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能量:碳水化合物16.7kJ(4kcal),脂肪37.7(9),Pr質(zhì)16.7(4)!
<1歲每日每公斤體重需460kJ,以后每3歲-42kJ(10),15歲時209~251kJ(50~60)。
每天Pr質(zhì)3~3.5g/kg,脂肪嬰幼兒4~6g/kg,>6歲2~3g/kg,碳水化合物12g/kg,水120~150ml/kg
能量多來自碳水化合物
糖類來源:谷類、根莖類、食糖
維生素分為脂溶性(A、D、E、 K)、水溶性(B、C)
圍生期:28周胎齡(體重≥1000g)到生后7天,死亡率高
嬰兒期:28天到滿1歲,生長發(fā)育最快,5~6個月對傳染病的免疫力低
幼兒期:1~3歲,易發(fā)生意外傷害中毒,智力發(fā)育最快
足月兒血壓9.3/6.7
24h內(nèi)排胎便,3~4天排完,早產(chǎn)兒排出延遲'
早產(chǎn)兒易發(fā)生低血糖和低Pr血癥,晚期代酸,率快,血壓低
體重1~6月=體重+月齡×0.25 3~5個月=2×體重 7~12個月=6+月齡×0.25 2~12歲=年齡×2+7(8)
1歲時3倍,2歲時4倍
個體體重差異±10%
身高1歲75,2歲時85,<30%為異常
2~12歲身高=年齡×7+70
上部量:指頭頂至恥骨聯(lián)合上緣
下部量:指恥骨聯(lián)合上緣到足底
12歲時上部量=下部量
頭圍新生兒34,6個月44,1歲46,2歲48,5歲50
胸圍32,生時胸<頭1~2,1歲頭=胸,1歲到青春前期=年-1
上臂圍<5歲者:>13.5營養(yǎng)良好,12.5~13.5中等,<12.5不良
小兒收縮壓=年×2+80,舒張壓=2/3×收
1~9歲腕部骨化中心=年+1,10歲出全10個
生后4~10個月乳牙共20個,最晚2.5歲出齊
<2歲乳牙=月-4~6
6歲出現(xiàn)第一磨牙,12歲第二磨牙,18歲第三磨牙
恒牙總數(shù)28~32個
前囟:對邊中點連線長度,出生1.5~2 cm,1~1.5歲閉合,早閉或過小見于小頭畸形。遲閉或過大見于佝僂病、呆小病。飽滿見于顱內(nèi)壓↑、腦炎、腦膜炎、腦積水、腦腫瘤。凹陷見于極度消瘦或脫水
后囟:6~8周閉合,顱縫3~4月閉合
頸椎前凸(第一彎曲)3個月 胸椎后凸(第二彎曲)6個月 腰椎前凸(第三彎曲)1歲
初乳:5~7天,250~300ml/天,球Pr少,微量元素、鋅、白C、SIgA、生長因子、牛黃酸
過渡乳:7天~滿月,脂肪高
成熟乳:2~9月,每100g乳汁含Pr0.9,脂肪8,乳糖7,礦物質(zhì)0.2
母乳特點:⒈白Pr為主,易消化吸收 ⒉不飽和脂肪酸多,乳糖量多,以乙型乳糖為主 ⒊鋅、銅、碘多,鈣磷比例2∶1 ⒋初乳中SIgA高,阻止細(xì)菌病毒進(jìn)入腸粘膜,可抗感染、抗過敏 ⒌含乳鐵Pr,可抑制大腸桿菌、白色念珠菌感染)
牛乳能量:每日需0.4~0.5MJ(100~120kcal),水份:150ml/kg,8%加糖牛奶100~120ml/kg
按重量1∶8 按容量1∶4
每日需總熱量=110×體 牛奶總量=120×體 糖量720×月齡% 水分=150×體
二抬四翻六會坐七滾八爬周會走
1月:分辯“吧”“啪”音
1~2月:發(fā)喉音
2月:直立時能抬頭、協(xié)調(diào)地注視物體、 “啊”“咿”“嗚”
3月:會翻、定向反應(yīng)
4月:用手握持玩具
4~5月:認(rèn)母親
5月:扶腋下能站起
6月:會坐、出現(xiàn)輔音、能區(qū)分父母聲音
7月:會滾
8月:會爬、區(qū)分語言意義
10月:有意識叫爸媽
1歲末:有空間和時間知覺
1.5歲:注視3米遠(yuǎn)處小玩具
3歲:辨上下
4歲:辯前后、聽覺發(fā)育完整
4~5歲:有時間概念
5歲:辯自身左右
6歲后:視力1.0
