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術前護理
1.1注重健康宣教、實施整體護理,建立護理病歷,與病人共同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向病人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帶病人去看經(jīng)搭橋后的病人情況。
1.2增加營養(yǎng)根據(jù)身高體重計算每日所需熱量,制定營養(yǎng)食譜,以利術后恢復。應控制肥胖病人熱量入,控制體重,以減輕心肌耗氧量。
1.3控制心率、血壓術前心率在60次/分左右,血壓130/85mmHg以下。
1.4旁路供材的保護大隱靜脈將用做旁路材料,術前避免損傷和炎性反應,禁忌下肢靜脈注射。
1.5做好術前準備
1.5.1皮膚備皮范圍前胸至雙側腋后線,上起頜下,下至雙足,剃凈汗毛避免損傷皮膚。術前晚沐浴、更衣、更換床單元。紫外線房間消毒1小時。
1.5.2腸道術前一日中午開始以番瀉葉泡水服清潔腸道、防止術后腹脹及減少術后內源性感染的機會。
1.5.3呼吸道
1.5.3.1保持室內空氣清新,預防、控制呼吸道感染。術前氧氣吸入,每日3次,每次lh,改善心肌缺氧狀態(tài)。訓練病人掌握腹式呼吸、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的方法,鼓勵病人吹氣球、練習憋氣達45秒以上,鍛煉肺功能。
1.5.3.2禁煙至少1個月,保持口腔衛(wèi)生。術前請口腔科潔牙。每天四次刷牙,五次漱口(3%雙氧水及1/5000呋喃西林液)。
1.5.4訓練病人床上排便。
1.5.5做好心理護理,穩(wěn)定病人情緒,保證病人充分休息。在執(zhí)行護理過程中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減少患者的恐懼,以便更好配合。
2.1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監(jiān)測
2.1.1體溫呼吸機輔助呼吸時每小時測量肛溫一次。肛溫超過38℃即用冰袋控制體溫。
2.1.2血壓術后30-60分鐘測一次。平均動脈壓應保持在70-80mmHg。如果血壓過低影響腦、腎血流量和移植血管的通暢。血壓過高可引起出血、吻合口破裂。
2.1.3中心靜脈壓保持在8-12cmH2O,防止低容量性低心排。密切觀察外周循環(huán)及術側下肢血液供應情況。
2.1.4密切觀察心率、心律的變化。持續(xù)心電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影響血壓的嚴重心律失常迅速通知醫(yī)師處理。
2.1.5為確保冠狀動脈灌注,防止冠狀動脈痙攣,術后早期使用硝酸甘油,血壓平穩(wěn)后逐漸減量至停用。
2.2呼吸系統(tǒng)護理
2.2.1注意觀察患者有無煩躁或表情淡漠等腦缺氧征象。保持血氧飽和度97%以上。根據(jù)血氣分析結果動態(tài)調整呼吸機參數(shù)。
2.2.2吸痰時要注意觀察痰液的色、質、量,每次吸痰時間不宜超過15秒,注意無菌操作。每次吸痰前后膨肺,向氣管插管內打入霧化水2-3ml。防止粘膜干燥、充血、分泌物粘稠結痂。
2.2.3制定肺部鍛煉計劃,每2h翻身、拍背一次。每小時鼓勵病人有效咳嗽、做深呼吸各10次。咳嗽時壓住胸部傷口,以減輕病人疼痛。
2.3引流管的護理胸管長度適宜,確保引流通暢,防止血塊堵塞;并觀察引流液的性質、量,如引流液每小時大于100ml,持續(xù)達3h,色鮮紅,可能有活動性出血,應及時報告醫(yī)生。
2.4泌尿系統(tǒng)觀察尿量及尿色,每小時應大于30ml。當尿量減少至每小時20ml持續(xù)2h以上,應用利尿劑無效,應警惕急性腎衰的發(fā)生;若尿色為血紅蛋白尿者,應用堿性藥物堿化尿液并利尿,防止酸性血紅蛋白阻塞腎小管。每日2次用碘伏擦洗會陰。
2.5有效止痛切口疼痛影響呼吸的深度和幅度,不利于肺擴張,影響患者休息,增加體力消耗。術后適當給予止痛劑,以減少患者痛苦,有利康復。
2.6抗凝治療術后口服腸溶阿斯匹林或華法林防止血栓形成,維持旁路血管通暢。術后第2天開始,堅持終生治療。注意觀察各器官有無出血,并指導病人掌握觀察的方法。
2.7基礎護理鼓勵病人自己刷牙、漱口、飲水、
