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我們的家鄉(xiāng)就有很多獨特風俗,那么同學(xué)們,你們家鄉(xiāng)的風俗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由為大家整理的小學(xué)生家鄉(xiāng)的風俗500字優(yōu)秀作文(精選10篇),歡迎大家閱讀。
1.小學(xué)生家鄉(xiāng)的風俗500字優(yōu)秀作文 篇一
“正月里,新春到,家家戶戶打糍粑??旌暗?,快喊娘,燒開水,蒸糯米,拿起粑槌搗糯米?!泵總€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我的老家在汨羅,打糍粑是汨羅過年的重要活動之一。
臨近春節(jié),我便會隨爸爸回汨羅。過了臘月二十五,村里家家戶戶都開始打糍粑,這已是延續(xù)多年的習俗。糍粑黏結(jié),喻示著全家團結(jié)和諧;糍粑香甜,喻示著生活甜蜜幸福;糍粑成團,喻示著喜慶團圓。
“打糍粑啰,打糍粑啰!”到了這一天,爺爺一大早扯著嗓門在院里吆喝。姑姑和嬸嬸便將她們精挑細選洗好的白糯米抬到院中,糯米瀝干,在一口大鐵鍋上置一木蒸籠,待鍋里的水燒開,再將米舀進蒸籠里,用旺火蒸煮一段時間。糯米快蒸熟時,用小火再蒸煮一段時間,糯米熟透,香飄四里。每到這時,姐姐就帶著我們圍到了鍋邊,嬸嬸便會笑著將糯米小團粘點糖給我們先止止饞。
糯米趁熱倒進院中的大石臼里。爸爸、姑父、叔叔一人一根木槌,圍著石臼揚起木槌換打,你一下,我一下,此起彼伏。打的過程要趁熱,越快越好,如果時間久了,糯米冷了,不僅難以打爛,而且手捏糍粑時也捏不動;還要時不時將糯米撬起翻動,否則,有些沒打著的仍是飯粒,吃起來就咯嘴了。因此,打糍粑也是有技巧的。
糯米打好,姑姑和嬸嬸將一個個糍粑做得光滑、美觀,再用清水泡著,隔天換水,都可以吃上個把月。
說到吃,那又是讓我久久回味了。春節(jié)里,餐桌上,都少不了一盆甜酒煮糍粑。嬸嬸將糍粑切成小坨坨,和紅棗一起放入煮開的甜酒水中,煮熟后,再將打好的雞蛋沖進去,冒起一層蛋花,就可以出鍋了。紅棗的紅,甜酒的白,雞蛋的黃,組成了一碗色彩斑斕的色香味俱全的美食。
這黏糊糊、滾燙燙的糍粑啊,不僅僅是美味,更讓我感受到了傳統(tǒng)文化帶來的和睦幸福!
2.小學(xué)生家鄉(xiāng)的風俗500字優(yōu)秀作文 篇二
傳說,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因楚國滅亡,而投江自盡了,百姓們以外形似龍的小船驅(qū)趕魚蝦,丟下粽子給屈原吃。從那以后農(nóng)歷五月初五便成了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這天有吃粽子、吃雞蛋、戴五彩線、舉行龍舟比賽的習俗。
去年端午節(jié),我早早地起床了,跟著爺爺奶奶來到湖邊看賽龍舟。天氣陽光明媚,讓人心曠神怡。盡管我來得很早了,但湖邊已是人頭攢動,人來人往。在爺爺?shù)膸椭?,我終于找到一塊“風水寶地”,能看清整個湖面。比賽開始,我一邊翹首遠望一邊吃粽子。
由于起點離我們較遠,我只看到有許多小點向我們移動……幾分鐘后,我終于看清有十多條龍舟爭先恐后地向我們這邊駛來。每條龍舟上都有鱗甲形的彩色花紋,那昂起的龍頭威武無比,翹起的龍尾直指藍天。每條龍舟上都整齊地坐著兩排船手,一排是個人,穿戴著整齊的頭飾和服裝,船頭坐著擊鼓手。那驚天動地的鼓聲,讓船手們信心高漲。船尾坐著控船手,他掌握著前進的方向。
沖在最前面的是一條紅黃相間的龍舟,大家都熱情滿滿地為他們加油。聽見人們的鼓勁聲,這條龍舟比原來劃得更快了,后邊的幾條龍舟也緊追不舍。人們的加油聲、吶喊聲一浪高過一浪,一浪蓋過一浪。
