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記300字(10篇)

字號:

在寫作過程中,注意使用豐富的詞匯、生動的描繪和恰當?shù)男揶o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現(xiàn)力。為您整理了《冬至日記300字(10篇)》供你參考。
    冬至日記300字 篇一
    想起冬至就要到了,我是既高興,又發(fā)愁。高興的是,冬至到了,我就可以吃上香噴噴的湯圓了;愁的是,冬至到了,天氣更冷了,數(shù)九寒天,那滋味可真不好受呀!
     一放學,我就三步并作兩步飛奔到家里。我看見媽媽和阿姨正在火鍋旁邊撮湯圓,我也過去幫忙撮。湯圓撮好了,媽媽把撮好的湯圓到進鍋里炸。過了一會兒,一盤香酥可口的“空心炸湯圓”就“新鮮出爐”了。我一聞到湯圓那香噴噴的味道就垂涎三尺,立刻夾了一粒放進嘴里。突然,我“哇”地叫了一聲?!霸趺戳?”媽媽連忙問道。我伸出燙得發(fā)紅的舌頭給媽媽看,媽媽才明白過來,心疼地說:“小心點,別再燙著了!”
    冬至日記300字 篇二
    冬至又是一年冬至。清晨,一陣喧鬧聲夾著鞭炮聲傳入耳畔。又是一年冬至。每逢冬至,人們就攜帶酒食、果品與紙錢上墳祭掃:大人挑著扁擔,里面裝滿了供品,孩子們則晃晃悠悠地提著燈籠樂顛顛地跟在后頭。草草地收拾幾下,我們也準備出發(fā)了。路上,一條火車軌道橫架在半空。軌道上,一群建筑工人正在討論商量著什么。
     媽媽,他們也在過冬至嗎?不是,他們在修建火車軌道。我心里不禁思緒萬千。這是一群多么敬業(yè)、勤懇的工人呀!為了祖國的建設,他們可以過節(jié),甚至過年也不回家。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到達了墓地,叔叔鋤去雜草,人們忙著擺上供品,再放上一把火,焚化雜草,把一些未燒著的小草用手拔掉,然后將紙錢焚化,為墳墓g上新土,最后叩頭行禮祭拜。大人們還給小孩分上一把花生,說是添丁。這是小孩最開心的時候了。又是一年冬至。
    冬至日記300字 篇三
    冬至今天是二十四節(jié)氣的“冬至”,每年冬至的白天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夜晚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冬至又稱“冬節(jié)”,是我國農(nóng)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氣,也是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北方地區(qū)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qū)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在我們溫州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前一晚,家家戶戶都要圍坐一起,用雙手搓湯圓叫“冬節(jié)圓”,象征團圓。冬至早上要吃湯圓,吃過“冬節(jié)圓”后,你就又大一歲了。所以,你要是問一個溫州人今年多大了,他告訴你吃了湯圓就幾歲了,你可別感到奇怪。因為別的地方都是在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吃湯圓的,過了除夕才大一歲的。聽媽媽說,她小時候最怕自己冬至沒湯圓吃而長不大。真好笑呀!
    冬至日記300字 篇四
    冬至,是我國農(nóng)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氣,也是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jié)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jié)”、“長至節(jié)”、“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jīng)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后,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我們班的同學和老師一起在學校過冬至,搓湯圓、吃湯圓、做游戲,感受到了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氣氛。
    冬至日記300字 篇五
    冬至是中華人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個地方的習俗是不一樣的,有的是包餃子,有的是做冬至圓。我們路橋的習俗是做冬至圓,媽媽說:“每年的農(nóng)歷十一月每家每戶都做冬至,在這一個月內都可以做?!?昨天,是農(nóng)歷十一月初二,伯伯家做冬至,伯伯買了好多菜請客。伯伯一大早就聯(lián)系親戚朋友們晚上到他家吃飯。
     我在伯伯家和姐姐一起寫作業(yè),過了一會兒,伯伯叫我們一起去挖芋頭。伯伯用鋤頭一挖,哇,好大的芋頭啊!伯伯說:“這個芋頭下午拜祖宗要用到的。” 到了下午,伯伯拿出九樣燒好的菜,擺在桌子上,上好香和蠟燭,就開始拜祖宗了。到了晚上,來了很多客人,開始吃飯了,桌上擺滿豐盛的菜肴。冬至圓是不可缺少的食物,我吃了五個冬至圓,大家津津有味地吃著,非常開心。 這就是我們路橋的冬至。
    冬至日記300字 篇六
    “百花開而春至,百川匯而夏至,百草黃而秋至,問候來而冬至.”朋友的一條短信提醒了我,冬至,將至.
