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執(zhí)業(yè)護士外科護理學(xué):急腹癥病人潛在并發(fā)癥——出血

字號:

1、相關(guān)因素
    開發(fā)性腹部損傷。
    腹腔臟器破裂、穿孔。
    血管損傷。
    2、主要表現(xiàn)
    病人煩躁不安、腹痛、腹脹、惡心、嘔吐。
    嘔血、黑便。
    傷口出血。
    面色蒼白、出冷汗、脈速、血壓下降、表情淡漠等休克先兆。
    3、護理目標(biāo)
    出血減少或停止,生命體征平穩(wěn)。
    外傷所致出血得到及時有效的手術(shù)治療。
    4、護理措施
    嚴密觀察記錄病人嘔血、便血、傷口出血的色、量,協(xié)助醫(yī)師積極處理。
    給予輸液、止血、輸血治療,觀察止血藥物的療效。
    監(jiān)測病人血壓、脈搏、呼吸,每15-30分鐘1次,注意有無突發(fā)的劇烈腹痛、腹脹明顯加重等異常情況。
    盡量減少搬動病人,保持適宜體位,防止窒息或加重休克。
    給予氧氣吸入,觀察病人末梢循環(huán)情況。
    囑病人絕對臥床休息,及時清除血跡,減少或消除不良刺激。
    同情安慰病人,消除其緊張心理,使其能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5、重點評價
    止血措施是否安全有效。
    出血量是否減少或控制。
    生命體征是否平穩(wěn),是否發(fā)生低血容量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