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建造師公路工程輔導:隧道施工測量技術

字號:

一、一般規(guī)定
    控制測量的精度應以中誤差衡量,誤差(極限誤差)規(guī)定為中誤差的兩倍。
    二、洞內(nèi)施工測量
    1.洞內(nèi)導線應根據(jù)洞口投點向洞內(nèi)作引伸測量,洞口投點應納入控制網(wǎng)內(nèi),由洞口投點傳遞進洞方向的聯(lián)接角測角中誤差,后視方向的長度不宜小于300m。導線點應盡量沿路線中線布設。導線邊長在直線段不宜短于200m;曲線段不宜短于70m。無閉合條件的單導線,應進行兩組獨立觀測,相互校核。
    用中線法進行洞內(nèi)測量的隧道,中線點間距直線部分不宜短于100m;曲線部分不宜短于50m。
    2.特長隧道、長隧道及采用大型掘進機械施工的隧道,宜用激光設備導向。   
    三、貫通誤差的測定及調整(關注下列要點)
    2.貫通誤差的調整應按以下方法進行:
    (1)用折線法調整直線隧道中線。
    (2)曲線隧道,根據(jù)實際貫通誤差,由曲線的兩端向貫通面按長度比例調整中線。
    (3)采取精密導線法測量時,貫通誤差用坐標增量平差來調整。
    (4)進行高程貫通誤差調整時,貫通點附近的水準點高程,采用由進出口分別引測的高程平均值作為調整后的高程。
    3.隧道貫通后,施工中線及高程的實際貫通誤差,應在未襯砌的100m地段內(nèi)(即調線地段)調整   
    四、竣工測量
    1.隧道竣工后,應在直線地段每50m、曲線地段每20m及需要加測斷面處,測繪以路線中線為準的隧道實際凈空,標出拱頂高程、起拱線寬度、路面水平寬度。
    2.隧道永久中線點,應在竣工測量后用混凝土包埋金屬標志。直線上的永久中線點,每200~250m設一個,曲線上應在緩和曲線的起終點各設一個;曲線中部,可根據(jù)通視條件適當增加。永久中線點設立后,應在隧道邊墻上畫出標志。
    3.洞內(nèi)水準點每公里應埋設一個,短于1km的隧道至少設一個,并應在隧道邊墻上畫出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