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話題:646分為落后的招錄制度埋單

字號:

“我兒子今年高考理科646分……要知道浙江省2010年的高考一本錄取線是551分?!痹靖吲d不已的周善戰(zhàn)如今卻碰到了一件極其惱火的事:兒子被退檔了;然而他的焦急和憤怒得到了網友同情卻并未得到大多數網友聲援和支持。原因就出在志愿填報表上。(《廣州日報》7月26日報道)
    海外如美國的高校招錄,考生手拿多所高校錄取通知書擇一而上,是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辦學自主,招生自主,人家的高教體制不一樣。其實,上世紀上半葉的我國也是如此。
    去年7月季羨林先生故世后,復旦大學史學教授錢文忠在所著 《我的老師季羨林之學生時代》中揭出:季老1930年雖數學4分,但被清華、北大同時錄取,進了清華?!逼渌右搽S手可舉:1948年,比較文學專家樂黛云同時被北大、北師大、南京中央大學、南京中央政治大學、貴州大學五校錄取,后進北大;1930年,詩人何其芳先是被北大、清華同時錄取后進了清華,后又因只有初中文憑沒有高中文憑被清華查出除名,繼因北大承認其當初報考成績被北大破格錄取。頗有意思的是,看史學家趙儷生回憶錄時發(fā)現(xiàn),1934年,趙儷生同時被北大、清華、南開三校錄取,還先在北大上了一星期,又羨慕清華的洋樓和優(yōu)美校園,再從北大退學,又到清華報到……轉悠了一圈,“試讀”了再走……
    兩相比照,哪種招錄制度是以學生為本,哪種招錄制度在以高校為本位——*坐在高校一邊而非考生一邊,一目了然。
    上世紀上半葉能辦到的事情,而今為什么就辦不到了呢?
    固然,646分的高分考生被退檔,未必是在為所謂“高招黑幕”埋單;但卻實實在在是在為招錄制度的落后埋單。而每年為之埋單的高分考生,又何止二三?
    更多信息請訪問:新浪高考頻道 高考論壇 高考博客圈 訂閱高考免費短信服務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新浪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