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元宵節(jié)作文700字左右(5篇)

字號:


    元宵佳節(jié)多熱鬧,家家戶戶笑聲高。元宵甜甜口中品,絲絲甜蜜心頭繞。幸福生活多美好,家庭美滿快樂繞。再也不會有煩惱,好運到來成功抱。祝元宵節(jié)快樂!以下是為大家準備的內(nèi)容,供您借鑒。
    1.難忘的元宵節(jié)作文700字左右 篇一
    今天,也是元宵的前一天。我們一家回到了奶奶家看紅火,吃過飯后,休息不到一個時辰,就聽到了“哄哄”的鞭炮聲?!耙霭l(fā)了!”奶奶一句號令,我們大家族就像娛樂區(qū)走去。大家都在準備著:有的換跳舞衣服;有的練習舞步;有的揮舞著扇子……
    開始扭秧歌了,這一波兒秧歌剛走過,下一波兒秧歌又接了上來。什么耍龍燈啊、舞獅子啊、天女散花啊,讓你目不暇接。
    人們沸騰了,擁著秧歌隊說呀笑呀,不停的議論著,孩子騎在爸爸的脖子上追著秧歌隊叫,兒女們攙著老人跟著秧歌隊跑……我也坐不住了,擠進秧歌隊里,跟在奶奶的* 股后,扭起了秧歌,都說扭秧歌能健體,扭完之后,果真舒坦了很多。
    到了晚上,大家壘起了旺火,又在旁邊弄起了燈謎。我喜歡猜燈謎了!只見一排排排五彩繽紛的燈籠高高的掛在繩子上。我走過去一看,每個燈籠下都有一張卡片,上面寫著各種各樣的燈謎,有動物、植物、字謎、節(jié)日……各種各樣,可真多呀!
    首先我來到了一個蓮花燈籠下,翻開卡片,上面寫著:明史專家,打一動物。這可把我給難住了,想也想不出來。這時,大的那個紅燈籠把我吸引住了,周圍圍了不少人,我好不容易擠進去只見上面寫著:落葉,打一水果。我想了又想:咦?這不是荔枝嗎!“荔枝!”我脫口而出。工作人員微笑著說:“恭喜你,答對了!喏!這是你的禮品?!蔽乙豢矗枪P記本!連忙說“謝謝!”我的自信心愈來愈強,答對了好幾道題,回家時,獎品都塞不下了!
    過了一晚,是真正的元宵節(jié)。早早地起床回家,中午的飯菜可真豐盛啊!獨特的就數(shù)那可愛的元宵了,這代表著團圓,我一連吃了好幾碗。2:00了,我粘著爸爸帶我去看唱,到了比賽唱歌的地方,好幾位有才華的人上去演唱。讓我難忘的是那位4歲的小妹妹唱的《沙漠駱駝》,雖然沒有抓住調(diào)子,但是,她的這份勇敢很令人敬佩,在演唱的過程中,她還不時的抖著腿。我也想上啊!可是該怎么和爸爸說呢?只好等到爸爸叫我回家時再說了,“璐璐,回家哇!晚上再出來看!”爸爸對我說?!鞍职?,我也唱!”“你?你唱啥?”“到時候你就知道啦!”輪到我了,一開始,嘴抽搐的不成樣子,到后來我邊唱邊跳,感覺這世界只有我一人,放開了嗓子。當掌聲和歡呼聲響起時,我說了一句“謝謝大家!祝大家元宵節(jié)快樂!”就下臺回家了。
    晚上出來到塔西公園,那里的燈五彩絢爛,我還和爸爸媽媽照了幾張相,烤了些燒烤,就回家了。
    元宵的這幾天我玩兒的很開心,但馬上就要開學了,祝大家元宵快樂!萬事如意!