1.1注重健康宣教、實施整體護理,建立護理病歷,與病人共同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向病人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帶病人去看經(jīng)搭橋后的病人情況。
1.2增加營養(yǎng)根據(jù)身高體重計算每日所需熱量,制定營養(yǎng)食譜,以利術后恢復。應控制肥胖病人熱量入,控制體重,以減輕心肌耗氧量。
1.3控制心率、血壓術前心率在60次/分左右,血壓130/85mmHg以下。
1.4旁路供材的保護大隱靜脈將用做旁路材料,術前避免損傷和炎性反應,禁忌下肢靜脈注射。
1.5做好術前準備
1.5.1皮膚備皮范圍前胸至雙側腋后線,上起頜下,下至雙足,剃凈汗毛避免損傷皮膚。術前晚沐浴、更衣、更換床單元。紫外線房間消毒1小時。
1.5.2腸道術前一日中午開始以番瀉葉泡水服清潔腸道、防止術后腹脹及減少術后內源性感染的機會。
1.5.3呼吸道
1.5.3.1保持室內空氣清新,預防、控制呼吸道感染。術前氧氣吸入,每日3次,每次lh,改善心肌缺氧狀態(tài)。訓練病人掌握腹式呼吸、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的方法,鼓勵病人吹氣球、練習憋氣達45秒以上,鍛煉肺功能。
1.5.3.2禁煙至少1個月,保持口腔衛(wèi)生。術前請口腔科潔牙。每天四次刷牙,五次漱口(3%雙氧水及1/5000呋喃西林液)。
1.5.4訓練病人床上排便。
1.5.5做好心理護理,穩(wěn)定病人情緒,保證病人充分休息。在執(zhí)行護理過程中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減少患者的恐懼,以便更好配合。
2.1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監(jiān)測
2.1.1體溫呼吸機輔助呼吸時每小時測量肛溫一次。肛溫超過38℃即用冰袋控制體溫。
2.1.2血壓術后30-60分鐘測一次。平均動脈壓應保持在70-80mmHg。如果血壓過低影響腦、腎血流量和移植血管的通暢。血壓過高可引起出血、吻合口破裂。
2.1.3中心靜脈壓保持在8-12cmH2O,防止低容量性低心排。密切觀察外周循環(huán)及術側下肢血液供應情況。
2.1.4密切觀察心率、心律的變化。持續(xù)心電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影響血壓的嚴重心律失常迅速通知醫(yī)師處理。
2.1.5為確保冠狀動脈灌注,防止冠狀動脈痙攣,術后早期使用硝酸甘油,血壓平穩(wěn)后逐漸減量至停用。
2.2呼吸系統(tǒng)護理
2.2.1注意觀察患者有無煩躁或表情淡漠等腦缺氧征象。保持血氧飽和度97%以上。根據(jù)血氣分析結果動態(tài)調整呼吸機參數(shù)。
2.2.2吸痰時要注意觀察痰液的色、質、量,每次吸痰時間不宜超過15秒,注意無菌操作。每次吸痰前后膨肺,向氣管插管內打入霧化水2-3ml。防止粘膜干燥、充血、分泌物粘稠結痂。
2.2.3制定肺部鍛煉計劃,每2h翻身、拍背一次。每小時鼓勵病人有效咳嗽、做深呼吸各10次。咳嗽時壓住胸部傷口,以減輕病人疼痛。
2.3引流管的護理胸管長度適宜,確保引流通暢,防止血塊堵塞;并觀察引流液的性質、量,如引流液每小時大于100ml,持續(xù)達3h,色鮮紅,可能有活動性出血,應及時報告醫(yī)生。
2.4泌尿系統(tǒng)觀察尿量及尿色,每小時應大于30ml。當尿量減少至每小時20ml持續(xù)2h以上,應用利尿劑無效,應警惕急性腎衰的發(fā)生;若尿色為血紅蛋白尿者,應用堿性藥物堿化尿液并利尿,防止酸性血紅蛋白阻塞腎小管。每日2次用碘伏擦洗會陰。
2.5有效止痛切口疼痛影響呼吸的深度和幅度,不利于肺擴張,影響患者休息,增加體力消耗。術后適當給予止痛劑,以減少患者痛苦,有利康復。
2.6抗凝治療術后口服腸溶阿斯匹林或華法林防止血栓形成,維持旁路血管通暢。術后第2天開始,堅持終生治療。注意觀察各器官有無出血,并指導病人掌握觀察的方法。
2.7基礎護理鼓勵病人自己刷牙、漱口、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