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濕化痰液 適用于痰液粘稠而不易咳出者。保持體液平衡是的祛痰措施。鼓勵病人多飲水,每日飲水1500ml以上,同時注意濕潤空氣,使痰液濕化,便于排出。
2.配合藥物治療
(1)霧化吸入。超聲霧化吸入糜蛋白酶加生理鹽水,必要時酌情加入抗生素。也可單純超聲霧化吸入生理鹽水濕化痰液。為避免超聲霧化吸入降低吸入氧濃度的副作用,可使用氧氣驅(qū)動的射流霧化吸入器輔助吸入液體及藥物。
(2)氣管內(nèi)滴入??蓪⒚拥鞍酌?、生理鹽水、抗生素混合溶液從氣管切開處適量滴入。
(3)注射、口服藥物。遵醫(yī)囑按時、按量使用化痰藥及抗生素,觀察療效及副作用。
3.翻身、叩背 每1~2h改變體位1次,便于痰液引流。必要時用手或“自動扣擊器”在胸廓肺區(qū)處進行叩擊。使痰液松動,利于咳出。此法尤其適用于長期臥床、久病體弱、排痰無力的病人。
4.指導(dǎo)有效咳嗽、咳痰
(1)咳出中央氣管內(nèi)痰液:協(xié)助病人坐于床上,膝蓋弓起,雙手抱膝,上身前傾(圖2-1-6),或在腹部置一枕頭,用雙上肢夾緊(圖2-1-7),指導(dǎo)病人深吸氣后屏氣3秒鐘,兩手擠壓支持物(腿或枕頭)的同時,用力將痰咳出;也可以讓病人坐在椅上,曲膝,腹部與膝之間墊枕,上身前傾,指導(dǎo)病人深吸氣后屏氣3秒鐘,雙上肢擠壓腹部處枕頭的同時,用力將痰咳出(圖2-1-8)。
圖2-1-6 抱膝咳痰 圖2-1-7 抱枕咳痰 圖2-1-8 坐位咳痰
(2)咳出周邊細支氣管內(nèi)痰液:指導(dǎo)病人深吸氣后,于呼氣時連續(xù)做3~4次小力氣的咳嗽,直到感覺肺內(nèi)已無空氣為止。
(3)協(xié)助臥床不起病人咳痰:協(xié)助病人將上身、頭部抬高,同時鼓勵病人咳痰。
(4)協(xié)助腹肌無力病人咳痰:協(xié)助病人上身前傾,一手置于病人腹部,于病人用力咳嗽時用手擠壓腹部并向上推。
5.體位引流 體位引流是利用重力作用使肺、支氣管內(nèi)分泌物排出體外,因而又稱重力引流。適用于痰量較多、呼吸功能尚好者如支氣管擴張癥、肺膿腫等疾病。
6.機械吸痰 適用于痰量較多、排痰困難、咳嗽反射弱的病人,尤其是昏迷或已行氣管切開、氣管插管的病人。
7.環(huán)境舒適 營造良好的休息環(huán)境,注意保暖,避免受涼,維持適宜的室溫(180~200C)和濕度(50%~60%),既要避免寒冷刺激咳嗽,又要避免高溫、干燥使痰液干結(jié)。
8、窒息搶救護理
(1)大咯血有窒息征兆時:立即取頭低足高450俯臥位,托起頭部向背屈,輕拍背部,囑病人盡量將氣管內(nèi)存留的積血咯出。必要時用粗管道吸引血塊,也可以直接刺激咽喉,咳出血塊,或用手指裹上紗布清除口、咽、喉、鼻部血塊,或行氣管插管或在氣管鏡直視下吸取血塊。
(2)應(yīng)用腦垂體后葉素(血管加壓素):立即建立兩條靜脈通道,先選用腦垂體后葉素5~10u加入50%葡萄糖40ml中,15~20min內(nèi)緩慢靜脈注射,然后將一條靜脈專門用于腦垂體后葉素10~20u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緩慢靜脈滴注。
(3)鎮(zhèn)靜:守護并安慰病人,消除其緊張情緒,使之有安全感。對極度緊張、咳嗽劇烈者,可遵醫(yī)囑給予小劑量鎮(zhèn)靜劑、止咳劑,如地西泮5~10mg肌注或10%水合氯醛10~15ml保留灌腸。
(4)觀察:觀察咯血的量、顏色、性質(zhì)及出血的速度,觀察血壓、脈搏、呼吸、瞳孔、意識狀態(tài)等方面的變化。觀察有無窒息征象,發(fā)現(xiàn)窒息立即搶救。
(5)其他處理:若咯血量過多,盡快配血、輸血??缮倭慷啻蔚亟o病人輸新鮮血,但不宜用庫存血,因其血小板破壞較多,凝血因子相對較少,不利于止血。大量咯血不止者,還可經(jīng)纖支鏡局部注射凝血酶或行氣囊壓迫止血措施。