    2.難忘的元宵節(jié)作文700字左右 篇二
    元宵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吃元宵,鬧花燈,猜燈謎”是這一天的傳統(tǒng)的來歷。
    容我先介紹一下元宵節(jié)的習俗和來歷吧!農(nóng)歷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節(jié)。這天夜里叫“元宵”,它是大地回春的第一個月圓的夜晚。月圓有大團圓的含義,所以應該全家人相聚,共同“鬧元宵?!痹谶@天晚上,家家都要點花燈、吃元宵。元宵節(jié)放花燈起源于漢代的永平年間,當時是為表示對佛教的崇敬,吃元宵的風俗起源于宋代。在南方,元宵又叫湯圓,也寓意團圓。這就是元宵的習俗和來歷,知道吧!
    晚上,我和媽媽坐車前往中山公園,一路上,我看見許多店家門前都掛著大紅燈籠,有些還掛著形態(tài)各異的花燈,燈壁上的圖案被燈光照得閃閃發(fā)光,給人感覺那是一盞價值連城的花燈,那種美感實在難以用言語表達。車上的人越來越多,恐怕是去看花燈的吧!到,快下車!我拉著媽媽的手一下車就直奔向公園,到正門,遠遠望去,到處是燈光,到處是人影,熙熙攘攘的,熱鬧極,看來我是不虛此行啊!走進正門,一個大蓬映入眼簾,蓬頂布滿霓虹燈,一進去,到處流光溢彩,如同置身于光彩隧道一樣。向右走,兩邊掛著各式各樣的花燈,它們就像一個個窈窕淑女,可謂是“嬌美動人”啊!咦,那是什么呀?我滿腦打著問號,走進一看,是動畫之城里的動畫明星啊,他們一個個都是那么可愛,把我?guī)нM童年時代看的動畫片中!又走一段路,瞧,那是一條巨龍,看它的龍須多長,從頭到尾,一股英氣感染我,再看它那挺拔的身軀,真帥!而我們中國人是“龍的傳人”,真棒!
    我還看見人群中的一幕幕:有的買熒光棒或者熒光球,到處玩耍呢;有的在長椅上休息,一邊賞燈,一邊吃東西、玩樂;有的在大型的花燈前拍照,我想是要留個紀念吧!
    一路觀賞完,我和媽媽到海景好又多買東西。出來時,好又多辦一個猜燈謎活動。我上前看一張,上面寫著:土,打一數(shù)學用詞。我想一會兒,是……加減法(十加一等于土);又看一張,“黃絨毛,包似弓,打一食物?!蔽衣约铀妓?,我想到,你猜猜?是餃子!找服務員一查對,可惜沒買夠68元,沒能領(lǐng)到獎品。但我的心比吃蜜還甜!
    啊,這真是一個既有趣又愉快的元宵夜晚啊,你有興趣嗎?下,也來參加吧!
    3.難忘的元宵節(jié)作文700字左右 篇三
    “正月里來正月正,正月十五鬧花燈?!痹谝魂囮囪尮臍g天地喧鬧聲中,人們送走了除夕迎來了元宵節(jié)。這不,我們班上也舉行了制作手工小燈籠的活動。
    下午第二節(jié)課的下課鈴聲一打,家委會的家長們拖著小車,來給我們分配材料啦!經(jīng)過一陣忙碌的準備,我們每個人都拿到了一包精美的材料:有用來制作骨架的四根方棱柱和八根小圓柱,有四張印有可愛小猴子的燈紙,還有燈籠的提桿等等。
    我打開包裝,卷了卷袖子,準備開工啦!我先把手伸進口袋從里面拿出說明書,快速地閱讀起來。讀完之后我得意地笑了笑:原來這么簡單啊!這可比那說明書我都看不懂的樂高容易多了。于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四根方棱柱就搭起來,東一插,西一塞,很快就組裝好了。我抬起頭,看看四周,只見同學們:有的急得滿頭大汗,有點眉頭緊鎖,有的幾個人頭靠著頭偷偷議論著……我的心里不禁沾沾自喜起來:這燈籠這么簡單,他們竟然還要做這么長時間,真是不可思議。
