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套]八年級語文上學(xué)期期末復(fù)習(xí)題及參考答案(6)

字號:


    八年級語文上學(xué)期期末試題及參考答案(之七)
    學(xué)校 班級 姓名 學(xué)號 得分
    一、積累與運用(22分)
    1.給加粗字注音或按拼音寫漢字。
    寒噤(?。 üè(?。〖?差(?。┦埂 án(?。?BR>    傖(  )俗  xuān(  )榭(3分)
    2.下列詞語中有四個錯別字,把它們找出來,然后在相應(yīng)的括號內(nèi)改正。(2分)
    衰草連天(  ) 消聲匿跡(  ) 草長英飛(?。√煲聼o縫(?。?BR>    在劫難逃(  ) 五彩班斕(  ) 物競天擇(?。o動于衷(?。?BR>    充耳不問(  ) 周而復(fù)始(  )
    3.下面沒有語病的一項是(2分)
    A.這時,全場所有人的眼睛都集中在那個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身上。
    B.小李工作非常積極,總是提前上下班。
    C.全廠職工聽取并討論了廠長關(guān)于改善經(jīng)營管理的報告。
    D.齊輝同學(xué)的這篇習(xí)作立意深刻,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語言流暢,在全市作文比賽中把它評為一等獎。
    4.常用的記敘順序有__________。常用的說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默寫。(7分)
    ①《使至塞上》的頷聯(lián)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周敦頤愛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駱駝祥子》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保爾•柯察金是_______________(國家)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說《_______________》中的主人公。(1分)
    7.對對聯(lián)。(2分)
    ①上聯(lián):好讀書樂趣無窮__下聯(lián):_______________
    ②上聯(lián):_________________下聯(lián):學(xué)子論古今
    8.請你為學(xué)校草坪里的警示牌擬寫一條標(biāo)語,提醒同學(xué)們愛護草坪。(不得用“愛護”“禁止”等類似詞語)(1分)
    9.讀下列語句,寫出你的理解。(2分)
    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說:“一個人就好像是一個分?jǐn)?shù),他的實際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對自己的估計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則分?jǐn)?shù)的值就愈小?!?BR>    二、閱讀(38分)
    閱讀下列文段,回答文后各題。
    (一)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山獻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傳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BR>    10.(3分)本文選自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人。
    11.(2分)作者抓住三峽的景物特點進行描寫。先寫山,突出_______________的特點;后寫水,突出_______________的不同景象。
    12.(2分)本文寫三峽四時風(fēng)光,為什么從“山”寫起?而不按春夏秋冬的順序?qū)懀空堅囍務(wù)勀愕目捶ā?BR>    13.(2分)請你試著從色彩的搭配,動靜的結(jié)合等方面賞析詩句“素湍綠潭,回清倒影?!?BR>    14.(2分)寫秋天的三峽,作者重點突出了哪一種景物的描寫?為什么要這樣寫?請談?wù)勀愕睦斫狻?BR>    (二)
     雁陣驚寒為何聲斷衡陽之浦
     回雁峰,南岳七十二峰之首,北雁南飛,到此為止,故而得名。宋之問的《題大庚嶺北驛》中有:“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歸?!绷谠^衡山時也寫下“晴天歸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時?!敝劣谕醪摹把汴圀@寒,聲斷衡陽之浦”,流傳就更廣了。衡陽以南雁聲甚少,是有科學(xué)道理的。
     竺可楨先生的《物候?qū)W》說,冬初日照縮短,氣溫降至10度以下,可激發(fā)雁南飛。若日照增長,氣溫穩(wěn)定在3度以上,可適于雁的居留。湖南地處亞熱帶,有趣的是正好處于我國冬季最冷一月平均氣溫0度等溫線以南,8度等溫線以北,一月平均氣溫4~6度,冬季日平均氣溫0度的天數(shù)10天左右,雪日5~10天,日照又比北方長?;匮惴逡员碧幱诙?0度等溫線以北,宜于大雁留居。洞庭魚米之鄉(xiāng)物產(chǎn)豐富。衡陽以北地勢低平,不僅有廣闊的洞庭湖面,且沼澤港汊縱橫,水庫、池塘、水田密布,又極少封凍。雁是水上游禽,在這得天獨厚的環(huán)境中,白天在水中有魚蝦可覓,田中有遺谷可尋,夜有湖州蘆葦可棲,或飲或啄,或嬉或棲,實在相宜。若再南飛,氣溫高于10度,日照增長,對迂飛有抑制作用。況且?guī)捉?jīng)長途跋涉,體力大耗,再渡南嶺,山巒起伏,水面極少,食宿之地難尋,要遠翔南海之濱,體力難持。于是大雁不再南飛,選擇洞庭湖畔安營扎寨,樂度嚴(yán)冬,故衡陽以南雁聲甚少。
     但雁也并非絕對不越南嶺,少數(shù)雁群體力較好,有時也直接飛向南海之濱,也有的先在洞庭湖畔休整,補充營養(yǎng),待體力恢復(fù)后再南飛。如有大量雁群越過南嶺,則可能是當(dāng)年冬季洞庭湖畔氣候異常,河湖封凍,氣溫太低,食宿之處難尋,為了求得生存,只得繼續(xù)南飛,尋找適宜越冬場所。史料中記載在我國南海之濱,也有大雁的足跡,他們應(yīng)是雁群中的佼佼者了。
    15.(2分)文中第1、2段引用宋之問、柳宗元、王勃的詩句和竺可楨的《物候?qū)W》內(nèi)容各有什么作用?
