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學選修一知識點復習

字號:

高一化學選修一知識點復習是為大家整理的,高一的學生想真正學好化學,就要掌握好課本內(nèi)容,落實每一個知識點,平時加強復習。
    1.高一化學選修一知識點復習 篇一
    1、物理性質(zhì):
    無色、無味的氣體,極難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氣,俗名:沼氣、坑氣
    2、分子結構:
    CH4:以碳原子為中心,四個氫原子為頂點的'正四面體(鍵角:109度28分)
    3、化學性質(zhì):
    ①氧化反應:(產(chǎn)物氣體如何檢驗?)
    甲烷與KMnO4不發(fā)生反應,所以不能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
    ②取代反應:(三氯甲烷又叫氯仿,四氯甲烷又叫四氯化碳,二氯甲烷只有一種結構,說明甲烷是正四面體結構)
    4、同系物:
    結構相似,在分子組成上相差一個或若干個CH2原子團的物質(zhì)(所有的烷烴都是同系物)
    5、同分異構體: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結構式(結構不同導致性質(zhì)不同)
    烷烴的溶沸點比較:碳原子數(shù)不同時,碳原子數(shù)越多,溶沸點越高;碳原子數(shù)相同時,支鏈數(shù)越多熔沸點越低
    同分異構體書寫:會寫丁烷和戊烷的同分異構體
    2.高一化學選修一知識點復習 篇二
    物質(zhì)的分類
    金屬:Na、Mg、Al
    單質(zhì)
    非金屬:S、O、N
    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
    氧化物堿性氧化物:Na2O、CaO、Fe2O3
    氧化物:Al2O3等
    純鹽氧化物:CO、NO等
    凈含氧酸:HNO3、H2SO4等
    物按酸根分
    無氧酸:HCl
    強酸:HNO3、H2SO4、HCl
    酸按強弱分
    弱酸:H2CO3、HClO、CH3COOH
    化一元酸:HCl、HNO3
    合按電離出的H+數(shù)分二元酸:H2SO4、H2SO3
    物多元酸:H3PO4
    強堿:NaOH、Ba(OH)2
    物按強弱分
    質(zhì)弱堿:NH3?H2O、Fe(OH)3
    堿
    一元堿:NaOH、
    按電離出的HO-數(shù)分二元堿:Ba(OH)2
    多元堿:Fe(OH)3
    正鹽:Na2CO3
    鹽酸式鹽:NaHCO3
    堿式鹽:Cu2(OH)2CO3
    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等
    混懸濁液:泥水混合物等
    合乳濁液:油水混合物
    物膠體:Fe(OH)3膠體、淀粉溶液、煙、霧、有色玻璃等
    3.高一化學選修一知識點復習 篇三
    氯氣
    物理性質(zhì):黃綠色氣體,有刺激性氣味、可溶于水、加壓和降溫條件下可變?yōu)橐簯B(tài)(液氯)和固態(tài)。
    制法:MnO2+4HCl(濃)MnCl2+2H2O+Cl2
    聞法:用手在瓶口輕輕扇動,使少量氯氣進入鼻孔。
    化學性質(zhì):很活潑,有毒,有氧化性,能與大多數(shù)金屬化合生成金屬氯化物(鹽)。
    也能與非金屬反應:
    2Na+Cl2===(點燃)2NaCl
    2Fe+3Cl2===(點燃)2FeCl3
    Cu+Cl2===(點燃)CuCl2
    Cl2+H2===(點燃)2HCl
    現(xiàn)象:發(fā)出蒼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霧。
    燃燒不一定有氧氣參加,物質(zhì)并不是只有在氧氣中才可以燃燒。燃燒的本質(zhì)是劇烈的氧化還原反應,所有發(fā)光放熱的劇烈化學反應都稱為燃燒。
    4.高一化學選修一知識點復習 篇四
    離子反應、離子方程式
    1、離子反應的判斷:凡是在水溶液中進行的反應,就是離子反應
    2、離子共存
    凡出現(xiàn)下列情況之一的都不能共存
    (1)生成難溶物
    常見的有agbr,agcl,agi,caco3,baco3,caso3,baso3等
    (2)生成易揮發(fā)性物質(zhì)
    常見的有nh3、co2、so2、hcl等
    (3)生成難電離物質(zhì)
    常見的有水、氨水、弱酸、弱堿等
    (4)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
    fe3+與s2-、clo—與s2-等
    3、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步驟:“寫、拆、刪、查”
