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二級建造師《路面工程和橋梁工程》輔導資料(1)

字號:

第二講 路面工程和橋梁工程
    (1)
    一、內容提要
    1、掌握瀝青砼路面施工工藝要求
    2、了解瀝青砼組成和對材料的要求
    3、掌握水泥砼道路的構造
    4、掌握水泥砼路面的施工要求
    5、掌握明挖基坑施工技術要求
    6、掌握各類圍堰施工技術要求
    7、掌握沉入樁施工技術要求
    8、掌握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要求
    二、重點、難點
    1、掌握瀝青砼路面施工工藝要求
    2、掌握水泥砼道路的構造
    3、掌握水泥砼路面的施工要求
    4、掌握明挖基坑施工技術要求
    5、掌握各類圍堰施工技術要求
    6、掌握沉入樁施工技術要求
    7、掌握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要求
    三、內容講解
    2k311040
    2k311041掌握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藝要求
    一、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藝要求
    (一)瀝青混凝土路面對基層要求
    1.具有足夠的強度和適宜的剛度;
    2.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
    3.干燥收縮和溫度收縮變形較小;
    4.表面應平整密實;拱度與面層的拱度應一致;高程符合要求。
    (二)施工工藝要求
    1.一般規(guī)定
    (1).熱拌瀝青混凝土混合料按集料粒徑分,主要有粗粒式、中粒式、細粒式、砂粒式四種,另有適于抗滑表層鋪筑的ak系列。
    (2).瀝青混凝土面層集料的粒徑應與分層壓實層厚相匹配。密級配瀝青混合料每層的壓實厚度,不宜小于集料公稱粒徑的2.5~3倍。
    2.施工準備
    (1)施工材料經(jīng)試驗合格后選用。施工機械需配套并有備用。
    (2)瀝青加熱溫度及瀝青混合料拌制、施工溫度應根據(jù)瀝青品種、標號、黏度、氣候條件及鋪筑層厚度選用。當瀝青黏度大、氣溫低、鋪筑層厚度較小時,施工溫度宜用高限。
    (3)熱拌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分三階段:目標配合比設計、生產(chǎn)配合比設計、生產(chǎn)配合比驗證。設計中采用的馬歇爾試驗技術指標包括穩(wěn)定度、流值、空隙率、瀝青飽和度、殘留穩(wěn)定度。城市主干路、快速路的上、中面層還需通過高溫車轍試驗,檢驗抗車轍能力,指標是動穩(wěn)定度。
    (4)重要的瀝青混凝土路面宜先修100—200m試驗段,主要分試拌、試鋪兩個階段,取得相應的參數(shù)。
    3.熱拌瀝青混合料的拌制、運輸
    (1)瀝青混合料必須在瀝青攪拌廠(場、站)采用攪拌機拌合。
    (2)城市主干路、快速路的瀝青混凝土宜采用間歇式(分拌式)攪拌機拌合。
    (3)拌制的瀝青混合料應均勻一致,無花白料、無結團成塊或嚴重的粗細料分離現(xiàn)象。
    (4)為配合大批量生產(chǎn)混合料,宜用大噸位自卸汽車運輸。運輸時對貨廂底板、側板均勻噴涂一薄層油水(柴油:水為l:3)混合液,注意不得將油聚積在車廂底部。
    (5)出廠的瀝青混合料應逐車用地磅稱重,并測量溫度,簽發(fā)一式三份的運料單。
    (6)從攪拌鍋往汽車中卸料時,要前后均勻卸料,防止粗細料分離。運輸過程中要對瀝青混合料加以覆蓋。
    4.熱拌瀝青混合料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