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二級建造師《市政公用工程》精講(9)

字號:

2k312000城市橋涵工程
    2k312010城市橋梁工程基坑施工技術
    2k312011掌握明挖基坑施工技術要求
    一、 無支護基坑
    (一) 適用條件
    (二) 坑壁形式
    (三) 注意事項
    坑緣邊應留有護道,距坑緣不小于1.0米,在垂直坑緣還應適當增寬,堆置棄土高度不超過1.5米。
    二、 有支護基坑
    (一) 適用情況
    (二) 基坑圍護結(jié)構
    三、 基坑變形情況
    基坑開挖的過程是基坑開挖面上卸荷的過程,由于卸荷而引起坑底土體產(chǎn)生以向上為主的位移,同時也引起圍護墻在兩側(cè)壓力差的作用下而產(chǎn)生水平向位移和因此而產(chǎn)生的墻外側(cè)土體的位移??梢哉J為,基坑開挖引起周圍地層移動的主要原因是坑底的土體隆起和圍護墻的位移。
    (1)墻體變形(2)基坑底部的隆起(3)地表沉降
    (1)墻體的變形
    ①墻體水平變形
    當基坑開挖較淺,還未設支撐時,不論對剛性墻體(如混凝土攪拌樁墻、旋噴樁樁墻等)還是柔性墻體(如鋼板樁、地下連續(xù)墻等),均表現(xiàn)為墻頂位移,向基坑方向水平位移,三角形分布。隨著基坑開挖深度的增加,剛性墻體繼續(xù)表現(xiàn)為向基坑內(nèi)的三角形水平位移或平行剛體位移,而一般柔性墻如果設支撐,則表現(xiàn)為墻頂位移不變或逐漸向基坑外移動,墻體腹部向基坑內(nèi)突出。
    ②墻體豎向變位
    墻體豎向變位量測往往被忽視,事實上由于基坑開挖土體自重應力的釋放,致使墻體有所上升,墻體的上升移動給基坑的穩(wěn)定、地表沉降以及墻體自身的穩(wěn)定性均帶來極大的危害。特別是對于飽和的極為軟弱的地層中的基坑工程,更是如此。
    (2)基坑底部的隆起
    在開挖深度不大時,坑底為彈性隆起,其特征為坑底中部隆起。當開挖達到一定深度且基坑較寬時,出現(xiàn)塑性隆起,隆起量也逐轉(zhuǎn)變?yōu)閮蛇叴笾虚g小的形式,但對于較窄的基坑或長條形基坑,仍是中間大,兩邊小分布。
    (3)地表沉降
    在地層軟弱而且墻體的人土深度又不大時,墻底處顯示較大的水平位移,墻體旁出現(xiàn)較大的地表沉降。在有較大的人土深度或墻底人土在剛性較大的地層內(nèi),墻體的變位類同于梁的變位,此時地表沉降的值不是在墻旁,而是位于離墻一定距離的位置上。
    四、網(wǎng)噴混凝土加固基坑壁施工
    (一)網(wǎng)噴混凝土加固基坑壁施工的一般要求如下:
     ①基坑開挖深度小于10m的較完整風花基巖,可直接噴射素混凝土。噴射前應定距埋設鋼筋,以露出巖面的長度作為噴射厚度的標志。
    ②錨桿掛網(wǎng)噴射混凝土支護、開挖基坑時,各層錨桿要求進入穩(wěn)定層的長度和間距、鋼筋直徑或鋼絞線束數(shù),應符合設計要求。
    ③應按設計要求逐層開挖,逐層加固。
    ④坑壁上有明顯出水點處,應設置導管排水。
    ⑤噴射完成后,檢查混凝土的平均厚度和強度,其值均不得小于設計要求。錨桿的平均抗拔力不小于設計值,最小抗拔力不小于設計值的90%。混凝土噴射表面應平順,鋼筋和錨桿不外露。
    (二)噴射混凝土
    ① 原材料
    水泥:優(yōu)先選用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也可用礦渣或火山灰水泥,強度等級不應低于32.5#(硅酸鹽水泥的早期強度高,收縮性小,同時與速凝劑有較好的相容性)
    砂:應采用堅硬耐久的中、粗砂
    骨料:應采用堅硬耐久的卵、碎石,粒徑不宜大于15mm
    外加劑:符合質(zhì)量要求
    噴射混凝土性能要求:滿足設計要求,速凝劑要與水泥做相容性試驗和水泥凈漿凝結(jié)試驗。初凝不大于5min,終凝不大于10min。
    需外摻料時,摻料應由實驗確定,保證加了摻料的混凝土性能滿足設計要求。
    用水符合規(guī)范規(guī)定。
    ② 機具
    噴射混凝土機:干噴法和濕噴法都應符合規(guī)范規(guī)定。
    濕法的效果明顯優(yōu)于干法。工藝和設備的選擇,由施工條件確定。
    空壓機:滿足噴射機工作風壓和耗風量的要求。單臺大于等于9立方米/分鐘。
    壓風:進入噴射機前,必須進行油水分離。
    攪拌機械:混合料宜采用強制式攪拌機。
    輸料管:能承受0.8Mpa壓力,并有良好耐磨性。
    ③混合料配比。
    干法:水泥:砂石宜為1:4~1:4.5,水灰比宜為0.4~0.45
    濕法:水泥:砂石宜為1:3.5~1:4,水灰比宜為0.42~0.5,砂率宜為50%~60%
    速凝劑由實驗確定
    拌合要求應滿足規(guī)范規(guī)定
    混合料運輸和存放過程中應防雨、防水、防混入大集料;裝入噴射機前應過篩。
    干混合料,無速凝劑時,存放時間不應超過2h,摻入后,存放時間不超20min。
    濕法混合料拌制后,坍落度宜在8—12cm范圍內(nèi)。
    ④噴射作業(yè)
    氣溫要求:低于5℃時,不應進行噴射作業(yè)。
    噴射作業(yè)應分段、分片,自上而下依次進行。
    分層噴射時,后一層噴射應在前一層混凝土終凝后進行。
    噴射與開挖循環(huán)作業(yè)時,混凝土終凝到下一循環(huán)放炮的時間間隔不應小于3h。
    噴射機司機和噴射生的操作應遵守規(guī)范規(guī)定。
    ⑤鋼筋網(wǎng)噴射混凝土
    鋼筋應事先除銹。
    按設計要求開挖工作面,鋼筋網(wǎng)宜在壁面噴射一層混凝土后鋪設,以利鋼筋與壁面間保持30mm間隙。
    鋼筋網(wǎng)應牢固連接在錨桿或錨定裝置上,鋼筋與坡面的間隙宜大于20mm;鋼筋網(wǎng)與土釘間以具有一定直徑的壓筋連結(jié)牢固,噴射混凝土時鋼筋不得晃動。
    開始噴射時,應減小噴頭與受噴面的距離,并調(diào)整噴射角,以保證鋼筋與壁面之間混凝土的密實性。
    噴射過程中,應及時清除脫落在鋼筋網(wǎng)上的混凝土。
    ⑥噴射混凝土的養(yǎng)護
    混凝土終凝2h后,應噴水養(yǎng)護;一般工程,養(yǎng)護不少于7d,重要工程,養(yǎng)護不少于14d。
    氣溫低于5℃,不得噴水養(yǎng)護。
    普通硅酸鹽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強度低于設計強度的30%時,以及礦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強度低于設計強度的40%時,不得受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