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土地估價師《土地管理基礎》筆記第八章(2)

字號:

9.土地法律關系的分類
    按土地法律關系的性質和內容劃分
    ①土地所有權法律關系
    ②土地利用與保護法律關系
    ③土地使用法律關系
    ④土地征用法律關系
    ⑤土地行政法律關系
    ⑥土地稅收法律關系
    按土地法律關系主體雙方所處地位進行劃分
    ①權利、義務基本對等的法律關系
    ②權利、義務不對等的法律關系
    按土地法律關系的形成是否雙方意原劃分
    自愿性法律關系
    強制性法律關系
    土地法律責任
    10.土地法律責任
    土地法律責任:是指因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guī)而必須承擔的責任。承擔土地法律責任的前提是行為人具有土地違法行為。
    土地違法行為:是指有社會危害性的、有過錯的不合法行為。不履行法定義務,違反法律的規(guī)定,濫用權利都可以構成違法。
    土地違法行為的特點:
    ①構成土地違法的只能是行為,即作為或不作為。
    ②土地違法行為是有過錯的不合法的行為。
    ③行為的違法性是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的法律表現(xiàn)。
    11.土地違法行為的種類
    行政違法行為:是指違反由行政法規(guī)所調整的社會關系秩序和國家機關、社會組織、企業(yè)的紀律,依其社會危害性的程度,法律不認為是犯罪,但仍應承擔法律責任的行為。
    民事違法行為;可分為兩大類:債的不履行和侵權行為。
    犯罪:犯罪是指違反刑法應受到的刑罰處罰的行為。犯罪屬于嚴重違法,其社會危害性大
    12.土地法律責任的種類及責任
    土地行政違法行為
    土地民事違法行為
    土地刑事違法行為
    13.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法律責任
    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認定:只要實際上發(fā)生了一方違法地將土地權利完全轉移給另一方,另一方支付價金,則可以認定為買賣。除此形式之外的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條件將土地權利轉移的行為,即為“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
    對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處罰
    A.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的內容包含了金錢和土地,均屬沒收之列
    B.限期拆除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
    C.沒收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
    D.罰款。
    E.行政處分。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
    f.刑事責任。情節(jié)嚴重,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28條時,構成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罪的情形。應當依法由檢察機關提起公訴,依照刑事訴訟的有關規(guī)定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