮(zhèn)靜鋼。例如: 45Mn即表示含碳量為0. 42%~0. 50%,含錳量0.70%-1. 00%的優(yōu)質碳素結構鋼。
    優(yōu)質碳素結構鋼的特點是生產過程中對硫、磷等有害雜質控制較嚴(S<0. 035%, P<0. 035%),一般都用平爐、氧氣堿性轉爐或電弧爐冶煉,脫氧程度大部分為鎮(zhèn)靜狀態(tài),因此質量較穩(wěn)定。優(yōu)質碳素結構鋼的性能主要取決于含碳量,含碳量高則強度高,但塑性和韌性降低。
    在建筑工程中,優(yōu)質碳素結構鋼主要用于重要結構的鋼鑄件及高強度螺栓,常用30-45號鋼。在預應力鋼筋混凝土中常用45號鋼制作錨具,以及65~80號鋼制作碳素鋼絲、刻痕鋼絲和鋼絞線。
    3.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
    在碳素結構鋼的基礎上加入總量小于5%的合金元素即成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
    根據國家標準《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 (GB 1591-94)的規(guī)定,共有5個牌號,所加元素主要有錳、硅、釩、鈦、鈮、銘、鎳及稀土元素。
    低合金鋼具有較高的強度,較好的塑性、韌性和可焊性。因此,它是綜合性能較為理想的建筑鋼材,尤其是大跨度、承受動荷載和沖擊荷載的結構物中更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