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巖土師:某電廠樁基礎施工組織設計(4)

字號:

5、開鉆
    ⑴ 對回旋鉆機
    在開始起動鉆機時,先稍提鉆桿,使鉆頭在護筒內回轉打漿,同時開動泥漿泵供漿。在鉆進初期,適當控制進尺,當鉆頭進入護筒底部附近,再采取低檔慢速鉆進,以期使護筒底部附近有較好的泥漿護壁。若發(fā)現護筒底部附近土質松軟,甚至有少量坍孔時,則停止鉆進,并提起鉆頭,向鉆孔中倒入適量的制漿粘土和摻合料,再放下鉆頭作倒轉,使料土膠泥擠入護筒以下1m以上,而且無異?,F象發(fā)生,這時即可進入正常的鉆進。
    ⑵ 對沖擊鉆機
    開孔時先在護筒內加滿泥漿,地層松散時,向孔內投入適量的粘土、碎石等,用短沖程(不宜大于1m)沖擊的方法鉆進。
    6、正常鉆進
    ⑴ 對回旋鉆機:在正常鉆進施工中,根據我們在類似工程施工經驗及鉆頭進入土層的實際情況,認真按以下要求進行:
    ① 根據不同地層地質情況控制好進尺速度,在淤泥質粘土中要緩慢鉆進,確保泥漿充分護壁,并反復掃孔,防止縮頸;在地質層軟硬交替部位,要控制轉速及鉆進速度,防止孔斜,確保樁的垂直度。
    ② 在粉質類粘土和含砂礫石粘土層中鉆進時易發(fā)生坍孔,需稠泥漿、大泵量鉆進,鉆機操作要控制進尺。
    ③ 遇地層中有塊石、砂礫石等造成鉆進困難或蹩鉆,并使鉆頭因超負荷而損壞。對此情況鉆機操作采用低檔慢速,加大泥漿比重,增強泥漿攜渣能力,或直接換沖擊沖抓鉆機進行施工。
    ④ 采用大錐角特制重型定心鉆頭,鉆進入巖時,減慢鉆速,吊緊鉆具,控制鉆具準確入巖,控制切削巖面位移,避免孔斜。全斷面嵌入中風化層后換用平底重型牙輪鉆頭鉆進掃平擴底,確保達到設計入巖要求。
    ⑵ 對沖擊鉆機:
    ① 在粘土層沖擊鉆進時,沖程宜為1~2m,并注意防止粘糊鉆具及泥包鉆頭;
    ② 在淤泥中沖擊鉆進時,增加碎石和粘土投量,并用短沖程(0.75~1.5m),邊沖擊邊投入,使碎石、粘土擠入孔壁,增加孔壁的穩(wěn)定性;
    ③ 在松散的含砂土層或砂礫石層中,可直接使用撈渣筒沖擊撈渣鉆進;
    ④ 在卵礫石層沖擊鉆進時,減少投石量,多投粘土,加強護壁,防止?jié)B漏,沖程可增加到2~2.5m;
    ⑤ 在漂石層沖擊鉆進時,可回填硬度和漂石相近的碎石,用長沖程猛沖擊或用長、短沖程交替沖擊,防止發(fā)生孔斜或卡鉆;
    ⑥ 在基巖中沖擊鉆進時,宜采用長沖程,加快沖擊頻率,增加沖擊動能。沖擊可為2.5~3.5m,沖擊頻率可為8~12次/min;不斷轉動鉆頭,改變鉆頭在孔底的沖擊位置,防止出現梅花形孔底或發(fā)生孔斜;
    ⑦ 撈渣:
    a.開孔鉆進,孔深小于4m時,不宜撈渣,盡量使鉆渣擠入孔壁;
    b.正常鉆進,每進尺0.5-1.0m,撈渣一次,每次撈渣4-6筒為宜;
    c.卵石、漂石層時效低于50mm,松軟土層時效低于150mm時,進行撈渣;
    d.每次撈渣后,及時向孔內補充泥漿或粘土,并保持孔內水位高于地下水位不少于1.5m。
    造孔過程中及時填寫造孔原始記錄報表。
    7、終孔驗收
    當鉆孔深度達到設計持力層中風化基巖面深度時,在護筒出漿口或撈渣采集巖樣進行鑒定,再根據勘察巖面標高,鉆機工況和每小時一次的鉆孔臺班記錄,綜合判斷是否已進入中風化巖層。當所取巖樣符合設計要求的樁端持力層樣本時,即在巖樣鑒定表上會簽認可。對回旋鉆機成孔:此時測量孔外上余鉆桿長度,以計算孔內下入鉆具長度,并以測錘復測孔深;對沖擊鉆機成孔:撈渣后,用測針直接測出孔深。初定進入中等風化基巖后,證明已進入中風化20~30cm再繼續(xù)鉆進使全斷面嵌入持力巖層的深度滿足設計要求以上,使終孔深度達到設計要求。終孔驗收應在機組人員自檢合格并由質檢人員復驗的基礎上,會同業(yè)主及監(jiān)理代表共同驗收,并在有關施工記錄上簽字認可。
