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jié) 項目選址
新建項目在已進行的建設規(guī)模、生產工藝及投入物料等基本研究之后,就應為項目選擇合適的建廠地區(qū)和場(廠)址。
一、項目選址應考慮的因素(※4個方面)
1、自然因素:※包括自然資源和自然條件。
2、經濟技術因素:包括經濟實力、協(xié)作條件、基礎設施、技術水平、市場潛力、人口素質與數量。
3、運輸和地理位置因素;
4、社會政治因素和管理機構的素質。
二、項目選址的原則和要求
(一)項目選址的基本原則
1)符合國家地區(qū)城市規(guī)劃要求;
2)滿足項目對:原材料、能源、水和人力的供應;
3) 節(jié)約和效力原則(降成本,提利潤);
4)安全的原則(防洪、震、戰(zhàn)、);
5)實事求是的原則(科學分析比選);
6)節(jié)約用地(不占少占農田);
7)注意環(huán)保(以人為本,減少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影響)
(二)項目選址的基本要求(14條)
1、區(qū)域位置:
1)盡量接近原材料、燃燒產地及產品銷售地區(qū);
2)遠離重要的鐵路樞紐站、大型橋梁、大型儲油庫、重要軍事工程、飛機場等戰(zhàn)略目標;
3)避開高壓輸電線路,不壓城市地下管線;
4)對于可能產生工業(yè)廢水的項目,應位于城鎮(zhèn)、江河、港區(qū)、水源地等的下游。
5)對于可能產生大量廢氣的項目,應位于城鎮(zhèn)的下風向;
6)滿足當地規(guī)劃要求;
7)在文物地區(qū)或風景保護區(qū)時,應有當地主管部門同意文件。
2、地形和地貌:自然地面坡度不宜大,一般以4-5度為宜,不宜過大。
3、給水排水:污水排放滿足環(huán)保。
4、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
1)不在溶巖、斷層、滑坡、泥石流、土崩、八級以上的地震區(qū)和礦藏區(qū);
2)盡量避免因工程地質問題而使工程基礎復雜化。地基承載力等條件滿足項目要求。
3)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和地下構筑物的深度,無侵蝕性。
5、氣象:
1)考慮高溫、高濕、云霧、風沙、暴風、落雷、滾雷區(qū)對項目的影響;
2)考慮冰凍線對建(構)筑物基礎和地下管線敷設的影響。
三、項目(場)廠址比選
(一)項目場(廠)址比選的主要內容
1、工程技術條件
⑴占地種類和面積(耕地荒地);⑵土石方開挖工程量;⑶水源供水條件;⑷動力條件;⑸通信條件;⑹地形地貌和氣候條件;⑺地質條件;⑻地震條件;※⑼征地拆遷和移民安置;※⑽社會依托條件;⑾環(huán)境條件;⑿交運條件;⒀施工條件;⒁生活條件。
※2、投資費用(沒有廠房費用)
⑴土地購置費(地費,拆安費);⑵場地平整費(土石方);⑶基礎工程費(基礎、抗震);⑷場外運輸投資(鐵、公、碼、管);⑸場外公用工程投資(就是大市政投資,給排水供電供熱);⑹防洪工程投資;⑺環(huán)保投資;⑻臨時建筑設施費用;
※3、運營費用:⑴原材料,燃料和運輸費;⑵產品運輸費;⑶動力費;⑷排污費;⑸其他運營費用。
※4、選址的幾個專題:⑴運輸費用;⑵投入物方案;⑶靠近原材料產地還是靠近;⑷供水和排污處理方案;⑸動力方案;⑹人力資源條件;⑺土使用條件和費用。
(二)場(廠)址比選的方法:※⑴評分比選法;⑵費用比選法;⑶凈現(xiàn)值;⑷差額內部收益率法等
四、項目選址報告的主要內容(※6條):
※對于重大項目在項目建議書階段需要對項目場(廠)址專門研究,提出項目選址報告。
(一)概述;
※(二)主要選址指標:
1、建設規(guī)模;
2、全廠占地面積;
3、全廠建筑面積;
4、全廠職工人數;
5、用電量;
6、用水量;
7、用蒸汽量;
8、耗煤及其他燃料用量;
9、全年運輸量(其中運入運出量)
(三)場址比較方案;
(四)其他專題研究;
(五)提出選址意見:提出傾向性意見,描述場址概況,優(yōu)缺點和推薦理由,建廠后對自然風景、社會環(huán)境、交通、公用設施的影響。對推薦廠址方案應當描述下了內容:
1、區(qū)域位置;
2、占地拆遷(估算補償費用);
3、工程地質、水文地質;
4、地震及洪水(估算凈雨量和水位);
5、氣象(凍土深度,風向,溫、濕、氣壓);
6、交運;
7、給排水(取水、排水、排污);
8、供電及通訊(提出供電與通訊工程量);
9、原材料燃料供應(運輸里程、運輸價格,裝卸費);
10、社會經濟狀況。
