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執(zhí)業(yè)護士考試外科護理學重點講解(15)

字號:

第四節(jié) 病人的準備
    一、安置手術體位的要求和常用的手術體位
    1、安置手術體位的要求 ①保證病人的舒適和安全。②充分暴露手術部位,減少不必要的暴露。③保證呼吸和循環(huán)通暢。④肢體托墊妥當,防止神經、血管受壓和肌肉扭傷。
    2、常用的手術體位 ①仰臥式:最常用。適用于腹部、頜面部、頸部及乳腺等腹側面手術。②側臥式:適用于胸部、腰部及腎手術。③俯臥式:適用于脊柱及其他背部大手術。④膀胱截石位臥式:適用于會陰部、尿道及肛門手術。⑤半坐臥式:適用于鼻及咽部手術。
    二、手術區(qū)皮膚消毒的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包括:①消毒前檢查皮膚有無破損及感染。②蘸消毒液量不可過多,一般從切口中心向四周涂擦,但肛門或感染傷口手術,應由外周涂向肛門或感染傷口。③污染的消毒液紗布,不能再用來涂擦清潔處。④消毒范圍要包括切口周圍至少15cm的區(qū)域。⑤消毒者的手勿接觸病人的皮膚及其他物品,消毒完畢,應再用75%乙醇或1‰苯扎溴按(新潔爾滅)泡手3分鐘或涂擦其他消毒劑,然后穿手術衣、戴無菌手套。
    三、鋪無菌手術單的原則
    應遵守以下原則:①手臂及滅菌物品不可與有菌物品接觸。②無菌單的下緣不可觸及腰平面以下及其他有菌區(qū)。③按切口位置準確鋪單,必時要可由內向外撤,但不可由外向內拖。④手術區(qū)周圍要鋪4-6層,外周至少鋪2層。⑤大單垂至手術臺緣下至少30cm。⑥一旦無菌單被水或血液浸濕,應另加蓋無菌單保護。
    第五節(jié) 手術配合
    1、器械護士的配合 主要任務是準備手術器械、傳遞手術器械、管理無菌桌、配合醫(yī)生完成手術。①手術開始前15-20分鐘,做好個人無菌準備,鋪妥無菌桌;切開前與巡回護士一起清點器械、物品。②手術中高效、準確、及時地向手術者傳遞器械物品;保持手術臺和無菌桌整潔、干燥、有序;隨時注意手術進展,需要時,積極配合搶救;術中留取的標本應妥善隔離存放,以備送檢;關閉切口前再次清點器械、物品。③手術完畢協(xié)助術者包扎切口,固定引流管;清洗器械,整理物品,放置于指定的地方。
    2、巡回護士的配合 主要任務是做好術前準備,負責病人出入手術室的安全,配合麻醉和手術組人員完成手術,并配合處理手術中緊急情況。①檢查手術間內各種藥物、物品是否齊全,設備性能是否可能,有無安全隱患,調節(jié)好室溫和燈光。②接待和核對病人,清點病房帶來的物品;了解皮膚準備、禁飲食、麻醉前用藥及有關實驗室檢查情交。③安置麻醉和手術體位;協(xié)助手術人員穿無菌手術衣。④開放靜脈通路,保證輸液、輸血通暢;根據需要調節(jié)燈光、輸液速度,向器械護士提供物品,與外界取得聯(lián)系(如請會診)等。⑤在切開前和縫合切口前與器械護士一起清點器械物品,并做好記錄;術中向器械護士提供的物品也應記錄在案。⑥隨時注意手術進展,如有意外,積極配合搶救。⑦保持手術間整潔,監(jiān)督手術人員遵守無菌原則,幫助手術人員解決有關問題;手術完畢協(xié)助包扎傷口,護送病人,整理手術間,行空氣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