    四、 一次清孔
    終孔驗收合格后立即進行一次清孔。對沖擊鉆機成孔,撈渣后向孔內注入優(yōu)質泥漿;對回旋鉆機成孔,利用成孔鉆具直接進行,向鉆桿內加注大流量優(yōu)質泥漿,進行孔內循環(huán)換漿,以清除懸浮在孔內造孔泥漿中的渣粒,減短二次清孔時間,同時慢速掃鉆以擾動孔底沉渣,加快清孔速度。
    五、 鋼筋籠制作與安裝
    一次清孔完畢后鉆機移位,進行下放鋼筋籠和導管。
    根據設計要求,確保鋼筋籠質量,同時便于施工,擬把材料運到現場鋼筋制作場內分段制作。
    1、鋼筋籠制作時,主筋應校直,焊縫飽滿,搭接長度符合規(guī)范要求。鋼筋籠主筋焊接接頭應錯開布置,同一斷面上接頭數量不得超過50%,并符合設計要求;
    2、為使鋼筋籠不卡住導管接頭,主筋接頭的焊接應沿環(huán)向并列,嚴禁沿徑向并列;
    3、鋼筋籠制作允許誤差:
    4、針對本工程樁基配筋情況,嚴格控制鋼筋籠制作長度,防止因鋼筋籠過長,在吊裝時易產生變形。分節(jié)鋼筋籠制作長度不應超過9m;
    5、鋼筋籠由吊機吊入到基坑內,然后由鉆機吊起,通過鉆機的起重功能來確保鋼筋籠處于自然垂直狀態(tài),且保持制作原形。分節(jié)鋼筋籠在孔口焊成整體后,沉入孔內;
    6、鋼筋籠在沉放前,必須由工地專職質檢人員和業(yè)主、監(jiān)理單位代表對鋼筋籠的尺寸、焊接點等進行嚴格檢驗合格后方可吊運沉放。
    7、鋼筋籠保護層采用砼預制空心圓盤套入,另加設與螺旋筋同規(guī)格的一道箍筋來聯接,依設計要求,鋼筋籠保護層厚度50mm,每節(jié)籠至少二道,沿鋼筋籠周邊均勻布置3-4個,空心砼圓盤外徑為Ф11 1mm,內徑Ф11mm,盤厚4-5cm,確保鋼筋籠保護層不小于50mm;
    8、鋼筋籠起吊時應對稱吊在加強箍筋上,要對準孔位,吊直扶穩(wěn)、緩緩下放,避免碰撞孔壁,下入到設計要求位置后立即固定。鋼筋籠的固定依靠兩根與加強箍同規(guī)格的鋼筋,其一端做成D為15cm的半圓形彎鉤,另一端分別對稱與籠頂主筋焊接,通過工字鋼等鐵件固定于孔口邊緣。每一樁孔鋼筋籠安裝完畢,必須及時會簽“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六、二次清孔
    鋼筋籠安裝完成后,立即下導管,進行二次清孔。
    1、二次清孔的目的是為了清除在下放鋼筋籠和導管后的下沉渣料和孔底淤積物,是確保灌注樁質量的一道重要工序;
    2、清孔方法:本工程采取氣舉反循環(huán)法進行二次清孔,實踐證明采取氣舉反循環(huán)法進行二次清孔能夠快速、徹底清除孔底淤積物,達到設計要求。
    3、導管使用前,認真檢查其完好的情況,必要時做壓水試驗,保證導管的上下串動,能夠更好地促使樁身砼密實均勻。導管分節(jié)長度0.8m、1.5m、2.5m,第一節(jié)底管長度大于4m,節(jié)頭由螺紋連接,節(jié)間用橡膠圈密封防水,導管總長度根據孔深和工藝要求配置;
    4、密切觀察清孔返出的泥漿情況,當返出泥漿中確實已沒有沉渣顆粒,且泥漿性能已達到規(guī)范要求,孔底500mm以內的泥漿比重應小于1.25,含砂率≤8%,粘度≤28s,這時分別向孔內下入測餅和測針,用測餅和測針分別測得的孔深之差即為孔底淤積厚度。保程孔底淤積滿足設計要求(≤50mm),若未達到設計要求,則繼續(xù)進行清孔,直至達到設計要求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