(六)對下步工作提出建議
新建項目在已進行的建設規(guī)模、生產工藝及投入物料等基本研究之后,就應為項目選擇合適的建廠地區(qū)和場(廠)址。
一、項目選址應考慮的因素(※4個方面)
1、自然因素:※包括自然資源和自然條件。
2、經濟技術因素:包括經濟實力、協(xié)作條件、基礎設施、技術水平、市場潛力、人口素質與數量。
3、運輸和地理位置因素;
4、社會政治因素和管理機構的素質。
二、項目選址的原則和要求
(一)項目選址的基本原則
1)符合國家地區(qū)城市規(guī)劃要求;
2)滿足項目對:原材料、能源、水和人力的供應;
3) 節(jié)約和效力原則(降成本,提利潤);
4)安全的原則(防洪、震、戰(zhàn)、);
5)實事求是的原則(科學分析比選);
6)節(jié)約用地(不占少占農田);
7)注意環(huán)保(以人為本,減少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影響)
(二)項目選址的基本要求(14條)
1、區(qū)域位置:
1)盡量接近原材料、燃燒產地及產品銷售地區(qū);
2)遠離重要的鐵路樞紐站、大型橋梁、大型儲油庫、重要軍事工程、飛機場等戰(zhàn)略目標;
3)避開高壓輸電線路,不壓城市地下管線;
4)對于可能產生工業(yè)廢水的項目,應位于城鎮(zhèn)、江河、港區(qū)、水源地等的下游。
5)對于可能產生大量廢氣的項目,應位于城鎮(zhèn)的下風向;
6)滿足當地規(guī)劃要求;
7)在文物地區(qū)或風景保護區(qū)時,應有當地主管部門同意文件。
2、地形和地貌:自然地面坡度不宜大,一般以4-5度為宜,不宜過大。
3、給水排水:污水排放滿足環(huán)保。
4、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
1)不在溶巖、斷層、滑坡、泥石流、土崩、八級以上的地震區(qū)和礦藏區(qū);
2)盡量避免因工程地質問題而使工程基礎復雜化。地基承載力等條件滿足項目要求。
3)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和地下構筑物的深度,無侵蝕性。
5、氣象:
1)考慮高溫、高濕、云霧、風沙、暴風、落雷、滾雷區(qū)對項目的影響;
2)考慮冰凍線對建(構)筑物基礎和地下管線敷設的影響。
三、項目(場)廠址比選
(一)項目場(廠)址比選的主要內容
1、工程技術條件
⑴占地種類和面積(耕地荒地);⑵土石方開挖工程量;⑶水源供水條件;⑷動力條件;⑸通信條件;⑹地形地貌和氣候條件;⑺地質條件;⑻地震條件;※⑼征地拆遷和移民安置;※⑽社會依托條件;⑾環(huán)境條件;⑿交運條件;⒀施工條件;⒁生活條件。
※2、投資費用(沒有廠房費用)
⑴土地購置費(地費,拆安費);⑵場地平整費(土石方);⑶基礎工程費(基礎、抗震);⑷場外運輸投資(鐵、公、碼、管);⑸場外公用工程投資(就是大市政投資,給排水供電供熱);⑹防洪工程投資;⑺環(huán)保投資;⑻臨時建筑設施費用;
※3、運營費用:⑴原材料,燃料和運輸費;⑵產品運輸費;⑶動力費;⑷排污費;⑸其他運營費用。
※4、選址的幾個專題:⑴運輸費用;⑵投入物方案;⑶靠近原材料產地還是靠近;⑷供水和排污處理方案;⑸動力方案;⑹人力資源條件;⑺土使用條件和費用。
(二)場(廠)址比選的方法:※⑴評分比選法;⑵費用比選法;⑶凈現(xiàn)值;⑷差額內部收益率法等
四、項目選址報告的主要內容(※6條):
※對于重大項目在項目建議書階段需要對項目場(廠)址專門研究,提出項目選址報告。
(一)概述;
※(二)主要選址指標:
1、建設規(guī)模;
2、全廠占地面積;
3、全廠建筑面積;
4、全廠職工人數;
5、用電量;
6、用水量;
7、用蒸汽量;
8、耗煤及其他燃料用量;
9、全年運輸量(其中運入運出量)
(三)場址比較方案;
(四)其他專題研究;
(五)提出選址意見:提出傾向性意見,描述場址概況,優(yōu)缺點和推薦理由,建廠后對自然風景、社會環(huán)境、交通、公用設施的影響。對推薦廠址方案應當描述下了內容:
1、區(qū)域位置;
2、占地拆遷(估算補償費用);
3、工程地質、水文地質;
4、地震及洪水(估算凈雨量和水位);
5、氣象(凍土深度,風向,溫、濕、氣壓);
6、交運;
7、給排水(取水、排水、排污);
8、供電及通訊(提出供電與通訊工程量);
9、原材料燃料供應(運輸里程、運輸價格,裝卸費);
10、社會經濟狀況。
(六)對下步工作提出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