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中央國家行政機關的領導職務,最低為 ( )
A.副處長 B.副處級 c.副主任科員 D.副科長
7.個體商販甲與羽絨服廠職工乙是朋友,乙稱能以廠內批發(fā)價幫助甲買到便宜的羽絨服,甲欣然應許,乙便先后四次共賣給甲羽絨服50件,甲全部銷出,對乙感謝不盡,后來甲傳訊,被告知乙的羽絨服全是盜竊所得,甲的行為( )
A.構成銷贓罪 B.不構成犯罪 C.盜竊罪共犯 D.犯罪未遂
8.禁止在主送的同時抄送給機關的文件有 ( )
A.主送給上級機關的請求批準的請示
B.主送給平級機關的商洽性函件
C.主送給有關下級機關的政策性批復
D.主送給上級機關的請求指示的請示
9.《辛丑條約》的內容不包括 ( )
A.清政府賠款白銀9億兩,以海關關稅作保
B.清政府保證禁止人民反對外國侵略
c.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重要地區(qū)
D.劃定北京東郊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
lO.在下列現象中,不屬于上層建筑的有 ( )
A.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 B.政治法律制度
C.國家政權 D.社會意識形態(tài)
參考答案
6.中央國家行政機關的領導職務,為八個等次,最低為副處長,這是很重要的一個界限,當前所稱的“行政領導干部”,指副處級以上;地方各級政府的領導職務,一般為八個等次,最低為副科長,答案為A.
7.因為甲不知道羽絨服是盜竊所得,在不知情下參與了販賣盜竊物行為,這在法律上不構成犯罪,銷贓罪是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贓物而予以銷售的行為。盜竊罪共犯是指為盜竊活動提供便利或者親自參與盜竊的違法者。犯罪未遂是指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故答案為B.
8.國務院辦公廳1987年發(fā)布并于1993年修訂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第十八條規(guī)定:請示如需同時送其他機關,不得同時抄送給下級機關,故答案為AD.
9.《辛丑條約》是1901年清政府被迫與英、法等國簽訂的。其內容主要有: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以海關關稅作保;清政府保證禁止人民反對外國侵略;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重要地區(qū),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BCD三個選項均符合條約內容,選項A應為4.5億而不是9億,因此A是正確答案。
10.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唯物史觀的上層建筑范疇,較易回答。上層建筑是在一定經濟基礎上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及與之相適應的政治法律制度、組織和設施,A屬于經濟基礎的范疇。因此選擇A.
A.副處長 B.副處級 c.副主任科員 D.副科長
7.個體商販甲與羽絨服廠職工乙是朋友,乙稱能以廠內批發(fā)價幫助甲買到便宜的羽絨服,甲欣然應許,乙便先后四次共賣給甲羽絨服50件,甲全部銷出,對乙感謝不盡,后來甲傳訊,被告知乙的羽絨服全是盜竊所得,甲的行為( )
A.構成銷贓罪 B.不構成犯罪 C.盜竊罪共犯 D.犯罪未遂
8.禁止在主送的同時抄送給機關的文件有 ( )
A.主送給上級機關的請求批準的請示
B.主送給平級機關的商洽性函件
C.主送給有關下級機關的政策性批復
D.主送給上級機關的請求指示的請示
9.《辛丑條約》的內容不包括 ( )
A.清政府賠款白銀9億兩,以海關關稅作保
B.清政府保證禁止人民反對外國侵略
c.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重要地區(qū)
D.劃定北京東郊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
lO.在下列現象中,不屬于上層建筑的有 ( )
A.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 B.政治法律制度
C.國家政權 D.社會意識形態(tài)
參考答案
6.中央國家行政機關的領導職務,為八個等次,最低為副處長,這是很重要的一個界限,當前所稱的“行政領導干部”,指副處級以上;地方各級政府的領導職務,一般為八個等次,最低為副科長,答案為A.
7.因為甲不知道羽絨服是盜竊所得,在不知情下參與了販賣盜竊物行為,這在法律上不構成犯罪,銷贓罪是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贓物而予以銷售的行為。盜竊罪共犯是指為盜竊活動提供便利或者親自參與盜竊的違法者。犯罪未遂是指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故答案為B.
8.國務院辦公廳1987年發(fā)布并于1993年修訂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第十八條規(guī)定:請示如需同時送其他機關,不得同時抄送給下級機關,故答案為AD.
9.《辛丑條約》是1901年清政府被迫與英、法等國簽訂的。其內容主要有: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以海關關稅作保;清政府保證禁止人民反對外國侵略;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重要地區(qū),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BCD三個選項均符合條約內容,選項A應為4.5億而不是9億,因此A是正確答案。
10.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唯物史觀的上層建筑范疇,較易回答。上層建筑是在一定經濟基礎上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及與之相適應的政治法律制度、組織和設施,A屬于經濟基礎的范疇。因此選擇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