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坡形與坡度
路堤邊坡的形狀可采用三種形式:
(1)直線
堤頂到坡腳采用一種坡度,這是最常用的一種,適用于矮路堤和中等高度路堤。但按堤身的受力條件,邊坡應為上部陡下部緩,因而,對于直線形邊坡來說,上部偏安全,下部偏危險。路堤高度大時,直線形邊坡顯得不經濟。
(2)折線
采用上陡下緩的折線形邊坡符合路堤的受力狀況,上部可減小下滑力,下部可增加抗滑力。但變坡不宜多,多了施工不易控制,坡面也易受水沖刷。變坡點宜設在能使上部坡度的潛力充分用足的高度處。
(3)臺階形
每隔一定高度設置寬度不小于1~2m的護坡道,護坡道具有3%外向橫坡。這種形式適用于高路堤。設置護坡道可以減緩流經較長坡面的地面水流速,防止坡面受沖刷。必要時也可在護坡道上設置排水結構物,攔截上方來水。此外,護坡道可增加路堤的穩(wěn)定性,并成為維修坡面的通道。
路堤邊坡的陡緩,影響到堤身的穩(wěn)定和工程量的大小。設計坡度可根據填料的力學性質指標,通過驗算確定。但對于一般路基,通常不進行驗算,而直接參照規(guī)范規(guī)定的數值。表9.1-2 所列即為規(guī)范規(guī)定的路堤邊坡坡度值。這些數值系根據填料的性質、施工所能達到的壓實程度和選定的坡度形狀,經過力學分析、統(tǒng)計調查和經驗總結后綜合而成的。
【例題4】路堤邊坡的形狀可采用( )三種形式。
A、直線型;
B、折線型;
C、臺階型;
D;圓弧型;
答案:A、B、C
【例題5】在下面幾種材料中,用作填筑堤壩最理想的是( )。
A、礫石;
B、砂性土;
C、粘性土;
D、粉土;
答案:A
路堤邊坡坡度表9.1-2 填料種類 邊坡高度(m) 邊 坡 坡 度
全部高度 上部高度 下部高度 全部坡度 上部坡度 下部坡度
黏性土、粉
土、砂性土 20 8 12 1:1.5 1:1.75
礫石土、粗
砂、中砂 12 1:1.5
碎(塊)石土、卵石土 20 12 8 1:1.5 l:1.75
不易風化
的石塊 20 8 12 l:1.3 1:1.5
注:粉土邊坡可根據情況可適當放緩。
路堤用直徑大于25cm的石塊填筑時,其邊坡宜采用碼砌。這時,其坡度可參照表9.1-3中所列的數值。當填料為易風化的石塊,則邊坡坡度按風化后的土質邊坡坡度確定。
4 堤身壓實 路堤土需經分層壓實使之具有一定的密實度,以便消除大部分因水分干濕交替作用引起的自然沉陷和行車荷載反復作用而產生的壓密變形,由此而保證路面的使用性能和壽命。
(1)壓實土的特性
土的壓實效果與壓實時的含水量有關。土在含水量(wop)時壓實填料,可以獲取最經濟的壓實效果和達到密實度。含水量是一相對值,壓實功能的大小和土的類型而異,所施加的壓實功越大,壓實土的細粒含量越少,則含水量越小,而密實度越高。因此,含水量指的是對特定的土在一定的夯擊能量下達到密實狀態(tài)時所對應的含水量。
土遇水浸濕后其含水量會增長,一部分填滿空隙,另一部分水被土粒所吸附會引起體積膨脹。試驗表明低于含水量(wop)時壓實的填料,浸濕后無論是填滿空隙或是體積膨脹部分,都要比高于wop時壓實的填料體積大。因而,從水穩(wěn)定性的角度來看,在接近或略大于含水量時壓實的土,其物理狀態(tài)(濕度和體積)變化最小。壓實土浸濕后抗變形能力也大致相同,即低于wop值時壓實土浸濕后的抗變形能力有較大幅度的下降,而高于wop值時則變動不大。因而,在wop時壓實的土可望得到的浸濕后剛度(或強度),同時增加壓實功能,提高密實度,可以得到較高的浸濕后剛度。
綜合上述分析可以得知,采用壓實措施,特別是保持在接近wop值時進行壓實,可以獲得在濕度和荷載(自重及行車荷載)作用下沉陷變形和累積變形小以及水穩(wěn)定性好的路堤。
【例題6】下列關于土的含水量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土的含水量是一定值;
B、 土的壓實效果與壓實時的土的含水量有關,與含水量無關;
C、是對特定的土在一定的夯擊能量下達到密實狀態(tài)時所對應的含水量;
D、對某種土分別采用重型和輕型擊實試驗,所得的含水量數值上相同; 答案:A、B、D