    16.大雁南飛,為什么要留居衡陽?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1分)
    17.第2段中運用的主要說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8..第3段說明的中心內(nèi)容是什么?(2分)
    19.畫線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三)
     黃昏,我朝著市中心的大廣場走去。我去那兒,并非為了觀賞繁華熱鬧、生氣勃勃的景象。對于那些我早就司空見慣了。我是去那兒尋找地上一小堆褐色的東西。它發(fā)出的甚至不是聲音,而只是一個單獨的音素。這是一個拖得很長的、嗡嗡作響的低音“啊—啊—啊—啊—啊—啊—啊—啊”。音量不降低,也不升高,然而它卻持續(xù)不斷地響著,甚至從廣場上各種嘈雜呼叫聲中也總能讓人辨別出來。這是杰馬——埃爾——夫那廣場發(fā)出的固定不變的聲音。它通宵達旦地響著,每天晚上都是這樣。離得很遠我就豎起了耳朵。一種難以名狀的不安感驅(qū)使我朝著那個方向走去。其實即使沒有這聲音,我也會到廣場上去的,那兒還有很多別的東西吸引著我。我并不懷疑能夠重新找到它,找到所有屬于它的東西。唯獨這種被壓縮成單音素的聲音使我惶惑不安。這個由接近于生物的東西發(fā)出的聲音,它所體現(xiàn)的生命,只是由這個音素而不是其他任何東西構(gòu)成的。一路上我充滿渴望卻又心驚膽戰(zhàn)地側(cè)耳諦聽。每當(dāng)我走到一個地方,而且總是在同一個地方,我會突然聽到那種像昆蟲發(fā)出的嗡嗡聲:“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頓時,一種不可思議的安寧感在我全身擴散開來。在這之前我的腳步還有些猶豫,而眼下我朝那聲音邁去的步伐突然堅定了起來。我知道它在哪兒。我熟悉地上那一小堆褐色的東西。我所看到的只是一塊深色的、粗糙的布料。我從未看到過那張發(fā)“啊—啊—啊—啊—啊”聲音的嘴,從未看到過它的眼睛、面頰和臉上的任何部分。我不能斷定這是不是一張瞎子的臉,或者說,它能不能看見東西。那塊褐色的、齷齪的布料就像一塊頭巾從上到下遮蓋了一切。這生物——它肯定是個生物——蹲伏在地上,在布料下躬起了脊背。它看上去很輕很弱,又不大像生物。這就是人們所能猜測到的一切。我不知道它有多高,因為從未見過它直起身來。從它蹲伏在地上的姿勢看,它是那么地低。倘若它發(fā)出的聲音一旦停止,人們很可能會不知不覺地絆倒在它身上。我沒看見過它走來也未見過它離去。我不知道是有人把它帶來放在這里地上,還是它自己用雙腳走來的。
    20.請你說說“我”到廣場做什么?(2分)
    21.“杰馬——埃爾——夫那廣場發(fā)出的固定不變的聲音”是一種什么樣的聲音?(4分)
    22.文中描寫的是怎樣的一種生物?作者為什么這樣寫?(4分)
    23.請你思考一下后來“我”又怎么會產(chǎn)生一種“不可思議的安寧感”?(4分)
    24.在作者筆下“它看上去很輕很弱,又不大像生物”你認(rèn)為這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4分)
    三、寫作(40分)
    25.題目:以“我又想起了________那句話”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記敘文。
    要求:①先把題目補充完整,橫線上填“爸爸”、“老師”、“同學(xué)”等均可。
    ②要有真情實感。
     參考答案
    一、1.jìn 瘧 chāi 蹣 cānɡ 軒
    2.銷 鶯 斑 聞
    3.C
    4.順敘、倒敘、插敘 列數(shù)據(jù)、舉例子、分類別、下定義、作詮釋、作比較、打比方
    5.①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②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遠益清 亭亭凈植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6.老舍 前蘇聯(lián)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7.(略)
    8.答案舉例“茵茵芳草,何忍踏之”。
    9.人對自己的估價要實事求是,不能盲目自夸。
