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冒充港商忽悠官員騙走內蒙、寧夏17億

字號:

一個僅有小學文化程度的木匠,編造出一個漏洞百出的騙局,在數(shù)年內“呼風喚雨”,“忽悠”了內蒙古、寧夏兩個自治區(qū)的政府官員,導演了一起“天方夜譚”般的詐騙大案,涉案金額高達17.58億元。
    近日,寧夏高院二審宣判,王細牛因合同詐騙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手筆要建西北第一高樓
    2005年3月,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來了一位名叫“鄭澤”的港商,自稱香港金鷹國際集團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局主席,他帶來了一個“神話”般的輝煌構想:投資53億元,兩年在呼市商業(yè)繁華區(qū)建成“西北第一高樓”——金鷹國際CBD(中央商務區(qū))。
    這一“大手筆”立即引起呼市政府重視,當年就被列為向2007年內蒙古自治區(qū)成立60周年獻禮項目。
    2005年5月17日凌晨,剛建成四年的呼市公安局11層指揮大樓被炸掉了,目的是給“西北第一高樓”騰地方。
    接著,原市政府大樓、龍海商廈、第一人民醫(yī)院保健樓、市公安局的三棟宿舍樓相繼拆除,“鄭澤”在呼市黃金地段得到了50多畝土地。
    真相港商原來是個木匠
    然而,盡管獲得了種種不可思議的優(yōu)惠政策,“實力雄厚”的金鷹公司卻無資注入,“西北第一高樓”很快成了爛攤子,甚至還非法集資,這引起了社會的質疑與警方的注意。
    調查發(fā)現(xiàn),“鄭澤”原名王細牛,1958年生于湖北省黃梅縣龍感湖農場,讀了五年小學,13歲學木匠,1974年成為農場木工,當?shù)厝硕冀兴巴跄窘场薄?BR>    “王木匠”于1984年跳出農場闖蕩世界,有6個名字:王細牛、王亞偉、王世偉、舒兵、王偉、鄭澤,每個名字都注冊了一家公司,娶了一個“老婆”,其中有4個“老婆”給他生了孩子。
    而香港金鷹公司是一家1萬元港幣注冊的“三無”公司,無辦公場所,無資金,無工作人員。
    手法空手套白狼騙17億
    隨著警方調查的展開,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騙局浮出水面……
    2001年2月,王細牛得知寧夏自治區(qū)政府想改造寧夏賓館,于是許諾出資4.56億元,并與區(qū)政府辦公廳簽訂了引資合同。同年7月21日,寧夏提供建設用地,與金鷹公司合作開發(fā)自治區(qū)政府周邊農場等地段。
    拿到了土地,“王木匠”用“空手套白狼”的方式,采取招標不開標、開標后不退還投標保證金的辦法,騙了32家投標單位投標保證金2075萬元;騙取銀行貸款179筆約1.09億元;騙取149家企業(yè)的工程款和材料款共計約3.8億元;以20%的高息為誘餌,非法向銀川市民集資約3.18億元。而他在呼市的騙術幾乎是寧夏的翻版,合計詐騙了8.1億多元。
    警方調查表明,王細牛在寧夏、呼和浩特騙了17.58億元。雖然兩地的工程項目都成了爛尾樓,但他自己的腰包卻鼓了起來,購買了寶馬、賓利、奔馳等高檔轎車,戴上了名表。據新華社
    詐騙心得
    抓住領導弱點 攪動一座城市
    一個木匠有多大道行,能把兩個地區(qū)的政府蒙騙?“王木匠”對此頗有心得:投其所好。
    他供述說:“阿基米德說過,如果給他一個支點,他能撬動地球。我的定律是:抓住一個政府領導的弱點,我就能攪動一座城市。”
    有人愛“攀富結貴”,他就進行奢華表演。到呼市“投資”時,他坐著加長凱迪拉克轎車,跟著8名保鏢。保鏢一色的黑西服、小平頭、戴墨鏡。他以8萬元一天的價格,包住了五賓館的一個樓層,樓道還有保鏢把守。每有領導造訪,他一伸手,身后保鏢立馬遞上一支古巴雪茄,“咔”地一下為其點燃。
    此外,“利誘”只是騙術的一面,另一面則是“威逼”?!巴跄窘场笨偸窍纫浴按箜椖俊蔽松香^,再把對方綁上一條戰(zhàn)船,不由你不聽他差遣。少數(shù)領導發(fā)現(xiàn)上當又顧忌面子,只好硬著頭皮支持他往下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