1~4月:菜湯、水果汁、VA、D制劑、魚肝油,生后15天開始服魚肝油或VD2或VD3,連續(xù)1~2年
5~6個月:米湯、米糊、稀粥、蛋黃、魚泥、菜泥、豆腐
7~9月:粥、碎菜、爛面、蛋、魚泥、肝泥、肉末、餅干、饅頭片、窩窩頭、熟土豆、芋頭
10~12月:粥、碎菜、碎肉、軟飯、豆制品、菜陷食品、掛面
3歲時N.C完成,4歲時N纖維髓鞘化,2周形成第一個條件反射
3~4個月消失:覓食、吸吮、握持、擁抱
1歲時穩(wěn)定:腹壁、提睪反射,
3~4個月克氏征(+),<2歲巴氏征(+)
新生兒食管長10,胃容量30~50,排空時間1~1.5h
新生兒氫離子30~50,PaO2 8~12,PaCO2±4.67,HCO3-20~22,SaO20.9~0.965, BE-6~+2
嬰幼兒SIgA、IgA、IgG、IgG亞類低,易患R道感染%
胎兒血循環(huán)中含氧的是肝
引起先天性心臟病原因?qū)m內(nèi)病毒感染
出生后卵圓孔解剖上閉合為5~7個月
生時腦重300~400g,占體重1/9~1/8,10~20%,中腦、橋腦、延隨、脊髓發(fā)育良好,大腦皮層N.C數(shù)已與成人相同大腦皮質(zhì)下中樞如丘腦、下丘腦、蒼白球已成熟,但大腦皮質(zhì)、紋狀體發(fā)育不成熟
生時具有的反射:覓食、吸吮、吞咽、擁抱、握持、對強光、寒冷、疼痛有反應(yīng)
中骨盆前后徑:11.5 橫徑(坐骨棘間徑)
坐骨棘平面是判斷胎頭高低標(biāo)志
髂棘間徑(IS):23~26
髂嵴間徑(IC):25~28
粗隆間徑(IT):28~31,
兩股骨粗隆外緣距離5
骶恥外徑(EC):18~20,第5腰椎棘突下至恥骨聯(lián)合上緣中點距離
出口橫徑(TO坐骨結(jié)節(jié)間徑):8.5~9.5,兩坐骨結(jié)節(jié)內(nèi)側(cè)端的距離
對角徑(DC):12.5~13,恥骨聯(lián)合下緣至骶岬上緣中點,妊娠24~36周陰道松軟時測量
<1歲每日每公斤體重需460kJ,以后每3歲-42kJ(10),15歲時209~251kJ(50~60)。
每天Pr質(zhì)3~3.5g/kg,脂肪嬰幼兒4~6g/kg,>6歲2~3g/kg,碳水化合物12g/kg,水120~150ml/kg
能量多來自碳水化合物
糖類來源:谷類、根莖類、食糖
維生素分為脂溶性(A、D、E、 K)、水溶性(B、C)
圍生期:28周胎齡(體重≥1000g)到生后7天,死亡率高
嬰兒期:28天到滿1歲,生長發(fā)育最快,5~6個月對傳染病的免疫力低
幼兒期:1~3歲,易發(fā)生意外傷害中毒,智力發(fā)育最快
足月兒血壓9.3/6.7
24h內(nèi)排胎便,3~4天排完,早產(chǎn)兒排出延遲'
早產(chǎn)兒易發(fā)生低血糖和低Pr血癥,晚期代酸,率快,血壓低
體重1~6月=體重+月齡×0.25 3~5個月=2×體重 7~12個月=6+月齡×0.25 2~12歲=年齡×2+7(8)
1歲時3倍,2歲時4倍
個體體重差異±10%
身高1歲75,2歲時85,<30%為異常
2~12歲身高=年齡×7+70
上部量:指頭頂至恥骨聯(lián)合上緣
下部量:指恥骨聯(lián)合上緣到足底
12歲時上部量=下部量
頭圍新生兒34,6個月44,1歲46,2歲48,5歲50
胸圍32,生時胸<頭1~2,1歲頭=胸,1歲到青春前期=年-1
上臂圍<5歲者:>13.5營養(yǎng)良好,12.5~13.5中等,<12.5不良
小兒收縮壓=年×2+80,舒張壓=2/3×收
1~9歲腕部骨化中心=年+1,10歲出全10個
生后4~10個月乳牙共20個,最晚2.5歲出齊
<2歲乳牙=月-4~6
6歲出現(xiàn)第一磨牙,12歲第二磨牙,18歲第三磨牙
恒牙總數(shù)28~32個