    二、(一)10.《水經(jīng)注疏》 酈道元 北魏
    11.連綿不斷,遮天蔽日 夏、冬、春、秋四季
    12.作者是為江水作注,重點是寫水,而水以夏季為盛,故將“夏水”為首來寫。為寫水勢,先寫山勢,這既能揭示水速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嶺相互映襯,更能形成一幅險峻壯奇的圖畫。
    13.白色的急流回映著清光,綠色的水潭倒映著景物的影子。“湍”是動態(tài),“潭”為靜態(tài)。以“素”飾湍,水如白練,明凈輕快,上有清光回照,白中間青,水光變幻。以綠飾潭,更覺風(fēng)光秀麗,急流上波光粼粼,深潭里影物重重,動靜相雜,色彩互異,相映成趣。
    14.猿。渲染秋天的蕭瑟氣氛。
    (二)15.引用宋之問、柳宗元、王勃的詩句作用是提出問題,引出下文的解說,增強文章的文學(xué)色彩;引用竺可楨《物候?qū)W》內(nèi)容是為了進行科學(xué)的解說,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16.衡陽日照時間長,溫度適宜;得天獨厚的地理環(huán)境;大雁長途跋涉,體力大耗。
    17.列數(shù)字 準(zhǔn)確、科學(xué)地說明衡陽的氣候情況。
    18.介紹少數(shù)雁群也有飛越衡陽的現(xiàn)象。
    29.以史料證明本段中心,呼應(yīng)開頭。
    (三)20.“我去那兒,并非為了觀賞繁華熱鬧、生氣勃勃的景象。”“我是去那兒尋找地上一小堆褐色的東西。”
    21.那只是一個單獨的音素?!笆且粋€拖得很長的,嗡嗡作響的低音啊……啊——啊。音量不降低,也不升高,它通曉達旦地響著,每天晚上都是這樣。”
    22.那是地上的一小堆褐色的東西,那塊褐色的、齷齪的布料就像一塊頭巾從上到下遮蓋了一切。這生物蹲伏在地上,在布料下躬起脊背。它看上去很輕很弱,又不大像生物。這樣寫,寫出了一個為社會上人所漠視的一個乞丐的形象,引發(fā)人們思考。
    23.因為,無論風(fēng)霜雨雪,它總會在同一個時間出現(xiàn)在同一個地方,它是以獨特的方式生存、頑強地、永恒地生存,所以感到安寧。
    24.這反映了社會上存在著一個像本文那個動物一樣的乞丐群體,他們處于極卑微的弱勢地位受人歧視,生存艱難,需要幫助和尊重這樣一個社會現(xiàn)實。
    三、25.寫作提示:①記敘的六要素明確。②注意描寫。③感情質(zhì)樸。
    八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fù)習(xí)題及參考答案(之六)
    一、積累和運用(14分)
    1、看拼音寫漢字.( 2分)
     shān zào dì miù
    蹣( ) 煩( ) ?。?) 荒( )
    2、找出錯別字并改正。(2分)
    張皇失錯 ( )改為( ) 長途撥涉 ( )改為( )
    3、填空補缺。(5分)
    (1)、 ,萬物生光輝。(《長歌行》)
    (2)、《野望》詩中寫詩人在秋天傍晚時分遙望山野,看到一派秋意頗濃有山野景色的詩句是: , 。
    (3)、鄉(xiāng)淚客中盡, ?!对绾嫌袘选?BR>    (4)、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 ?!饵S鶴樓》
    4、發(fā)揮想象,進行仿寫。(2分)
    老師的厚嘴唇里連連迸出了話語,像一臺永不生銹的播種機,不斷在學(xué)生心田播下知識的種子。
    老師的厚嘴唇里連連迸出了話語,像
     。
    5、有人說,戰(zhàn)爭有如一枚硬幣的兩面,一面促進了科學(xué)技術(shù)的發(fā)展,另一方面又阻礙了社會的進步。你同意這種看法嗎?談?wù)勀愕囊庖?。?分)
    二、 閱讀理解(35分)
    (一)閱讀《背影》片段,回答下面的問題。(12分)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彼囃饪戳丝凑f:“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看那邊月臺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臺,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墒撬┻^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過一會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頭看見我,說:“進去吧,里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群,再也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6、文中,寫父親的語言不多,只有兩句,簡要分析這兩句話表達了父親怎樣的心情。(3分)
