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造價工程師《計價與控制》典型試題(3)

字號:

1.在預算定額中,已知某材料凈用量為15噸,消耗量為16噸,則該材料損耗率為(  )。
    A. 6.25%
    B. 6.20%
    C. 6.67%
    D. 6.33%
    答案:C
    2.某分項工程的預算定額人工、材料、機械臺班單位用量分別為5工日、10㎡和2.5臺班,人工、材料、機械臺班單價分別為50元/工日,100元/㎡和300元/臺班,若措施費率為10%,間接費率為25%,利潤率為5%,若納稅地點在城市,則該分項工程全費用單價為(  )元。
    A. 2711.6
    B. 2714.5
    C. 2986.0
    D. 2982.8
    答案:B
    解析:直接工程費=5×50+10×100+2.5×300=2000元
    分項工程全費用單價=2000×(1+25%)×(1+5%)×(1+3.41%)=2714.5
    3.下列關于工程量清單計價依據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工程量清單是指建設工程的分部分項項目、措施項目、其他項目、規(guī)費項目和稅金項目的名稱的明細清單
    B. 工程量清單應作為編制概預算、招標控制價、投標報價、支付工程價款等的依據
    C. 工程量清單應由招標人自行編制
    D. 工程量清單必須作為招標文件的組成部分,其準確性和完整性由招標人負責
    答案:D
    4.所有清單項目的工程量應以實體工程量為準,投標人在施工中可能的各種損耗和需要增加的工程量應(  )。
    A. 另列清單項目予以報價
    B. 考慮在投標報價中
    C. 考慮在措施項目報價中
    D. 納入風險費進行報價
    答案:B
    5. 下列各項措施項目中,通常應以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的方式編制措施項目清單與計價表的是(  )。
    A. 混凝土澆筑的模板工程
    B. 腳手架
    C. 垂直運輸機械
    D. 臨時設施
    答案:A
    6.信息分類體系應保證增加新的信息類型時,不至于打亂已建立的分類體系,這體現了工程造價信息分類中的(  )原則。
    A. 穩(wěn)定性
    B. 兼容性
    C. 可擴展性
    D. 綜合實用性
    答案:C
    7.下列各項工程造價資料的積累內容中,屬于其他資料的是(  )。
    A. 建筑結構特征
    B. 工程內容
    C. 建設標準
    D. 新工藝分部分項工程的人工工日、主要材料用量、機械臺班用量
    答案:D
    8. 已知某項目報告期實際建安費為1000萬元,其中人工費150萬元,材料費480萬元,施工機械使用費120萬元,措施費100萬元,間接費80萬元。各單項價格指數為人工費指數105%,材料費指數102%,施工機械使用費指數110%,措施費指數為106%,間接費指數為108%,則該建筑安裝工程造價指數為(  )。
    A. 103.45%
    B. 112.24%
    C. 104.06%
    D. 105.82%
    答案:C
    9.確定項目生產規(guī)模的前提是(  )。
    A. 項目產品的市場需求狀況
    B. 原材料市場、資金市場、勞動力市場
    C. 市場價格分析
    D. 市場風險分析
    答案:A
    10.下列各項目中,應盡可能靠近原料產地建廠的是(  )。
    A. 電石廠項目
    B. 技術密集型的建設項目
    C. 鋁廠項目
    D. 農產品初步加工項目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