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西醫(yī)結合執(zhí)業(yè)醫(yī)師復習指導:驅蟲藥(3)

字號:

(四) 南瓜子 《現(xiàn)代實用中藥》
    為葫蘆科植物南瓜的種子。主產于浙江、江蘇、河北、山東、山西、四川等地。夏秋間果熟時采收,取子洗凈,曬干。研粉生用,以新鮮者良。
    處方用名:南瓜子。
    藥用部分:種子。
    性味:甘、溫。
    歸經:胃、大腸經。
    功能;殺蟲。
    主治與應用:
    1.用治絳蟲,可單用,或與檳榔同用,能增強療效,用時宜先服南瓜子60-120克(連殼生用研粉調服),2小時后用檳榔60-120克煎服,再過半小時服玄明粉15克,使之瀉下,促進蟲體排出。
    2.用于急性期及晚期血吸蟲病有一定療效,但須較大劑量長期服用。
    用量:6-120克。
    參考資料:
    1.本品含南瓜子氨酸、脂肪油、蛋白質、尿素分解酶及維生素A、B、C等。
    2.南瓜子有麻痹絳蟲中段和后段節(jié)片作用,小白鼠感染血吸蟲后,服南瓜子能抑制幼蟲生長發(fā)育,并有使成蟲蟲體縮小,及卵巢萎縮等作用。
    (五) 貫眾 《本經》
    為鱗毛蕨科多年生草本蕨類貫眾的根莖。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皆產。入藥生用,或炒炭用。
    別名:管仲。
    處方用名;貫眾、貫仲。
    藥用部分:根莖。
    性味:苦、寒。有小毒。
    功能:殺蟲、止血、清熱解毒。
    主治與應用:
    1.對蟯蟲等腸道寄生蟲有驅除作用,但單用力薄,常與其他殺蟲藥配伍,以增強療效。如用以驅殺鉤蟲,可與榧子、檳榔、紅藤等藥合用。
    2.能清熱解毒。用于風熱感冒,溫熱斑疹,以及痄腮等病證。本品味苦性寒,有泄熱解毒之功。常與銀花、連翹、大青葉、板藍根等配伍同用。
    3.用于衄血、吐血、便血及崩漏等證。本品炒炭,能涼血止血,宜用于血熱妄行之證。治崩漏,功效尤良。常與側柏葉、仙鶴草、陳棕炭配伍同用。
    用量:10-15克用以驅蟲及清熱解毒宜生用;用以止血;宜炒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