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點24 預制混土梁(板)安裝架設的注意事項
(1)注意梁、板的重心:要時刻注意構件的重心位置,并且要在驗算其穩(wěn)定性和采取確保平衡狀態(tài)措施之后,方可進行吊裝工作。對于彎曲梁板的系吊點位置應比梁板的重心高。
(2)選擇好起落梁、板的方法。
(3)移梁操作方法的選擇:一般木滾筒直徑為100~150mm,鋼滾筒為50~150mm。一副走板需用滾筒數(shù)按其荷載和承壓計算確定。排列的最小距離宜為2.5倍滾筒直徑。滾筒長度應寬于走板300~400mm。
滾移時注意事項有:
①直線拖拉滾移時,滾筒應與走板正交。如需轉(zhuǎn)向,可調(diào)整滾筒偏向,使物件和走板隨著滾筒的偏移而轉(zhuǎn)變滾向。
②在平列的雙走道的接頭應互相錯開,走板的前端,應設彎弧以利放人滾筒。
③直徑80mm以上的鋼滾筒宜在其端間焊上把手,以便使用。
④滾移中操作人員不可站在滾進前方和在走板上行走,不可用腳踢滾筒來調(diào)整方向,以免發(fā)生人身安全事故。
(4)設置好控制方向用的鋼絲繩。
命題點25 預制混凝土梁(板)安裝架設的主要基本作業(yè)
1.千斤頂起落梁
(1)千斤頂?shù)倪x擇
一般起落鋼梁或較輕的混凝土梁時可選用油壓千斤頂或螺旋千斤頂。起落大型的混凝土梁時,宜選用油壓千斤頂,而不使用螺旋千斤頂。
(2)頂梁操作要求
①每次只允許頂落梁的一端,另一端必須穩(wěn)妥墊實,防止向一端傾斜、走動。
②千斤頂上面或下面如需擴大承壓面積時,應墊以厚鋼板;為防止滑動,應在千斤頂上面和梁底之間加墊硬木板和麻袋片。
③在承受主要荷載時,千斤頂著力部位應在中央,不得傾斜,如必須斜頂時,其上下應以適合斜度的楔形硬木承墊,并加墊厚鋼板。
④頂落T形混凝土梁時,兩端需有穩(wěn)妥的斜撐式托架支護,在托架下面跟隨梁的起落用木楔及墊木保險。
⑤混凝土梁起頂和保險支承的部位,應盡量靠近設計支點處的梁梗底面,T形梁的支撐應頂在梗肋。
⑥頂落梁工作量較大時,應有備用的千斤頂和供更換的易損配件,以便當千斤頂發(fā)生故障時可及時替換處理。
2.吊放梁板
(1)起吊混凝土梁板時,捆綁吊點距梁端懸出的長度不得超過設汁規(guī)定,無設計規(guī)定時應進行驗算,以防止捆綁吊點梁頂面超過容許應力而使梁開裂破損。起吊鋼桁梁時千斤繩應捆在節(jié)點的部位,吊鋼板梁的千斤繩應捆在靠近梁的橫向連接處。吊II型梁的千斤繩應捆在梁的橫隔板附近,否則應在梁腹內(nèi)加設橫撐木或在梁底使用橫托架。
(2)起吊混凝土T形梁時,若吊鉤不是鉤住預埋的吊環(huán),而是用千斤繩捆綁吊放時,應采用不使梁的兩個翼板受力的方法。
(3)鋼梁及小跨度的混凝土梁、板經(jīng)過驗算不會發(fā)生超容許應力時,可采用人字千斤繩起吊,或由一個吊點在梁的重心起吊。較大跨度的混凝土梁如用一個主鉤起吊,必須配以縱向扁擔。
(4)各種起吊設備在每次組裝后,初次使用時,應先進行試吊。試吊時,將梁吊離支承面
約20~30mm后暫停,對各主要受力部位的作用情況作細致檢查。確認受力良好后,方可拆除支墊繼續(xù)起吊。
3.橫移梁、板
橫移梁、板的方法通常以吊裝方法而定,原則是人的安全和梁板移動的平穩(wěn)。
4.梁、板落位放線和位置的控制
(1)根據(jù)線路中心線和墩臺中心里程,在墩臺上放出每片梁的縱向中心線、支座縱橫中心線、梁板端頭橫線及支座底部輪廓線,在梁端橫線上定出各片梁底部邊緣的點。
(2)若墩臺上布置有移梁滑道或枕木垛時,應再將必要的線翻放至滑道或枕木垛頂面。
(3)坡橋上順坡斜置的梁,放線時應考慮坡度對平面跨徑尺寸的影響。
(4)在每片梁、板的兩端應標出梁的豎向中線,T形梁標在梁梗上,II形梁只須標出一個梗的中線,梁兩個端面的豎向中線應互相平行。
(5)落位時,在梁(板)側(cè)面的端部掛線錘,根據(jù)墩臺頂面標出的梁端橫線及該線上標出的梁側(cè)邊緣點來檢查和控制梁的順橋向及橫橋向正位。
(6)在梁、板端的頂部中心掛線錘,根據(jù)梁端面上的豎向中線檢查梁是否正直并不向兩側(cè)傾斜。
(7)梁、板的順橋向位置,一般以固定端為準,橫橋向位置應以梁的縱向中心線為準。