    我沾沾自喜地將做好的骨架放在桌子上。誒!怎么回事?我傻眼了:我的骨架像陳舊了幾百年的古屋,東搖西晃,風兒一吹像立馬要散架似的。于是我連忙拿出說明書,再次細細閱讀起來。接著,我拆掉原來的骨架,拿起方棱柱對照說明書仔仔細細地觀察起來。這時,我發(fā)現(xiàn)每根棱柱的兩端都有上下兩個孔。我又拿出小圓柱上對上,下對下,不一會兒就搭出了一個方方正正的方形。我瞪大眼睛,小心地用手輕輕推了推,方形穩(wěn)穩(wěn)當當?shù)亓⒃谧雷由?。噓!我長長的呼出一口氣,心中一塊大石頭終于落下來。然后我乘勝追擊再搭一個,用剩下的小棒把兩個方形連接起來,燈籠的骨架終于拼搭完畢。貼上印有小猴的燈籠紙,綁好提竿,放上蠟燭,我的小燈籠就做完了。我提著自己做的小燈籠,心里十分自豪。雖然它不是漂亮的燈籠,但是它在我心里是世界上亮的那盞燈籠。
    放學回到家,我點燃燈籠里的蠟燭,燈籠上的小猴子在桔黃色的火光映照下,跳了出來,拿著福字,來和我們歡度元宵節(jié)了。我們一起猜燈謎,一起看元宵晚會,我們還將一起手拉手在新學期里揮灑汗水,揚帆起航。
    4.難忘的元宵節(jié)作文700字左右 篇四
    “正月十五鬧元宵”,每年春節(jié)過后的農(nóng)歷正月十五是我國的元宵節(jié),又叫“燈節(jié)”和“上元節(jié)”,是中國自古以來就在民間流傳的另一個已有20__多年歷史的傳統(tǒng)佳節(jié)。
    元宵節(jié)起源于西漢王朝。相傳漢惠帝死后飛揚跋扈的呂后篡權(quán),任用了大量呂氏親信,宦官當權(quán)。呂后死后,公元前179年,漢文帝在老忠臣協(xié)助下登基,博采眾議,在正月十五這天,一舉掃除了諸呂殘余勢力。因古代“夜”與“宵”同義。正月又叫“元月”,為了紀念正月十五這一天,漢文帝就將此日定為“元宵節(jié)”。從此,經(jīng)隋至唐,到唐玄宗李隆基時,為顯示大唐興盛,國泰民安,逐沿用舊俗,每到“元宵節(jié)”這天,張燈結(jié)彩,歡慶狂歡,“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使這一節(jié)日更加興盛。
    節(jié)日期間,燈月交輝,游人如織,正如唐代詩人張說所描繪的:“花萼樓前雨露新,長安城里太平人。龍銜火樹千燈焰,雞踏蓮花萬歲春”。李商隱的詩曰:“月色燈光滿帝城,香車寶輦溢通衢”,描繪了當時觀燈時車水馬龍的宏大場面。流傳到宋代,在元宵之夜懸燈歡樂的范圍更加盛況空前,花燈的裝飾造型也更精美,燈節(jié)帶給人們更多歡樂,更多光明。詩人蘇東坡有詩云:“燈光家之有,笙歌處之樓”;大詞人辛棄疾也曾有詞作:“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風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边@些詩詞描繪了當時元宵佳節(jié)滿城花燈齊放,通宵達旦,歌舞笙樂的壯觀場面。到了清代,據(jù)《京都風俗志》記載:清代太平年間每年元宵節(jié)都是:“通街委巷,燈光星布珠懸,皎如白晝”,“王孫貴客、士女兒童,傾城出游,謂之逛燈”,由此可見元宵節(jié)觀燈的熱鬧場面。
