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學指導:腦膜瘤的治療

字號:

1.觀察
    對于那些腫瘤較小且沒有臨床癥狀的腦膜瘤患者,可以觀察并結合密切的影像學復查。一個對于43例腦膜瘤患者的回顧性研究發(fā)現(xiàn),63%的患者在隨訪當中沒有發(fā)現(xiàn)腫瘤生長,而另37%的患者的腫瘤以平均4mm每年的速度增長。研究還發(fā)現(xiàn)患有腦膜瘤的年輕患者腫瘤更容易生長,因而不適合進行觀察。
    對于已經引起臨床癥狀的腫瘤患者不推薦進行觀察。密切的影像學復查需要結合一個衡量標準來排除腫瘤增大。
    2.手術切除
    新技術出現(xiàn)帶來的新治療手段使腦膜瘤的“理想化治療”也在不斷演變。對于同一腫瘤,常常有多種正確的治療手段,而且對于眾多神經外科專家來說,關于某個特定的腫瘤如何進行的治療,他們的觀點往往也是不同的。長期以來開顱手術被認作是巨大的或有臨床癥狀的腦膜瘤的標準治療方案。顯微手術技術的革新以及手術過程中計算機輔助定位技術的應用極大的增加了神經外科醫(yī)生成功切除腫瘤的能力。
    對于那些位于硬膜表面,表淺且容易接近的腦膜瘤,手術切除后可以得到永久性治愈。如果腫瘤鄰近的顱骨遭到侵蝕,要全切除病變是比較困難的。
    3.放療
    放療包括光子束和質子束治療或者分次外照射治療。絕大多數的醫(yī)療中心使用改良的直線加速系統(tǒng)或者伽馬刀來給患者實施治療。在一些遠離重要結構的小型腫瘤中,放療可以用來替代手術。分次外照射治療同樣可以被用作難以手術切除的腫瘤或者由于醫(yī)學原因無法手術的患者的首選治療方式。放療的潛在風險有腦水腫和神經功能障礙。
    對于次全切除的WHOⅠ級的腦膜瘤的患者,往往需要術后放療。次全切除術后輔以放療的臨床決策在某種程度上存在爭議,因為在這個問題上沒有WHOⅠ級的腦膜瘤的患者腫瘤被控制的案例存在。大量的回顧性研究,強烈的證明次全切除術后輔以放療可以延長無腫瘤進展生存期和總的生存期。放療是累及顱底的小型腫瘤(含海綿竇內的腫瘤)以及與靜脈竇密切相關的腦膜瘤的一種有效的治療選擇。
    對于WHOⅡ級和Ⅲ級的腦膜瘤患者,目前標準的治療方案是術后輔以放療,不管手術切除的程度如何。這是因為這些高級別腫瘤的術后局部復發(fā)率相對較高。
    4.傳統(tǒng)化療
    當前的化療基本沒有什么效果。曾經使用過抗孕激素藥物,但是結果各異。近來研究發(fā)現(xiàn)羥基脲類藥物可以使無法切除的腫瘤和復發(fā)的腦膜瘤減小,但這些還需要進一步的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