2.配合藥物治療
(1)霧化吸入。超聲霧化吸入糜蛋白酶加生理鹽水,必要時酌情加入抗生素。也可單純超聲霧化吸入生理鹽水濕化痰液。為避免超聲霧化吸入降低吸入氧濃度的副作用,可使用氧氣驅(qū)動的射流霧化吸入器輔助吸入液體及藥物。
(2)氣管內(nèi)滴入??蓪⒚拥鞍酌?、生理鹽水、抗生素混合溶液從氣管切開處適量滴入。
(3)注射、口服藥物。遵醫(yī)囑按時、按量使用化痰藥及抗生素,觀察療效及副作用。
3.翻身、叩背 每1~2h改變體位1次,便于痰液引流。必要時用手或“自動扣擊器”在胸廓肺區(qū)處進行叩擊。使痰液松動,利于咳出。此法尤其適用于長期臥床、久病體弱、排痰無力的病人。
4.指導(dǎo)有效咳嗽、咳痰
(1)咳出中央氣管內(nèi)痰液:協(xié)助病人坐于床上,膝蓋弓起,雙手抱膝,上身前傾(圖2-1-6),或在腹部置一枕頭,用雙上肢夾緊(圖2-1-7),指導(dǎo)病人深吸氣后屏氣3秒鐘,兩手擠壓支持物(腿或枕頭)的同時,用力將痰咳出;也可以讓病人坐在椅上,曲膝,腹部與膝之間墊枕,上身前傾,指導(dǎo)病人深吸氣后屏氣3秒鐘,雙上肢擠壓腹部處枕頭的同時,用力將痰咳出(圖2-1-8)。
圖2-1-6 抱膝咳痰 圖2-1-7 抱枕咳痰 圖2-1-8 坐位咳痰
(2)咳出周邊細支氣管內(nèi)痰液:指導(dǎo)病人深吸氣后,于呼氣時連續(xù)做3~4次小力氣的咳嗽,直到感覺肺內(nèi)已無空氣為止。
(3)協(xié)助臥床不起病人咳痰:協(xié)助病人將上身、頭部抬高,同時鼓勵病人咳痰。
(4)協(xié)助腹肌無力病人咳痰:協(xié)助病人上身前傾,一手置于病人腹部,于病人用力咳嗽時用手擠壓腹部并向上推。
5.體位引流 體位引流是利用重力作用使肺、支氣管內(nèi)分泌物排出體外,因而又稱重力引流。適用于痰量較多、呼吸功能尚好者如支氣管擴張癥、肺膿腫等疾病。
6.機械吸痰 適用于痰量較多、排痰困難、咳嗽反射弱的病人,尤其是昏迷或已行氣管切開、氣管插管的病人。
7.環(huán)境舒適 營造良好的休息環(huán)境,注意保暖,避免受涼,維持適宜的室溫(180~200C)和濕度(50%~60%),既要避免寒冷刺激咳嗽,又要避免高溫、干燥使痰液干結(jié)。
8、窒息搶救護理
(1)大咯血有窒息征兆時:立即取頭低足高450俯臥位,托起頭部向背屈,輕拍背部,囑病人盡量將氣管內(nèi)存留的積血咯出。必要時用粗管道吸引血塊,也可以直接刺激咽喉,咳出血塊,或用手指裹上紗布清除口、咽、喉、鼻部血塊,或行氣管插管或在氣管鏡直視下吸取血塊。
(2)應(yīng)用腦垂體后葉素(血管加壓素):立即建立兩條靜脈通道,先選用腦垂體后葉素5~10u加入50%葡萄糖40ml中,15~20min內(nèi)緩慢靜脈注射,然后將一條靜脈專門用于腦垂體后葉素10~20u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緩慢靜脈滴注。
(3)鎮(zhèn)靜:守護并安慰病人,消除其緊張情緒,使之有安全感。對極度緊張、咳嗽劇烈者,可遵醫(yī)囑給予小劑量鎮(zhèn)靜劑、止咳劑,如地西泮5~10mg肌注或10%水合氯醛10~15ml保留灌腸。
(4)觀察:觀察咯血的量、顏色、性質(zhì)及出血的速度,觀察血壓、脈搏、呼吸、瞳孔、意識狀態(tài)等方面的變化。觀察有無窒息征象,發(fā)現(xiàn)窒息立即搶救。
(5)其他處理:若咯血量過多,盡快配血、輸血??缮倭慷啻蔚亟o病人輸新鮮血,但不宜用庫存血,因其血小板破壞較多,凝血因子相對較少,不利于止血。大量咯血不止者,還可經(jīng)纖支鏡局部注射凝血酶或行氣囊壓迫止血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