那條紅黃相間的龍舟果然不負眾望,以超越第二名25米的距離沖過了終點。
那一夜,我夢見自己也成了一名劃龍舟隊員,我們團結(jié)一致,向著目標奮力前行。
端午節(jié)的賽龍舟就這樣深深吸引著我。
3.小學(xué)生家鄉(xiāng)的風俗500字優(yōu)秀作文 篇三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吃一天……”每當唱起這首歌謠時,我就會想起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來。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熱鬧的端午節(jié)。在這一天,人們會包粽子、賽龍舟……這個節(jié)日是為了紀念投河的詩人屈原而流傳下來的。
在端午節(jié)這一天,我們來到了鄉(xiāng)下的姥姥家。一進門,看見姥姥在包粽子,只見姥姥順手拿了四片粽葉,把粽葉稍有重疊地鋪在一起,雙手放在粽葉下面,卷成一個漏斗狀,讓粽葉的“尾巴”在后,“頭”在前,再用手拿起一把糯米,裝到“漏斗”里去,拿一個棗子放在中間,然后用粽葉包好,一個小巧的粽子就完成了。
我目瞪口呆地看姥姥包粽子,覺得姥姥包粽子就像變戲法一樣神奇,手指頭三繞二繞都有節(jié)奏,看久了就會入迷。
我看著姥姥包粽子,心中也想學(xué),便說:“姥姥,我也想學(xué)包粽子?!崩牙颜f:“包粽子可不好學(xué),你有信心嗎?”“沒問題,我可以的?!?BR> 一開始我錯誤百出,不是粽葉重疊方向錯誤,就是不能把糯米一粒不掉地放進去。還有我怎么也不能做成一個漏斗狀,包的時候由于沒扎緊,糯米灑了一地。
姥姥說:“不要緊再來一次,你一定可以?!蔽乙哺Φ貙W(xué)。終于,一個粽子包好了,我心中樂開了花。
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家鄉(xiāng)的端午在我心中更有節(jié)味了。
4.小學(xué)生家鄉(xiāng)的風俗500字優(yōu)秀作文 篇四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不同地方的風俗文化肯定也會不一樣,我家鄉(xiāng)有很多有趣的風俗,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我們家鄉(xiāng)最有趣的風俗之一——龍燈會。
在我們蘭溪,到了正月初十,是我們那邊一年一度的龍燈會。龍燈是燈會的主燈,龍燈中最有代表性的數(shù)“橋燈”,一般均有百余橋,長者數(shù)百橋,甚至千橋。龍頭下托以木板,上建支架,以竹箴扎于板架,成棘龍形狀。燈內(nèi)燃點蠟燭,色彩鮮艷奪目。燈橋下托木板,板上設(shè)有燈架,每板兩枝。龍尾是最末一橋,呈龍尾巴形狀,披以綢緞彩虹。
在那天夜里,街上都會擠滿了眾多的人前來觀看。大家聚在一起,有說有笑的。一起等待著精彩的舞龍燈。遠遠望去,好像是一片黑色的海洋。我也在這片“海洋”中等待。終于,在遠方有了一片紅紅的燈火在這熱鬧的人群中蠕動。我背在爸爸的背上,向遠方眺望?!肮?是舞龍燈的隊伍來了?!蔽曳浅5门d奮,十分期待龍燈在我身邊“游”過的那一瞬間。很快,前面的人漸漸散開。只見一條體型碩大的龍,在我的面前游現(xiàn)。
在我們那里,誰也不能從龍燈那里跨過,因為龍燈是具有威嚴的,誰也不允許有人這樣侮辱他。要是誰敢這樣做,指不定是一份打。
很快,龍燈在我們的眼前慢慢移動,我們也一步一步的跟著龍燈。想在他身上沾點光……
這就是我們家鄉(xiāng)的龍燈會,是不是很有趣呢,如果有機會,一定要親眼來看看,相信你一定會喜歡這個有趣的活動的!
