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丙奇
也許很多中國教育界人士看到美國時代雜志近刊登的這篇文章——《反對暑假 (TheCaseAgainst Sum-merVacation)》,會驕傲起來:你看,美國專家都在呼吁縮短暑假!我們這里抓緊暑假,是值得肯定的。進而,會反對那些減輕學生負擔的主張。
在這篇文章中,美國學者對美國學生過長的暑假會影響到全球競爭力,以及過長暑假對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學生存在著不公平進行了剖析。與之對比,我國學生把暑假抓得緊、安排滿,是“有優(yōu)勢”的。然而,我國教育界人士卻不能高興得太早。
這首先讓我想到了30年前的一個關于中美基礎教育的故事。1979年6月,中國曾派出一個訪問團,去美國考察基礎教育?;貒?,訪問團寫了一份三萬字的報告,在見聞錄部分,有如下文字:“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大字不識一斗,加減乘除還在扳手指頭,就整天奢談發(fā)明創(chuàng)造,在他們眼里,讓地球掉個頭,好像都易如反掌似的。 ”“課堂幾乎處于失控狀態(tài)。學生或擠眉弄眼,或談天說地,或蹺著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搖來晃去。 ”訪問團由此得出結論:再用二十年的時間,中國的科技和文化必將趕上、超過這個所謂的超級大國。
同一年,美國也派了個考察團來中國。他們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幾所學校后,也寫了一份報告,報告中有如下文字:“中國的小學生在上課時喜歡把手放在胸前,除非老師發(fā)問時,舉起右邊的一只,否則不輕易改變;幼兒園的學生則喜歡把手背在后面,室外活動時除外。 ”“中國把考試分數(shù)高的學生稱為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他們在學期結束時,一般會得到一張證書,其它人則沒有?!庇谑堑玫浇Y論:中國的學生是世界上勤奮的,在世界上也是起得早、睡得晚的;他們的學習成績和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同年級學生相比,都是好的??梢灶A測,在過二十年的時間,中國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將把美國遠遠的甩在后面。
30年時間過去了,這兩個代表團的預測都錯了——美國教育不斷培養(yǎng)問鼎世界科學高峰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而中國教育還在基本教育理念中掙扎。
這些年來,我見多了這種“教育比較”。比如,有專家在觀察美國高校后,回國撰文指出,美國高?,F(xiàn)在在加強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決策權力,這與我國推進教育去行政化改革正好相反,由此建言,行政管理也是有好處的,不要動輒就提去行政化改革。這種“比較”,貌似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可卻是完全不顧美國高校管理和我國高校管理的巨大現(xiàn)實差別的——在美國高校中,行政權是十分“可憐”的,教育權與學術權起絕對主導地位,以至于行政效率很低,所以才有加強行政權力一說;而在我國高校,情況則并不是如此。形象地說,美國大學中行政權與教育權、學術權之比可能多只有2:8,而在我國高校,行政權與教育權、學術權之比至少有9:1,可有專家卻以美國高校要加強行政權,來論證我國高校行政權的合理性。
對學校放暑假的看法,也與此類似。美國專家要求縮減暑假,與我國的暑假給學生減負,是完全不同的情形——據(jù)美國國家教育統(tǒng)計中心數(shù)據(jù),除周末和節(jié)假日外,美國孩子每年平均有180天在校,每天上課不到7小時。學生的假期很少像我們這里進特長班、補課班、培訓班,而主要是做兼職、志愿者服務,或參加其他活動??稍谖覈?,假期對中小學生們來說比平時上課還累、還忙。假使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卻以美國專家要求縮減暑假為由,來表明暑假讓學生刻苦學習的正當性,這不是混淆是非、走教育極端嗎?——美國學者所說的縮減暑假,不過是探索進一步的平衡。
與美國教育時常發(fā)出危機論調(diào),擔心被他國超越相比,我國教育缺乏正確面對問題,反思教育問題的能力。我國已經(jīng)啟動新一輪的教改,要讓教改取得成功,必須直面教育問題,理性借鑒他國的經(jīng)驗。
