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福建福州中考滿分作文欣賞:分享

字號:

2009福建福州中考滿分作文 題目:分享
    滿分作文1:
    分 享
    我有一個不安分的靈魂,總希望在短短的人生歷程中尋找到美麗的人生,于是,許多的發(fā)現(xiàn)與沉思便在筆下徘徊開來。
    海
    帶著蔚藍色的心情,在蔚藍色的海中感受無限的快樂。無論曾經(jīng)在陸地上多么澎湃的江河,納百川的海都以平和的心接受它,然后以無限廣闊的胸襟將快樂分給每一朵浪花、每一位在海中盡情嬉戲的游人。海接受江河的激情,分給它洶涌的浪花;海容納游人的快樂,同時帶給他們更多的快樂。海就是這樣,人們給予它的不全要,它留下該留的,將自己的快樂無私地與別人分享,造就了美麗的人生。我仿佛聽到海與魚兒的對話:
    “沒人知道我流淚,因為我活在水中!”
    “我知道你在流淚,因為你活在我的心中,你的痛苦和憂愁由我來與你一同分享!”
    就連珍珠閃爍的海灘上偶爾閃動的幾塊黑礁石,也是海微笑時跳動的眉毛。
    海螺
    海螺的殼總是盤旋著尖尖地指向天空,既不圓潤也不柔和。
    在布滿沙粒和礁石的海底,海螺緩緩地移動著。每當(dāng)有海浪沖過來,邀請它一起玩耍,一起分享快樂的時候,海螺總是把自己藏在厚實又沉重的殼里,它不愿與別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它總是害怕受到別人的傷害。它不知道,分享快樂,就會得到雙倍的快樂;分享痛苦,就會減少一半的痛苦。海浪失望地離開了,奔向了海的懷抱。
    盲目的自閉使海螺在海里顯得卑微,它一生都只能躺在自己的世界里唱著獨角戲,所以它注定不會像海那樣永生。它終究會死去。海螺死后,它的殼還在,只是留不住海浪,留住的只有海浪聲。
    后記:
    與人分享的海、盲目自閉的海螺無法同時贏得上帝的青睞,于是上帝不假思索地將美麗的人生賜予了海,而孤獨的海螺,只能永遠生活在人們的腳下。
    于是海輕輕地告訴我:“美麗的人生是將自己的歡樂與悲傷與別人分享,把別人的快樂、痛苦和自己一起分享!”望著海我使勁地點了點頭。
    【閱卷簡批】
    面對“分享”這一極具思想性的命題,作者別出心裁地跳出了凡俗的生活圈,用寓言的方式,形象生動地給人們詮釋了一個道理——“生活因分享而美麗,人生因分享而精彩,萬物因分享而永恒!”完全符合命題的規(guī)范,達到了物我兩忘的完美境界。表現(xiàn)出作者在“尋找”與“發(fā)現(xiàn)”中的細膩心思以及融情于物、融物于理的巧妙構(gòu)想。文中比擬手法活靈活現(xiàn),生動地刻畫出一副寓言的畫面,同時以對比對話的形式,恰如其分地將自己的觀點融入文中,使人在故事性的講說中簡明易懂地領(lǐng)悟到作者的意向。文章選材新穎,構(gòu)思奇特。
    [發(fā)展等級]
    本篇文體結(jié)構(gòu)的安排為其特色一面,作者采用小標(biāo)題的形式,分別以海與海螺的事例闡明主旨,用海的無限寬廣與海螺的盲目自閉相對比,以海納百川的胸襟與海螺的卑微相比較,鮮活地表明出“人生因為分享而美麗”的主觀意愿;同時,作者在語句上的運用也頗具魅力——“就連珍珠閃爍的海灘上偶爾閃動的幾塊黑礁石,也是海微笑時跳動的眉毛?!毙蜗?、生動而饒有趣味!