    5.高一化學選修一知識點復習 篇五
    乙烯C2H4
    1、乙烯的制法:工業(yè)制法:石油的裂解氣
    2、物理性質(zhì):無色、稍有氣味的氣體,比空氣略輕,難溶于水
    3、結構:不飽和烴,分子中含碳碳雙鍵,6個原子共平面,鍵角為120°
    4、化學性質(zhì):
    (1)氧化反應: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煙)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說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學性質(zhì)比烷烴活潑。
    (2)加成反應: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利用此反應除乙烯
    CH2=CH2+Br2→CH2BrCH2Br
    乙烯還可以和氫氣、氯化氫、水等發(fā)生加成反應。
    CH2=CH2+H2→CH3CH3
    CH2=CH2+HCl→CH3CH2Cl(一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乙醇)
    5.高一化學選修一知識點復習 篇五
    求氣體摩爾質(zhì)量的常用方法
    (1)根據(jù)標準狀況下氣體密度(ρ)M(g/mol)=ρ(g/L)×22.4(L/mol)
    (2)根據(jù)氣體的相對密度(D=ρ1/ρ2)M1/M2=D=ρ1/ρ2
    說明:氣體的相對密度是指在同溫同壓下兩種氣體的密度之比,即(M1、M2表示兩種氣體分子的摩爾質(zhì)量)。
    (3)混合氣體平均摩爾質(zhì)量:M=M1×a%+M2×b%+M3×c%,
    M1、M2、M3別表示混合氣體中各組成成分的摩爾質(zhì)量,a%、b%、c%。分別表示各組成成分所占混合氣體的體積分數(shù)(即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
    7.高一化學選修一知識點復習 篇七
    氧化劑和還原劑
    氧化劑是得到電子(或電子對偏向)的物質(zhì),在反應時所含元素的化合價降低。氧化劑具有氧化性,反應時本身被還原。還原劑是失去電子(或電子對偏離)的物質(zhì),在反應時所含元素的化合價升高。還原劑具有還原性,反應時本身被氧化。
    氧化劑:化合價降低,得電子(電子用e-表示),發(fā)生還原反應,被還原。
    還原劑:化合價升高,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被氧化。
    常見的氧化劑:O2、Cl2、濃硫酸、HNO、KMnO4、FeCl3等
    常見的還原劑:活潑的金屬單質(zhì)如Al、Zn、Fe,以及C、H2、CO等。
    分析氧化還原反應的化學(或離子)方程式。
    8.高一化學選修一知識點復習 篇八
    1、水是人體的重要組成成分,約占人體體重的三分之二,不可少的反應物,調(diào)節(jié)體溫。
    2、食物的酸堿性與化學上所指的溶液的酸堿性不相同,它是指食物的成酸性或成堿性,是按食物在體內(nèi)代謝終產(chǎn)物的性質(zhì)來分類的。通常富含蛋白質(zhì)、脂肪和糖類的食物多為酸性食物如:谷類,肉類,蛋類,魚貝類,堿性食物如:蔬菜,水果,薯類,大豆多為而人體血液的pH總保持弱堿性。
    3、食品添加劑是指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或補充食品在加工過程中失去的營養(yǎng)成分以及防止食物變質(zhì)等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化學合成的物質(zhì)。
    4、常見的食品添加劑的分類為著色劑,調(diào)味劑,防腐劑,營養(yǎng)強化劑。早期采用的防腐劑主要是鹽,糖及醋等,現(xiàn)在常用的防腐劑有苯甲酸鈉,_,_和二氧化硫
    5、食品中加入營養(yǎng)強化劑是為了補充食品中缺乏的營養(yǎng)成分或微量元素。比如:食鹽加碘,醬油加鐵,糧食制品中加賴氨酸,食品中加維生素,鈣,硒,鍺等。
    9.高一化學選修一知識點復習 篇九
    合金類型主要是:
    (1)共熔混合物,如焊錫、鉍鎘合金等;
    (2)固熔體,如金銀合金等;
    (3)金屬互化物,如銅鋅組成的黃銅等。合金的許多性能優(yōu)于純金屬,故在應用材料中大多使用合金(參看鐵合金、不銹鋼)。
    各類型合金都有以下通性:
    (1)熔點低于其組分中任一種組成金屬的熔點;
    (2)硬度比其組分中任一金屬的硬度大;
    (3)合金的導電性和導熱性低于任一組分金屬。利用合金的這一特性,可以制造高電阻和高熱阻材料。還可制造有特殊性能的材料,如在鐵中摻入15%鉻和9%鎳得到一種耐腐蝕的不銹鋼,適用于化學工業(yè)。
    10.高一化學選修一知識點復習 篇十
