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苦、寒、有毒。
歸經(jīng):肝、脾、胃經(jīng)。
功能:殺蟲、冶疥癬。
主治與應(yīng)用:
1.本品對蛔蟲有麻痹作用,故可用于驅(qū)蛔,且效力比使君子強(qiáng),可單用煎湯頓服,亦可制成糖漿服;如配檳榔、使君子、烏梅等藥,則效果更佳。近年來用本品配合菌陳、郁金、青皮、木香等治療膽道蛔蟲有定療效。
2.可治頭癬、疥癬。通常用木品研末,以醋或豬脂調(diào)涂患處。
用量:6-15克,鮮品15-30克。外用適量。
注意事項(xiàng):本品有定毒性,體虛及肝病患者不宜使用或慎用。
(三) 檳榔 《別錄》
為棕櫚科常綠喬木植物檳榔的成熟種子。生產(chǎn)于海南島、福建、云南等地。冬春兩季果實(shí)成熟時采集,剝?nèi)スぃ瑫窀?,浸透?jié)片。
別名:大腹子、海南子、大白、玉片。
處方用名:檳榔、榔片、花檳榔。
藥用部分:種子。
性味:辛、苦、溫。
歸經(jīng):胃、大腸經(jīng)。
功能:殺蟲消積、行氣利尿。
主治與應(yīng)用:
1.能驅(qū)殺多種腸內(nèi)寄生蟲,并有輕瀉作用,有助于蟲體排出。驅(qū)除絳蟲,姜片蟲療效較佳,尤以豬絳蟲最效,如配合南瓜子同用,效果更為顯著。
2.既消積導(dǎo)滯,又兼輕瀉之功,用治食積氣滯,腹脹便秘,以及瀉痢后重等證。多與行氣導(dǎo)滯藥同用,如木香檳榔丸。
3.有行氣利水作用,為治腳氣疼痛的要藥,常與吳芋、木瓜、蘇葉、陳皮等同用。
用量:6-15克,單用殺絳蟲,姜片蟲時可用至6-120克。
參考資料:
1.對流感病毒和多種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
2.檳榔堿有似膽堿樣作用,所以有瀉下、促唾液腺及汗腺分泌,縮瞳等作用。
歸經(jīng):肝、脾、胃經(jīng)。
功能:殺蟲、冶疥癬。
主治與應(yīng)用:
1.本品對蛔蟲有麻痹作用,故可用于驅(qū)蛔,且效力比使君子強(qiáng),可單用煎湯頓服,亦可制成糖漿服;如配檳榔、使君子、烏梅等藥,則效果更佳。近年來用本品配合菌陳、郁金、青皮、木香等治療膽道蛔蟲有定療效。
2.可治頭癬、疥癬。通常用木品研末,以醋或豬脂調(diào)涂患處。
用量:6-15克,鮮品15-30克。外用適量。
注意事項(xiàng):本品有定毒性,體虛及肝病患者不宜使用或慎用。
(三) 檳榔 《別錄》
為棕櫚科常綠喬木植物檳榔的成熟種子。生產(chǎn)于海南島、福建、云南等地。冬春兩季果實(shí)成熟時采集,剝?nèi)スぃ瑫窀?,浸透?jié)片。
別名:大腹子、海南子、大白、玉片。
處方用名:檳榔、榔片、花檳榔。
藥用部分:種子。
性味:辛、苦、溫。
歸經(jīng):胃、大腸經(jīng)。
功能:殺蟲消積、行氣利尿。
主治與應(yīng)用:
1.能驅(qū)殺多種腸內(nèi)寄生蟲,并有輕瀉作用,有助于蟲體排出。驅(qū)除絳蟲,姜片蟲療效較佳,尤以豬絳蟲最效,如配合南瓜子同用,效果更為顯著。
2.既消積導(dǎo)滯,又兼輕瀉之功,用治食積氣滯,腹脹便秘,以及瀉痢后重等證。多與行氣導(dǎo)滯藥同用,如木香檳榔丸。
3.有行氣利水作用,為治腳氣疼痛的要藥,常與吳芋、木瓜、蘇葉、陳皮等同用。
用量:6-15克,單用殺絳蟲,姜片蟲時可用至6-120克。
參考資料:
1.對流感病毒和多種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
2.檳榔堿有似膽堿樣作用,所以有瀉下、促唾液腺及汗腺分泌,縮瞳等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