也許很多中國教育界人士看到美國時代雜志近刊登的這篇文章——《反對暑假 (TheCaseAgainst Sum-merVacation)》,會驕傲起來:你看,美國專家都在呼吁縮短暑假!我們這里抓緊暑假,是值得肯定的。進而,會反對那些減輕學生負擔的主張。
在這篇文章中,美國學者對美國學生過長的暑假會影響到全球競爭力,以及過長暑假對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學生存在著不公平進行了剖析。與之對比,我國學生把暑假抓得緊、安排滿,是“有優(yōu)勢”的。然而,我國教育界人士卻不能高興得太早。
這首先讓我想到了30年前的一個關于中美基礎教育的故事。1979年6月,中國曾派出一個訪問團,去美國考察基礎教育?;貒?,訪問團寫了一份三萬字的報告,在見聞錄部分,有如下文字:“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大字不識一斗,加減乘除還在扳手指頭,就整天奢談發(fā)明創(chuàng)造,在他們眼里,讓地球掉個頭,好像都易如反掌似的。 ”“課堂幾乎處于失控狀態(tài)。學生或擠眉弄眼,或談天說地,或蹺著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搖來晃去。 ”訪問團由此得出結論:再用二十年的時間,中國的科技和文化必將趕上、超過這個所謂的超級大國。
同一年,美國也派了個考察團來中國。他們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幾所學校后,也寫了一份報告,報告中有如下文字:“中國的小學生在上課時喜歡把手放在胸前,除非老師發(fā)問時,舉起右邊的一只,否則不輕易改變;幼兒園的學生則喜歡把手背在后面,室外活動時除外。 ”“中國把考試分數(shù)高的學生稱為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他們在學期結束時,一般會得到一張證書,其它人則沒有?!庇谑堑玫浇Y論:中國的學生是世界上勤奮的,在世界上也是起得早、睡得晚的;他們的學習成績和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同年級學生相比,都是好的??梢灶A測,在過二十年的時間,中國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將把美國遠遠的甩在后面。
30年時間過去了,這兩個代表團的預測都錯了——美國教育不斷培養(yǎng)問鼎世界科學高峰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而中國教育還在基本教育理念中掙扎。
這些年來,我見多了這種“教育比較”。比如,有專家在觀察美國高校后,回國撰文指出,美國高?,F(xiàn)在在加強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決策權力,這與我國推進教育去行政化改革正好相反,由此建言,行政管理也是有好處的,不要動輒就提去行政化改革。這種“比較”,貌似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可卻是完全不顧美國高校管理和我國高校管理的巨大現(xiàn)實差別的——在美國高校中,行政權是十分“可憐”的,教育權與學術權起絕對主導地位,以至于行政效率很低,所以才有加強行政權力一說;而在我國高校,情況則并不是如此。形象地說,美國大學中行政權與教育權、學術權之比可能多只有2:8,而在我國高校,行政權與教育權、學術權之比至少有9:1,可有專家卻以美國高校要加強行政權,來論證我國高校行政權的合理性。
對學校放暑假的看法,也與此類似。美國專家要求縮減暑假,與我國的暑假給學生減負,是完全不同的情形——據(jù)美國國家教育統(tǒng)計中心數(shù)據(jù),除周末和節(jié)假日外,美國孩子每年平均有180天在校,每天上課不到7小時。學生的假期很少像我們這里進特長班、補課班、培訓班,而主要是做兼職、志愿者服務,或參加其他活動??稍谖覈?,假期對中小學生們來說比平時上課還累、還忙。假使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卻以美國專家要求縮減暑假為由,來表明暑假讓學生刻苦學習的正當性,這不是混淆是非、走教育極端嗎?——美國學者所說的縮減暑假,不過是探索進一步的平衡。
與美國教育時常發(fā)出危機論調(diào),擔心被他國超越相比,我國教育缺乏正確面對問題,反思教育問題的能力。我國已經(jīng)啟動新一輪的教改,要讓教改取得成功,必須直面教育問題,理性借鑒他國的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