     老人說:過了冬至就是年.當然了,到了這把年紀自是不會再急急的期盼年的到來了.如果說不介意老,我還沒有那么豁達.但是,是不是真的畏懼老呢?倒也不是.生老病死自然規(guī)律,誰能耐規(guī)律幾何?我還不至于愚腐到此.
     現(xiàn)在的節(jié)日過的實在純粹的不多.作為傳統(tǒng)節(jié)日,冬至節(jié)是非常典型的一個歲末時節(jié)。與其它傳統(tǒng)節(jié)日不同的是,在漫長的歲月中,竟然沒有滲入大量的、斑駁龐雜的人文典故。冬至節(jié)沒有太多妙趣橫生的傳說,幾乎還保留著這個節(jié)日原初狀態(tài)的單純節(jié)令的意義.
    冬至日記300字 篇七
    冬至大如年,在我生命最頂峰的時候又翻過我不多的光陰,它是隨意柔和的,也是皙顏動人的?!笆囟瑺旈L命,守歲娘長命”,我守著一個個冬至踏過了歲月的長河,在冬至那一刻,我看到父親翻開的舊黃歷,在不停地說:“冬至了,冬至了”,母親也憂心忡忡地湊上前去看,盡管不認得其中的字,還滿臉疑惑地自言自語,懷疑這冬的到來,與去年時分的差異。冬至,就是我的望親石,我站在石頭上,仰頭看它,那是一道黑油漆的門和那道門坎兒。畫面定格在老屋子的門口,還是父親翻閱冬至的嚴肅,冬至既到就是節(jié)衣縮食的開始,日子就變成堅硬冰冷的石頭,是走向“年關”的開始……。
    冬至日記300字 篇八
    在冬至這一天,太陽剛好直射在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上,因此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長,我國的位置就是在北半球上。
     冬至過后,太陽又慢慢地向北回歸線轉移,北半球的白晝又慢慢加長,而夜晚漸漸縮短,正因為如此,冬至便成為歷法上重要的節(jié)氣之一。所以古人有"冬至一陽生"的說法,意思是說從冬至開始,陽氣就要回升了。在古代,冬節(jié)曾是一個隆重的日子,在周朝,因為周歷的正月是夏歷的十一月,因此,周代拜歲和賀冬并沒有分別,一直到漢武帝采用夏歷后,才把元旦和冬至分開,因此,也可以說:過"冬節(jié)"是自漢代才有的。漢代甚至在冬至前后,從皇帝到百官都停止辦公,全部休假,就像現(xiàn)在的過年。富人都喜歡過節(jié),于是又有"有者冬至夜,無者過一夜"、"富人吃一夜,窮人凍一夜"的俗諺。冬至要吃美食是人們過節(jié)的傳統(tǒng)習慣,中國大地冬至的食俗南北不同。
    冬至日記300字 篇九
    冬至。冬就真到了眼前。我已然覺得融入冬有一個世紀了。我是踩在歲月的背上,踏在生命的頭頂從天空劃過的候鳥,是冬的追隨都者,是冬的幻影。我每攀爬一步,都要抬頭數(shù)數(shù)天宮上的碑,看它距我愈來愈近,它在云里霧里淹沒著,似冰冷無言的衛(wèi)士,每個頭頂都豎著羽毛一樣的獲花,仍有跟我塞上一樣悠遠的調子,彈破一天的霧,惹得獲花紛紛揚揚而墜。落下,只為去那遼遠遙迢的故鄉(xiāng)。我的靈魂騎了它飛來,趕在冬至的一刻,我看到了故鄉(xiāng)的原風景,仍那么清秀可人,霜貫橫白。
     我是掛在故鄉(xiāng)枝頭的一枚葉子,是貼在她額頭上的一枚郵票,或者可說是長在歲月河堤上的一株守望草。我看聚天地呼吸的霧,瞬隱帶了冬至而歸,遮住了蒼白的天幕與它一同粘連成冬的樣子。故鄉(xiāng)的冬就那樣,聽冬,如同品嘗深沉厚重的大提琴,悠然飄止渾厚如山。
    冬至日記300字 篇十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jié)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jié)氣循環(huán)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稌x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于正旦?!闭f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現(xiàn)在,一些地方還把冬至作為一個節(jié)日來過。北方地區(qū)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qū)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qū)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