    1.區(qū)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離子、原子團、取代基的概念。正確書寫常見元素的名稱、符號、離子符號,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氣體元素、1~20號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變化中分子不變,化學變化中原子不變,分子要改變。常見的物理變化:蒸餾、分餾、焰色反應、膠體的性質(zhì)(丁達爾現(xiàn)象、電泳、膠體的凝聚、滲析、布朗運動)、吸附、蛋白質(zhì)的鹽析、蒸發(fā)、分離、萃取分液、溶解除雜(酒精溶解碘)等。
    常見的化學變化:化合、分解、電解質(zhì)溶液導電、蛋白質(zhì)變性、干餾、電解、金屬的腐蝕、風化、硫化、鈍化、裂化、裂解、顯色反應、同素異形體相互轉化、堿去油污、明礬凈水、結晶水合物失水、濃硫酸脫水等。(注:濃硫酸使膽礬失水是化學變化,干燥氣體為物理變化)
    3.理解原子量(相對原子量)、分子量(相對分子量)、摩爾質(zhì)量、質(zhì)量數(shù)的涵義及關系。
    4.純凈物有固定熔沸點,冰水混和、H2與D2混和、水與重水混和、結晶水合物為純凈物。
    混合物沒有固定熔沸點,如玻璃、石油、鋁熱劑、溶液、懸濁液、乳濁液、膠體、高分子化合物、漂、漂粉精、天然油脂、堿石灰、王水、同素異形體組成的物質(zhì)(O2與O3)、同分異構體組成的物質(zhì)C5H12等。
    5.掌握化學反應分類的特征及常見反應:
    a.從物質(zhì)的組成形式: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
    b.從有無電子轉移:氧化還原反應或非氧化還原反應c.從反應的微粒:離子反應或分子反應
    d.從反應進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應或不可逆反應e.從反應的熱效應:吸熱反應或放熱反應
    6.同素異形體一定是單質(zhì),同素異形體之間的物理性質(zhì)不同、化學性質(zhì)基本相同。紅磷和白磷、O2和O3、金剛石和石墨及C60等為同素異形體,H2和D2不是同素異形體,H2O和D2O也不是同素異形體。同素異形體相互轉化為化學變化,但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7.同位素一定是同種元素,不同種原子,同位素之間物理性質(zhì)不同、化學性質(zhì)基本相同。
    8.同系物、同分異構是指由分子構成的化合物之間的關系。
    9.強氧化性酸(濃H2SO4、濃HNO3、稀HNO3、HClO)、還原性酸(H2S、H2SO3)、_氧化物(Al2O3)、_氫氧化物[Al(OH)3]、過氧化物(Na2O2)、酸式鹽(NaHCO3、NaHSO4)
    10.酸的強弱關系:(強)HClO4、HCl(HBr、HI)、H2SO4、HNO3>(中強):H2SO3、H3PO4>(弱):CH3COOH>H2CO3>H2S>HClO>C6H5OH>H2SiO3
    11.與水反應可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義為酸性氧化物
    12.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堿反應的物質(zhì)是_氧化物或_氫氧化物,如SiO2能同時與HF/NaOH反應,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13.甲酸根離子應為HCOO-而不是COOH-
    14.離子晶體都是離子化合物,分子晶體不一定都是共價化合物,分子晶體許多是單質(zhì)
    15.同溫同壓,同質(zhì)量的兩種氣體體積之比等于兩種氣體密度的反比
    11.高一化學選修一知識點復習 篇十一
    物質(zhì)的量濃度概念的理解
    (1)溶質(zhì)是用物質(zhì)的量表示而不是質(zhì)量表示;體積表示溶液的體積,而不表示溶劑的體積,并且體積單位為L。
    (2)帶結晶水的物質(zhì)溶于水后,溶質(zhì)是不含結晶水的化合物,溶劑中的水包括結晶水。
    (3)從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溶液中取出任意體積的溶液,物質(zhì)的量濃度不變,但隨溶液體積的變化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不同。
    (4)氣體溶于一定體積的水中,溶液的體積不等于溶劑的體積而應根據(jù)溶液密度和溶液質(zhì)量求算。
    (5)若濃溶液稀釋或濃度差別較大的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的總體積比原來的體積之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