    (1)“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2)、“進去吧,里邊沒人?!?BR>    7、者為什么詳細描摹父親爬月臺的艱難動作呢?(2分)
    8、橘子回來,父親“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這“輕松”的原因是: 。(2分)
    9、“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群里”句中的“混入”換成“進入”好不好?為什么?(2分)
     10、對于朱自清先生,坐在車上看著父親艱難地爬月臺,而不自己去買橘子,你認(rèn)為他這樣做對嗎?談?wù)勀愕目捶ā#?分)
    ( 二)閱讀下文,回答后面的問題。(12分)
    祭 奠
    “咚——”老人離開河不久,身后傳來什么東西落入水中的聲音。老人回頭看去——
    一個青年肅立在河邊。太陽已落山,老人看不清他的臉。
    許久,他們都沒有語言,身后不時傳來汽車聲,這兒離公路不到百米遠。
    不知站了多久,風(fēng)乍起,老人感到有些冷?!靶』镒?,該回去了?!崩先苏f。
    “恩。”青年答應(yīng)著,沒有動身,卻看了老人一眼。“你是怕我想不開?”青年低聲問。
    “我?”老人的喉結(jié)動了動,“我來祭奠我的孫子,兩年前的今天,他在這里去了,為救一個比他小兩歲的學(xué)生?!?BR>    青年的眼里突然閃出了光,但很快又暗淡了。
    “明天是端午節(jié),他喜歡吃粽子,我已提前帶給他了?!?BR>    “我也祭奠一個人?!鼻嗄甑难劬Χ⒅械耐硐?,一個字一個字的回答。
    又是沉默不語。老人像一尊雕像般立在那兒。繼而輕聲問:“那個人是誰?”
    “我自己……”青年的眼睛仍盯著水中的晚霞,一字一板地回答。他突然轉(zhuǎn)過臉來,滿臉的疤痕擰在一起,眼中噙著淚水:“兩年前的今天,我騎車從河岸路過,聽到這里的呼救聲,我沒理會,后來從報紙上得知這里發(fā)生的一切……”
    老人哆哆嗦嗦地掏出手帕。
    “從那天起,我的靈魂就像死去了一樣。我回游泳,得過金牌。今天我來向我失去的靈魂懺悔?!彼舆^老人遞過來的手帕?!皟蓚€月前,我們倉庫起火,燒到發(fā)電機的油箱,火焰被撲滅了,我被燒傷了,住了一個月醫(yī)院,為這,廠里發(fā)給了我一枚獎?wù)?,今天,我把它扔到河里,給……”
    老人一動不動,青年默默佇立在河邊,兩人像是在聆聽河水的訴說。“我們回去吧”。終于,老人伸出手,拉起青年布滿傷痕的手。
    青年隨同老人,邁開沉重而堅實的步伐,身后是五月奔流不息的河水在為他們——這些并非平凡的人,唱著深沉的歌。
    11、說開頭第一句話相照應(yīng)的句子是:(2分)
     12、“青年人的眼里突然閃出了光,但很快又黯淡了”這一細節(jié)描寫含蓄的表現(xiàn)了青年人怎樣的心理活動?(2分)
    13、 “我會游泳,得過金牌”一句話是否可以刪去,為什么?(3分)
    14、 “失去靈魂”在文中指的是:
     (2分)
    15、“這些并非平凡的人”是指什么人?他們的“非平凡”之處分別是:
     (3分)
    (三)閱讀《智斗》,回答后面的問題。(11分)
    聶耳生來性格開朗,幽默樂觀,機智勇敢。
     1929年,他在昆明參加共青團活動時,就以機智勇敢而聞名。
     有一次,共青團員出去貼標(biāo)語,別人都找僻靜的街巷去貼,聶耳卻專門往熙熙攘攘的人群里鉆。他看見一個大個子警察在人群中耀武揚威地走來走去,就分開人群走上前去,在警察背上拍了一下,笑著說:“老總,辛苦了!”不一會兒,許多人都注視著大個子警察的背后。愚蠢的警察感到莫名其妙,往背后一摸,發(fā)現(xiàn)貼著一張標(biāo)語,這才恍然大悟,知道是聶耳的“杰作”??墒锹櫠缢葻o影無蹤了。