    2009福建福州中考滿分作文 題目:分享
    滿分作文2:
    分 享
    百靈啼聲婉轉(zhuǎn),麻雀撲打著翅膀,鳥兒在同一片藍天飛翔;小草青蔥,樹木成陰,草木在同一片土地呼吸;行人匆匆,游人閑適,人們在同一片土地生活。分享——一個具有魔力的詞語,給我們以無盡的財富與收獲。
    分享能帶給人們精神上的充實與快樂。分享是一種大智慧。懂得分享的人能收獲高于常人幾倍的快樂。比爾•蓋茨曾說:“每天清晨當(dāng)我醒來,我便思索著如何與他人分享我的快樂,因為那會使我更快樂。”蓋茨的確如其所言做到了分享:他與世人分享他新的研發(fā)成果;他與社會分享自己的財富;他在分享中得到了人們的敬重,在敬重里獲得了更多的快樂。不會分享的人只能在自我為中心的小圈子中自以為“幸?!钡囟冗^每一天。沒有分享,便不能開闊心胸,而心胸狹隘如何能有真正的快樂?分享就似一種催化劑,有了它便可以催生出更多的幸福與快樂。
    分享能夠提升人生的情趣與境界,贏得人們的尊敬。竹林七賢徜徉在山水之間,在分享彼此的志趣之時升華了各自的情誼;蘇軾與王安石雖然政見不同,卻喜歡互相探討詩詞、分享兩人的文學(xué)見解,因而他們的友情堅如磐石;居里夫婦毫不吝嗇各自的一點一滴,無論是財富抑或是科研成果,他們都與世人同享,所以他們成為了我們畢生愛戴尊敬的對象……因為分享,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漸漸消失;因為分享,他們收獲了雙倍的幸福;因為分享,他們得到了世人的尊敬。
    分享能使各種文化和諧相處,使國際關(guān)系更加融洽。世界是一個大家庭,各國燦爛的文化需要世人共享?;叵胫袊糯]關(guān)鎖國的歷史,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在一個封閉的環(huán)境中文化的趨同與單一會日益嚴(yán)重;再想想二戰(zhàn)時期法西斯對于人、對于文化的肆意扼殺幾乎將世界一步步推向衰敗?,F(xiàn)代社會需要和諧,我們應(yīng)當(dāng)學(xué)會分享。因為分享能讓文化走向一個又一個新的高峰,分享能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寧靜的國際大環(huán)境,分享將使世界這個大家庭更溫暖!
    讓我們懂得分享,讓我們試著分享,讓我們充分發(fā)揮分享的魔力,讓分享這個神奇的詞語在生活中熠熠生輝!
    【閱卷簡批】
    作者開篇點題,道出擁有分享精神可以“給我們帶來無盡的財富與收獲”,從而說明了“分享精神”在生活中的重要意義。其后,作者在主體部分分段對“分享”做了全面的論敘,即“分享能帶給人們精神上的充實與快樂?!薄胺窒砟軌蛱嵘松那槿づc境界,贏得人們的尊敬?!薄胺窒砟苁垢鞣N文化和諧相處,使國際關(guān)系更加融洽?!鼻泻现黝},表達順利。論據(jù)充分,結(jié)構(gòu)完整;古今中外,名人賢士,素材豐富而不凌亂,論據(jù)條理清晰,無愧美文!
    [發(fā)展等級]
    這篇文章作者使用了逐層推進的議論手法,首段由鳥獸而草木而人,從無思維到有思維的進展中引出觀點;緊接下文,作者在主體部分的論敘同樣以逐層推進的方式展開論證,從個人到集體,從集體到國家,分層論敘了“分享”精神在各層次各領(lǐng)域的重要意義。從而使文章聲勢浩然、大氣脫俗。不僅增強了語言的說服力,在邏輯推理上亦趨謹(jǐn)密、完美。
    2009福建福州中考滿分作文 題目:分享
    滿分作文3:
    分 享
    音樂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它或是激情澎湃,讓人熱血沸騰;或是清冷柔和,好像冬夜之月;或是凄涼幽怨,像那深秋桂子。音樂也是一種很奇特的東西,它像是一扇門,打開了我與前人交往的世界。
    小的時候和奶奶住在一起。奶奶是江南人,江南與二胡之間有著一種解不開的情緣。每到午休時間,奶奶就拿出那盤被它視為寶貝的阿炳的磁帶,放進老式的收錄機里。二胡獨有的悲涼與滄桑如泉水般汩汩流出,潤濕了我的心田。
    俗話說,樂器是一方水土的精靈。在二胡日復(fù)一日的熏陶下,我對江南也產(chǎn)生了日復(fù)一日的向往,我迫切地想要了解江南,融入江南。在阿炳的二胡聲中,我?;孟胫约赫酥蝗~扁舟,沐浴著和風(fēng)細雨,游走在柔麗凄迷的水鄉(xiāng)。
    是阿炳,讓我了解了“青石小弄臺門深,烏瓦粉檐廊棚長”的江南;是阿炳,讓我體會到了如此美妙的境界。
    媽媽平時總有唱不完的宋詞,那些本就情深意濃的詞,配上惆悵的曲,再經(jīng)媽媽的低吟淺唱,就更為動聽。每當(dāng)閑下來的時候,我就強烈要求媽媽把這些詞教給我,于是家里就總是回蕩著宋詞的悠悠聲。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雨打窗臺濕綾綃”,我仿佛看見一位女詞人滿懷心事地站在窗前,望著窗外的綿綿細雨,思緒飄得很遠很遠;“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我好像讀懂了一代亡國之君那剪不斷的悔與恨。
    在宋詞的熏陶下,我了解了中華幾千年的文化精髓。它像一扇斑駁的大門,將我領(lǐng)進了歷史的長河和詩詞歌賦的世界。
    阿炳、李清照、李煜,這些優(yōu)秀的前人們,毫不保留地將他們的熱情傾注在他們的作品中,讓后人得以分享他們的精神世界,讓后人得以和他們一起沉醉在美妙的境界中。他們所帶給我們的太多太多,又何止是精神上的慰藉呢?