前囟:對邊中點連線長度,出生1.5~2 cm,1~1.5歲閉合,早閉或過小見于小頭畸形。遲閉或過大見于佝僂病、呆小病。飽滿見于顱內(nèi)壓↑、腦炎、腦膜炎、腦積水、腦腫瘤。凹陷見于極度消瘦或脫水
后囟:6~8周閉合,顱縫3~4月閉合
頸椎前凸(第一彎曲)3個月 胸椎后凸(第二彎曲)6個月 腰椎前凸(第三彎曲)1歲
初乳:5~7天,250~300ml/天,球Pr少,微量元素、鋅、白C、SIgA、生長因子、牛黃酸
過渡乳:7天~滿月,脂肪高
成熟乳:2~9月,每100g乳汁含Pr0.9,脂肪8,乳糖7,礦物質(zhì)0.2
母乳特點:⒈白Pr為主,易消化吸收 ⒉不飽和脂肪酸多,乳糖量多,以乙型乳糖為主 ⒊鋅、銅、碘多,鈣磷比例2∶1 ⒋初乳中SIgA高,阻止細(xì)菌病毒進(jìn)入腸粘膜,可抗感染、抗過敏 ⒌含乳鐵Pr,可抑制大腸桿菌、白色念珠菌感染)
牛乳能量:每日需0.4~0.5MJ(100~120kcal),水份:150ml/kg,8%加糖牛奶100~120ml/kg
按重量1∶8 按容量1∶4
每日需總熱量=110×體 牛奶總量=120×體 糖量720×月齡% 水分=150×體
二抬四翻六會坐七滾八爬周會走
1月:分辯“吧”“啪”音
1~2月:發(fā)喉音
2月:直立時能抬頭、協(xié)調(diào)地注視物體、 “啊”“咿”“嗚”
3月:會翻、定向反應(yīng)
4月:用手握持玩具
4~5月:認(rèn)母親
5月:扶腋下能站起
6月:會坐、出現(xiàn)輔音、能區(qū)分父母聲音
7月:會滾
8月:會爬、區(qū)分語言意義
10月:有意識叫爸媽
1歲末:有空間和時間知覺
1.5歲:注視3米遠(yuǎn)處小玩具
3歲:辨上下
4歲:辯前后、聽覺發(fā)育完整
4~5歲:有時間概念
5歲:辯自身左右
6歲后:視力1.0
1~4月:菜湯、水果汁、VA、D制劑、魚肝油,生后15天開始服魚肝油或VD2或VD3,連續(xù)1~2年
5~6個月:米湯、米糊、稀粥、蛋黃、魚泥、菜泥、豆腐
7~9月:粥、碎菜、爛面、蛋、魚泥、肝泥、肉末、餅干、饅頭片、窩窩頭、熟土豆、芋頭
10~12月:粥、碎菜、碎肉、軟飯、豆制品、菜陷食品、掛面
3歲時N.C完成,4歲時N纖維髓鞘化,2周形成第一個條件反射
3~4個月消失:覓食、吸吮、握持、擁抱
1歲時穩(wěn)定:腹壁、提睪反射,
3~4個月克氏征(+),<2歲巴氏征(+)
新生兒食管長10,胃容量30~50,排空時間1~1.5h
新生兒氫離子30~50,PaO2 8~12,PaCO2±4.67,HCO3-20~22,SaO20.9~0.965, BE-6~+2
嬰幼兒SIgA、IgA、IgG、IgG亞類低,易患R道感染%
胎兒血循環(huán)中含氧的是肝
引起先天性心臟病原因?qū)m內(nèi)病毒感染
出生后卵圓孔解剖上閉合為5~7個月
生時腦重300~400g,占體重1/9~1/8,10~20%,中腦、橋腦、延隨、脊髓發(fā)育良好,大腦皮層N.C數(shù)已與成人相同大腦皮質(zhì)下中樞如丘腦、下丘腦、蒼白球已成熟,但大腦皮質(zhì)、紋狀體發(fā)育不成熟
生時具有的反射:覓食、吸吮、吞咽、擁抱、握持、對強光、寒冷、疼痛有反應(yīng)
中骨盆前后徑:11.5 橫徑(坐骨棘間徑)
坐骨棘平面是判斷胎頭高低標(biāo)志
髂棘間徑(IS):23~26
髂嵴間徑(IC):25~28
粗隆間徑(IT):28~31,
兩股骨粗隆外緣距離5
骶恥外徑(EC):18~20,第5腰椎棘突下至恥骨聯(lián)合上緣中點距離
出口橫徑(TO坐骨結(jié)節(jié)間徑):8.5~9.5,兩坐骨結(jié)節(jié)內(nèi)側(cè)端的距離
對角徑(DC):12.5~13,恥骨聯(lián)合下緣至骶岬上緣中點,妊娠24~36周陰道松軟時測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