     聶耳智斗特務(wù)的故事,就更有趣了。
     那是1935年春,3月15日是我國戲劇家田漢(1898—1968)的36歲生日。田漢的好友夏衍、陽翰笙等人秘密集會慶祝,聶耳也帶著小提琴來了。不知何故,卻引起了特務(wù)的注意。正當(dāng)他們開懷暢談之際,突然響起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緊接著闖進兩個陌生人。大家用眼神互相打了個招呼,各自意會。這時,只見聶耳操起小提琴,對著兩個陌生人反復(fù)演奏下面的音調(diào):
     35—3—15—36
     聶耳圍著這兩個陌生人繞圈子,邊拉邊唱,大家也隨著唱起了這個莫名其妙的音調(diào)。兩個陌生人以為這是一幫醉鬼,轉(zhuǎn)身走了。
     聶耳趕緊把門關(guān)上,沖著大家做了個鬼臉。這時,大家問道:“聶耳,你剛才演奏的是什么?”聶耳神秘地笑了笑,說:“這是鄙人的即興創(chuàng)作。‘35—3—15—36’就是‘35年3月15日36歲’的意思。”
     大家一聽哈哈大笑,原來是聶耳與特務(wù)面對面地慶祝田漢的生日,真是令人開心!
    16、本文開頭概括地交代“聶耳生來性格開朗,幽默樂觀,機智勇敢”,而文中所選取的兩件事則重在表現(xiàn)聶耳的 和 。(2分)
    17、本文圍繞中心寫了兩件事,其中 寫得較略; 寫得較詳(分別用6個字概括寫出)。(2分)
    18、第3段中加線的句子通過對聶耳的 、 、 的描寫,表現(xiàn)了聶耳的機智勇敢。(3分)
    19、簡析第5段中加點的“突然”“緊接著”“闖進”這些詞語在文中的作用。
    答: (2分)
    20、第8段中加線的句子不僅表現(xiàn)了聶耳的機智勇敢,也寫出了他的 。(2分)
    三、文言文閱讀(11分)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何陋之有?
    21、解釋句中加點字詞的意思。(2分)
    (1)、有仙則名
    名:
    (2)、無絲竹之亂耳
    亂:
    22、翻譯下列句子。(2分)
    (1)、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答: 。
    23、文章刻畫了一個怎能樣的陋室主人形象?(3分)
    24、面對當(dāng)今社會物質(zhì)生活日益豐富的現(xiàn)實,你如何看待作者所表達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4分)
    四、作文(40分)
    題目:《渴望得到 》
    要求:1、先在橫線上把題目補充完整,然后作文。
    2、文體不限,寫出真情實感,字?jǐn)?shù)500字以上
     參考答案
    一、1、跚、燥、締、謬2、錯改措、撥改跋3、(1)陽春布德澤(2)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3)孤帆無際看(4)煙波江上使人愁4、(略)5只要言之有理就行了。
    二、(一)6、(1)依依不舍的心情(2) 關(guān)心兒子、難舍難分 7、從父親艱難的動作中更能顯現(xiàn)出父親那深厚的父愛8、終于為遠行的兒子做完一件事而心里覺得欣慰9、產(chǎn)好,“混入”一詞更能體現(xiàn)出當(dāng)時的人多10、(略)只要學(xué)生言之有理即可
    (二)11、“為這,廠里……我把他扔到河里,給……”12、從為自己找到可以懺悔的人而驚喜、安慰,到為以前自己沒有去救人而覺得內(nèi)疚13、不行,這里說明了年青人有能力去救人卻沒有去救,也是年青人懺悔的原因14、曾經(jīng)沒有伸出見義勇為之手去救落水兒童15、“非平凡的人”指像年青人和老人的孫子這些人。他們的“非平凡”之處分別在(1)為自己的“不義”而內(nèi)疚,為集體財產(chǎn)而不惜愛傷的精神(2)為挽救他人而不惜犧牲自己生命。
    (三)16、機智勇敢和幽默樂觀17、捉弄警察、智斗特務(wù)18、動作、語言、神態(tài)19、說明事情發(fā)生的突然,更顯出聶耳的機智勇敢20、幽默樂觀
    三、21(1)出名(2)擾亂22、沒有宮廷的音樂來擾亂自己的耳朵,沒有官府的公文來勞累身心。23、一個安貧樂道、志趣高潔,超然物外,體靜心閑的高人雅士形象。24、(略)
    四、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