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評師輔導: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huán)境管理條例(7)

字號:

第七章 船舶污染事故損害賠償
    第五十條 造成海洋環(huán)境污染損害的責任者,應當排除危害,并賠償損失;完全由于第三者的故意或者過失,造成海洋環(huán)境污染損害的,由第三者排除危害,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一條 完全屬于下列情形之一,經過及時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對海洋環(huán)境造成污染損害的,免予承擔責任:
    (一)戰(zhàn)爭;
    (二)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
    (三)負責燈塔或者其他助航設備的主管部門,在執(zhí)行職責時的疏忽,或者其他過失行為。
    第五十二條 船舶污染事故的賠償限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關于海事賠償責任限制的規(guī)定執(zhí)行。但是,船舶載運的散裝持久性油類物質造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污染的,賠償限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有關國際條約的規(guī)定執(zhí)行。
    前款所稱持久性油類物質,是指任何持久性烴類礦物油。
    第五十三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內航行的船舶,其所有人應當按照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規(guī)定,投保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或者取得相應的財務擔保。但是,1000總噸以下載運非油類物質的船舶除外。
    船舶所有人投保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或者取得的財務擔保的額度應當不低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有關國際條約規(guī)定的油污賠償限額。
    承擔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的商業(yè)性保險機構和互助性保險機構,由國家海事管理機構征求國務院保險監(jiān)督管理機構意見后確定并公布。
    第五十四條 已依照本條例第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投保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或者取得財務擔保的中國籍船舶,其所有人應當持船舶國籍證書、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合同或者財務擔保證明,向船籍港的海事管理機構申請辦理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證書或者財務保證證書。
    第五十五條 發(fā)生船舶油污事故,國家組織有關單位進行應急處置、清除污染所發(fā)生的必要費用,應當在船舶油污損害賠償中優(yōu)先受償。
    第五十六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水域接收海上運輸的持久性油類物質貨物的貨物所有人或者代理人應當繳納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
    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征收、使用和管理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制定。
    國家設立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管理委員會,負責處理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的賠償等事務。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管理委員會由有關行政機關和繳納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的主要貨主組成。
    第五十七條 對船舶污染事故損害賠償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海事管理機構調解,也可以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