5.小學(xué)生家鄉(xiāng)的風俗500字優(yōu)秀作文 篇五
我的家鄉(xiāng)在長興,那里是一個習俗很多的地方。
我的家鄉(xiāng)有許多的習俗,如:過春節(jié)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忙著把家里打掃干干凈凈的。來來往往的人去做客??腿藖淼郊依?,總要泡一些糖茶和茶葉茶來給客人們喝,與主人聊天。到吃飯的時候,長輩總要坐在上座,桌子上會有很多的菜。
吃完飯后,客人在走之前會給孩子們一個大紅包,孩子們拿到紅包一般都會很高興。晚上,每家每戶都要放爆竹和煙花。天空中的煙花五彩繽紛。色彩明麗。我家也放了煙花,有大的,有小的,不響的,響的……各種各樣。煙花放了有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到了半夜時,我們也要下樓去放爆竹,表示迎接新一年的到來。那時還要吃餃子,表示新一年的第一頓飯。這就是我們長興過年的習俗。
中秋節(jié)的時候我們吃月餅,賞月亮??吹皆铝廖彝鶗氲芥隙鸨荚碌墓适?。我仿佛看到嫦娥在月宮里偷偷的哭泣。元宵節(jié)我們吃湯圓,表示團團圓圓。
我的家鄉(xiāng)有很多的習俗,這里的習俗都是有很大的意義在里面。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尊重這些習俗,我們也要懂得這些習俗,我們也要懂得這些意義。我愛我的家鄉(xiāng)。
6.小學(xué)生家鄉(xiāng)的風俗500字優(yōu)秀作文 篇六
我的家鄉(xiāng)在諸暨、浦江、富陽三縣交界的地方,山里山,彎里彎,風景優(yōu)美,民風淳樸,極讓人聯(lián)想到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那里的風俗很多,最值得一提的是每年正月初十的拜太公。如果說,西方的圣誕節(jié)相當于中國的除夕,那里的正月初十也有圣誕節(jié)那樣隆重。
顧名思義,拜太公就是祭拜陳氏的祖先,是不忘祖訓(xùn)、尋根探親的一種紀念儀式。村子很大,以前有生產(chǎn)隊時全村分成八個隊,設(shè)有九廳十三堂,祭拜每年一次,就按廳輪流。在大廳正中墻上懸掛陳氏九代太公、太婆的畫像,大廳中間設(shè)十多張宴席,桌上擺滿各種果品、菜蔬、糖、糕點以及各種各樣的手工制品:如有米粉捏的十二生肖、四大名著中的人物,有剪紙的動物,都惟妙惟肖。
這一天,家家戶戶張燈結(jié)彩,老老少少喜氣洋洋,整個村里洋溢著節(jié)日的氣氛,所有的親朋好友,只要是家里走得脫的,是一定到場的;陳氏家族居住在外的,定成群結(jié)隊,攜妻帶子,敲鑼打鼓的來。這一天,有龍燈助威,有戲班助興,有籃球比賽、有雜技表演,整個村子是沸騰的。過年哪有這么熱鬧呢?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對家鄉(xiāng)而言,一年四季色,就是正月初十日。
7.小學(xué)生家鄉(xiāng)的風俗500字優(yōu)秀作文 篇七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山西正月初一要吃餃子,吃餃子時還要鳴放鞭炮;廈門的人們元旦出門前還要用素果祭神;蘇州的人們元旦一早開門要放三炮,叫作“高升三級”。而我,還是最喜歡我們家鄉(xiāng)的習俗——搗年糕。
還記得幾年前,我就體驗過一次搗年糕。那天過年,我與爺爺奶奶一起去了鄉(xiāng)下的村子里。我好奇的問爺爺:“爺爺,我們這里要去哪里呀?”
爺爺笑著告訴我:“我們?nèi)v年糕!”
當時我全然不知搗年糕是什么。于是我懷著疑惑和好奇,跟著爺爺奶奶來到了一個跟寺廟似的地方,爺爺告訴我這是祠堂。
來到門口,就看見圍了一堆人,我從人群里往前擠,擠到最前面,終于看到了:一個人拿著大錘子往一個放在有凹面的大石頭上的米團用力一打,緊接著又有人快速伸過蘸過水的手把米團一翻個兒,拿著大錘子的人又打了一下,那人再把米團翻個兒…………
看到這場景,我生怕他們配合不好那個大錘子弄到另一個人手上。
爺爺告訴我,這就是搗年糕。于是我與幾個小伙伴一起上前也要打,可我們力氣小極了,連那錘子也拿不起來。
終于到了我最喜歡的環(huán)節(jié),吃年糕。年糕端上來,冒著熱氣,我拿了一個,咬上一口,味道香甜軟糯,香氣在口中四溢。
我愛我家鄉(xiāng)的風俗,更愛我的家鄉(xiāng)。
8.小學(xué)生家鄉(xiāng)的風俗500字優(yōu)秀作文 篇八
五月五,是端午,溫州人家家戶戶都有草頭湯洗澡的傳統(tǒng)。每年這個時候,大街上都飄著一股草藥的味道。
所謂的草頭湯其實就是艾草、葛蒲、金銀花等十多味揮發(fā)性中草藥混合煮成。在端午節(jié)這天溫州人習慣用草頭湯為小孩子洗澡。據(jù)說,可以防止皮膚病,洗了之后不會長疥瘡,還可以清涼解毒,驅(qū)暑避熱。
端午在五月,“五”為陽數(shù),正逢夏至左右,天氣開始轉(zhuǎn)熱,陽氣會開始變盛,寒氣收起,一起蚊蟲蒼蠅滋生。
五月開始,由于氣候溫熱的原因,食物容易變質(zhì),小孩子容易長痱子。因此,端午節(jié)時,溫州人們就用中草藥洗澡來防止皮膚病。
記得五歲那年的端午節(jié),媽媽跑大老遠買來了菖蒲,說要用“草頭湯”給我洗澡。
到了晚上,從浴室中飄出一股中草藥的味道,一探頭,看到盆中的液體是棕黃色的,于是上前詢問媽媽:“這是什么呀?”我指著盆里的液體。媽媽笑了笑“這是草頭湯,給你洗澡用的,快點進來吧?!?BR> 媽媽一邊幫我洗澡,一邊給我念詩:吃爻雄黃酒,毒蛇遠遠游。重五草頭湯,疤瘰洗精光。重五吃麥麥,字眼學(xué)得快。吃爻重五卵,做個狀員卵。
洗完澡,整個人感覺神清氣爽。
那年之后的每年端午,再也沒有用草頭湯洗過澡,真希望這家鄉(xiāng)的風俗可以永遠流傳!