(1)注意梁、板的重心:要時刻注意構件的重心位置,并且要在驗算其穩(wěn)定性和采取確保平衡狀態(tài)措施之后,方可進行吊裝工作。對于彎曲梁板的系吊點位置應比梁板的重心高。
(2)選擇好起落梁、板的方法。
(3)移梁操作方法的選擇:一般木滾筒直徑為100~150mm,鋼滾筒為50~150mm。一副走板需用滾筒數(shù)按其荷載和承壓計算確定。排列的最小距離宜為2.5倍滾筒直徑。滾筒長度應寬于走板300~400mm。
滾移時注意事項有:
①直線拖拉滾移時,滾筒應與走板正交。如需轉(zhuǎn)向,可調(diào)整滾筒偏向,使物件和走板隨著滾筒的偏移而轉(zhuǎn)變滾向。
②在平列的雙走道的接頭應互相錯開,走板的前端,應設彎弧以利放人滾筒。
③直徑80mm以上的鋼滾筒宜在其端間焊上把手,以便使用。
④滾移中操作人員不可站在滾進前方和在走板上行走,不可用腳踢滾筒來調(diào)整方向,以免發(fā)生人身安全事故。
(4)設置好控制方向用的鋼絲繩。
命題點25 預制混凝土梁(板)安裝架設的主要基本作業(yè)
1.千斤頂起落梁
(1)千斤頂?shù)倪x擇
一般起落鋼梁或較輕的混凝土梁時可選用油壓千斤頂或螺旋千斤頂。起落大型的混凝土梁時,宜選用油壓千斤頂,而不使用螺旋千斤頂。
(2)頂梁操作要求
①每次只允許頂落梁的一端,另一端必須穩(wěn)妥墊實,防止向一端傾斜、走動。
②千斤頂上面或下面如需擴大承壓面積時,應墊以厚鋼板;為防止滑動,應在千斤頂上面和梁底之間加墊硬木板和麻袋片。
③在承受主要荷載時,千斤頂著力部位應在中央,不得傾斜,如必須斜頂時,其上下應以適合斜度的楔形硬木承墊,并加墊厚鋼板。
④頂落T形混凝土梁時,兩端需有穩(wěn)妥的斜撐式托架支護,在托架下面跟隨梁的起落用木楔及墊木保險。
⑤混凝土梁起頂和保險支承的部位,應盡量靠近設計支點處的梁梗底面,T形梁的支撐應頂在梗肋。
⑥頂落梁工作量較大時,應有備用的千斤頂和供更換的易損配件,以便當千斤頂發(fā)生故障時可及時替換處理。
2.吊放梁板
(1)起吊混凝土梁板時,捆綁吊點距梁端懸出的長度不得超過設汁規(guī)定,無設計規(guī)定時應進行驗算,以防止捆綁吊點梁頂面超過容許應力而使梁開裂破損。起吊鋼桁梁時千斤繩應捆在節(jié)點的部位,吊鋼板梁的千斤繩應捆在靠近梁的橫向連接處。吊II型梁的千斤繩應捆在梁的橫隔板附近,否則應在梁腹內(nèi)加設橫撐木或在梁底使用橫托架。
(2)起吊混凝土T形梁時,若吊鉤不是鉤住預埋的吊環(huán),而是用千斤繩捆綁吊放時,應采用不使梁的兩個翼板受力的方法。
(3)鋼梁及小跨度的混凝土梁、板經(jīng)過驗算不會發(fā)生超容許應力時,可采用人字千斤繩起吊,或由一個吊點在梁的重心起吊。較大跨度的混凝土梁如用一個主鉤起吊,必須配以縱向扁擔。
(4)各種起吊設備在每次組裝后,初次使用時,應先進行試吊。試吊時,將梁吊離支承面
約20~30mm后暫停,對各主要受力部位的作用情況作細致檢查。確認受力良好后,方可拆除支墊繼續(xù)起吊。
3.橫移梁、板
橫移梁、板的方法通常以吊裝方法而定,原則是人的安全和梁板移動的平穩(wěn)。
4.梁、板落位放線和位置的控制
(1)根據(jù)線路中心線和墩臺中心里程,在墩臺上放出每片梁的縱向中心線、支座縱橫中心線、梁板端頭橫線及支座底部輪廓線,在梁端橫線上定出各片梁底部邊緣的點。
(2)若墩臺上布置有移梁滑道或枕木垛時,應再將必要的線翻放至滑道或枕木垛頂面。
(3)坡橋上順坡斜置的梁,放線時應考慮坡度對平面跨徑尺寸的影響。
(4)在每片梁、板的兩端應標出梁的豎向中線,T形梁標在梁梗上,II形梁只須標出一個梗的中線,梁兩個端面的豎向中線應互相平行。
(5)落位時,在梁(板)側(cè)面的端部掛線錘,根據(jù)墩臺頂面標出的梁端橫線及該線上標出的梁側(cè)邊緣點來檢查和控制梁的順橋向及橫橋向正位。
(6)在梁、板端的頂部中心掛線錘,根據(jù)梁端面上的豎向中線檢查梁是否正直并不向兩側(cè)傾斜。
(7)梁、板的順橋向位置,一般以固定端為準,橫橋向位置應以梁的縱向中心線為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