    到近代,這一習俗代代流傳,至今仍經(jīng)久不衰。老百姓家家戶戶都在門前和屋內(nèi)懸掛彩燈、大紅燈籠,全家團圓,圍坐一起,觀花賞燈吃元宵,象征著“團圓美滿,豐收和睦”,同時這一天還標志著是春節(jié)歡樂的后一幕,熱熱鬧鬧過完了“元宵節(jié)”,才算是真正過完了春節(jié)。
    宋代詩人歐陽修詩曰:“去年元宵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說明在這燈好月明人團圓的`喜慶佳節(jié)里,親朋好友相約團聚,早已是民間慶春節(jié)的重要習俗。如果在團聚時捧去一把鮮花,攜帶上一個花籃,讓美麗嬌艷的鮮花送來一個吉祥幸福的歡樂好運,會給朋友相聚增添無比歡樂的心情,這時應該選用寓意團團美美、如意祥瑞的花材,如火紅的火鶴花、滿枝懸掛形似紅爆竹的炮仗花、鮮艷的孔雀草、象征明媚春天光明的銀芽柳、閃爍潔白繁星的滿天星等,都會展現(xiàn)出一片祥和安樂的氛圍,為親朋好友送去一年吉祥幸福的祝愿。
    5.難忘的元宵節(jié)作文700字左右 篇五
    俗話說得好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當元宵將臨時,我們村便會舉行那別致而熱鬧的活動——舞龍。
    元宵那天,藍緞子似的天空墜著幾縷微云,家家戶戶都早早吃完飯,在家門前擺上了干稻草。幾個性急的孩子早已耐不住激動的心,將自己珍藏已久的煙花捧了出來,玩了起來。朵朵小煙花在孩子們手中飛旋,似花,似雪,時粉,時紅……孩子的嘴早就合不攏了,“咯咯咯……”的笑了起來。
    而我呢,雖急不可耐,可還是強制自己坐到凳子上,看著漆黑的天幕?!芭九尽?,幾朵煙花在天幕綻放,緊接著,一朵朵似火箭般直沖而上。煙花的光越來越亮,聲音越來越響。
    “快來了!快來啦!舞龍要來啦!”一個孩子到處傳播著這令人興奮的消息。于是,爺爺拿出他手中揣著已久的打火機,快步走到稻草邊點燃,火星一點點漫延,越燒越旺,預示著來年生活紅紅火火,快快樂樂。
    我隱隱約約聽見了鼓聲。
    再望望周圍,早就是人山人海,個個都翹首以盼。大人們將火箱擺到路邊,孩子們把小煙花安到屋外,人人都握著打火機,待時而“點”。
    “來啦,來啦!”人群中穿出聲響。一把金粉撒上了黑幕,接著,是粉色的花,后來,是綠色的草……一切都似畫師點綴上的一般。有的人踮起了腳,有的人仰起了頭還有幾個娃娃哭著鬧著要父母抱高些?!芭尽备舯诘臒熁偷捻懥似饋?,一頭金龍怒吼一聲,沖上了天。遠處,隱隱約約看見了龍頭,于是,大人走上前,點著了火繩,孩子們跑上了前,點著了火繩,大人們走開,孩子們捂著耳朵跑開。
    “啪啪……咚咚……”來了來了!五彩繽紛的、威嚴的龍頭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接著是龍身,后則是華麗的龍尾,后面,還有許多敲鑼打鼓的人。只見龍頭高昂,神采奕奕的走過,忽然,龍頭一扭,龍身一彎,龍尾一剪,轉(zhuǎn)了一個圈兒,跳起了舞。接著,龍轉(zhuǎn)過身,低下頭,從身體下穿過,像個孩子似的奔跑起來,一躍,轉(zhuǎn)起了圈……鑼聲和煙花聲揉在了一起,早就聽不清周圍的人是哭是笑,是吵是鬧了……
    不知何時,煙花已停,人群已散,人們跟著舞龍,看著煙花,走在摩肩接踵的路上,隱入了月色中……
    舞龍在元宵的夜色中走街串巷,帶來了無盡的歡樂與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