9.小學(xué)生家鄉(xiāng)的風俗500字優(yōu)秀作文 篇九
過端午節(jié)的時候,我們有一個習俗,就是吃粽子,說到吃粽子,他還有歷史發(fā)展呢!
早在春秋時期,人們就用菰葉包黍米成牛角狀,叫“角粽”,不過它不是用來吃的,而是用來拜神祭祖的貢品。到了晉代,粽子才被正式定為端午節(jié)食品。那時,包粽子的原材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了中藥益智仁,所以被稱為“益智粽”,現(xiàn)在我們吃粽子是為了祭奠投江的屈原。
去年的端午節(jié),我也包了粽子,我包了紅棗粽,白水粽,蛋黃粽和五谷粽。我還知道了很多我沒吃過的粽子,比如烤蘿卜粽,不過我不喜歡吃,因為這個粽子很辣。當然,也有我愛吃的,比如刨冰可口粽,這個粽子跟其它粽子不一樣的地方是它不是熱的,而是冰的。包這個粽子時,要把一個冰了的白粽拿過來,把里面挖空,放進冰淇淋,再把外皮包好,裹上糖漿,在糖漿上放點冰沙,再澆上果汁,就可以了。
后來,我還把一枚硬幣包了進去,就像把硬幣包進餃子里一樣,吃粽子時,我還真吃到了那個粽子。
我們的粽子還得過獎呢!江西一座宋代古墓里有兩個粽子,這是發(fā)現(xiàn)的世界上最早的實物粽。還有西安的蜂蜜冰粽子,是歷史最悠久的粽子。廣西南寧有體積的粽子,可以給250人吃,重達350公斤,好多人一起都搬不動。上海城隍廟有體積最小的粽子,只有10克,小得像手指一樣,一口可以吃好多個。
粽子還有美好的祝福,是求得功名,光宗耀祖的寓意。
我的家鄉(xiāng)有很多有趣的節(jié)日,每個節(jié)日也都有習俗,只要留心觀察就能發(fā)現(xiàn)。
10.小學(xué)生家鄉(xiāng)的風俗500字優(yōu)秀作文 篇十
“春節(jié)”是一年中最歡快的節(jié)日,也是人們最愜意地時候,然而在這個節(jié)日中,它有許許多多的風俗。
給“壓歲錢”就是其中之一。傳說,人間有一個野獸,叫做“歲”,每到一年中的最終一天,就跑出來作怪,專門來吃小孩子,鬧得人心惶惶。之后有一戶人家的孩子,睡覺的時候?qū)㈤L輩給的錢放在枕頭底下。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可怕的野獸“歲”跑出來了,正巧跑到那戶人家里,看到那細皮嫩肉的孩子,頓時口水直流,不好的爪子伸了出去。就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候,枕頭底下的錢發(fā)出了閃閃的金光。“歲”像觸電了一樣,“嗷嗷”直叫,落荒而逃了。人們明白了治歲的辦法了,便一一效仿。到了之后給“壓歲錢”不只是為了趕跑可怕的“歲”,更是長輩對晚輩完美的祝福。
除了給“壓歲錢”,在春節(jié)中還有人人重視的團圓飯。
團圓飯不一樣于平常的飯菜,除了菜品很豐富之外,還有象征意義。例如:魚象征著“年年有余”,年糕象征著“步步高升”,芋頭和腐竹象征著“富裕”,這些共同表達著人們對完美生活的完美祝愿。吃團圓飯時,每一個親人都要到場,缺一不可。長輩們還要一一敬酒,晚輩們也應(yīng)一一回敬,表示著長輩對晚輩的殷切期望以及晚輩對長輩的尊敬。
我喜歡春節(jié),因為它不僅僅讓我明白了許許多多不一樣的風俗,更讓遠在四方的親戚朋友都聚集了,讓彼此間的血脈親情更加濃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