路堤邊坡的形狀可采用三種形式:
(1)直線
堤頂到坡腳采用一種坡度,這是最常用的一種,適用于矮路堤和中等高度路堤。但按堤身的受力條件,邊坡應為上部陡下部緩,因而,對于直線形邊坡來說,上部偏安全,下部偏危險。路堤高度大時,直線形邊坡顯得不經濟。
(2)折線
采用上陡下緩的折線形邊坡符合路堤的受力狀況,上部可減小下滑力,下部可增加抗滑力。但變坡不宜多,多了施工不易控制,坡面也易受水沖刷。變坡點宜設在能使上部坡度的潛力充分用足的高度處。
(3)臺階形
每隔一定高度設置寬度不小于1~2m的護坡道,護坡道具有3%外向橫坡。這種形式適用于高路堤。設置護坡道可以減緩流經較長坡面的地面水流速,防止坡面受沖刷。必要時也可在護坡道上設置排水結構物,攔截上方來水。此外,護坡道可增加路堤的穩(wěn)定性,并成為維修坡面的通道。
路堤邊坡的陡緩,影響到堤身的穩(wěn)定和工程量的大小。設計坡度可根據填料的力學性質指標,通過驗算確定。但對于一般路基,通常不進行驗算,而直接參照規(guī)范規(guī)定的數值。表9.1-2 所列即為規(guī)范規(guī)定的路堤邊坡坡度值。這些數值系根據填料的性質、施工所能達到的壓實程度和選定的坡度形狀,經過力學分析、統(tǒng)計調查和經驗總結后綜合而成的。
【例題4】路堤邊坡的形狀可采用( )三種形式。
A、直線型;
B、折線型;
C、臺階型;
D;圓弧型;
答案:A、B、C
【例題5】在下面幾種材料中,用作填筑堤壩最理想的是( )。
A、礫石;
B、砂性土;
C、粘性土;
D、粉土;
答案:A
路堤邊坡坡度表9.1-2 填料種類 邊坡高度(m) 邊 坡 坡 度
全部高度 上部高度 下部高度 全部坡度 上部坡度 下部坡度
黏性土、粉
土、砂性土 20 8 12 1:1.5 1:1.75
礫石土、粗
砂、中砂 12 1:1.5
碎(塊)石土、卵石土 20 12 8 1:1.5 l:1.75
不易風化
的石塊 20 8 12 l:1.3 1:1.5
注:粉土邊坡可根據情況可適當放緩。
路堤用直徑大于25cm的石塊填筑時,其邊坡宜采用碼砌。這時,其坡度可參照表9.1-3中所列的數值。當填料為易風化的石塊,則邊坡坡度按風化后的土質邊坡坡度確定。
4 堤身壓實 路堤土需經分層壓實使之具有一定的密實度,以便消除大部分因水分干濕交替作用引起的自然沉陷和行車荷載反復作用而產生的壓密變形,由此而保證路面的使用性能和壽命。
(1)壓實土的特性
土的壓實效果與壓實時的含水量有關。土在含水量(wop)時壓實填料,可以獲取最經濟的壓實效果和達到密實度。含水量是一相對值,壓實功能的大小和土的類型而異,所施加的壓實功越大,壓實土的細粒含量越少,則含水量越小,而密實度越高。因此,含水量指的是對特定的土在一定的夯擊能量下達到密實狀態(tài)時所對應的含水量。
土遇水浸濕后其含水量會增長,一部分填滿空隙,另一部分水被土粒所吸附會引起體積膨脹。試驗表明低于含水量(wop)時壓實的填料,浸濕后無論是填滿空隙或是體積膨脹部分,都要比高于wop時壓實的填料體積大。因而,從水穩(wěn)定性的角度來看,在接近或略大于含水量時壓實的土,其物理狀態(tài)(濕度和體積)變化最小。壓實土浸濕后抗變形能力也大致相同,即低于wop值時壓實土浸濕后的抗變形能力有較大幅度的下降,而高于wop值時則變動不大。因而,在wop時壓實的土可望得到的浸濕后剛度(或強度),同時增加壓實功能,提高密實度,可以得到較高的浸濕后剛度。
綜合上述分析可以得知,采用壓實措施,特別是保持在接近wop值時進行壓實,可以獲得在濕度和荷載(自重及行車荷載)作用下沉陷變形和累積變形小以及水穩(wěn)定性好的路堤。
【例題6】下列關于土的含水量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土的含水量是一定值;
B、 土的壓實效果與壓實時的土的含水量有關,與含水量無關;
C、是對特定的土在一定的夯擊能量下達到密實狀態(tài)時所對應的含水量;
D、對某種土分別采用重型和輕型擊實試驗,所得的含水量數值上相同; 答案: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