    【閱卷簡批】
    “樂器是一方水土的精靈”,作者將“分享”與“音樂”這一獨特的藝術(shù)門類相結(jié)聯(lián),以自己對音樂(二胡)的喜愛到向往江南、“幻想著自己正乘著一葉扁舟,沐浴著和風(fēng)細雨,游走在柔麗凄迷的水鄉(xiāng)”而寫到母親的宋詞情結(jié),從而使作者感觸了代代古詞人的高尚節(jié)操。他們“毫無保留”的熱情使作者充分理解了“分享”的內(nèi)涵,同時將這一高度深入讀者心中,使讀者帶著同樣的胸襟與作者一道走入“歷史的長河和詩詞歌賦的世界”,一起體味古文明的神韻與遼闊境界。很自然地表達了“分享”這一主題。
    [發(fā)展等級]
    作者通過二胡與宋詞兩種古典而深韻的音樂,通過江南與二胡之間的不解情緣,通過母親與宋詞的低吟淺唱,通過自己對宋詞聲樂的愛好與理解,通過古詞人優(yōu)秀的精神境界,以散文的抒寫手法,容情于故,容情于人,容情于詞,容情于古人,容情于聲樂,環(huán)環(huán)相扣,密切關(guān)聯(lián)的將“分享” 這一主題以古人“毫不保留”的精神為支點,從而“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主觀情懷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內(nèi)涵豐富,表達充沛,聯(lián)想手法的運用極富造詣。
    2009福建福州中考滿分作文 題目:分享
    滿分作文4:
    分 享
    我是從什么時候懂得分享的?是從姐姐分蘋果的那嗎? 是從外公外婆分荷包蛋的那嗎?
    那,姐姐臉上的笑容像太陽和花兒一樣絢爛,她從包里掏出一個青紅相間的大蘋果,用袖子擦了擦,然后笑著遞給我。我狠狠地咬上一大口后還給她,緊張兮兮的盯著蘋果和姐姐的臉,當(dāng)姐姐很淑女地咬了一口又遞給我時,我這才松了一口氣,又在姐姐含笑的目光下再咬一大口……
    我從小一直生活在外公外婆家。鄉(xiāng)下的生活簡單而樸素,但是簡樸的生活中也有愛和快樂。記憶中外婆總是把好吃的東西留給我和外公,而她自己總舍不得吃的。記得有,祖孫三人一起吃著晚飯,氣氛和諧而寧靜。晚飯很簡單,一人一碗面條,我和外公的碗里各有一個荷包蛋,而外婆的碗里卻沒有。外公發(fā)現(xiàn)后,像往常一樣,用筷子把他碗里的荷包蛋夾成兩半,將另一半夾到外婆的碗里?!澳阋喑砸稽c。還是你吃吧?!蓖馄胚呎f邊把那一半蛋又夾回到外公的碗里。外公怎么會肯讓呢!于是,夾起來又放到外婆的碗里。就這樣,謙讓了半天,后外婆又像往常一樣把那半塊荷包蛋夾到我碗里:“你正在長身體,你吃了它?!?BR>    看著慈祥而清瘦的外婆,我覺得自己不應(yīng)該接受這半塊荷包蛋,腦袋里在迅速地盤算著怎么才能把它輕松地送出去,突然一個激靈,想起了從書上看到的一招,于是計上心來。
    “蛋好咸啦!”我夾一小塊嘗了嘗,然后對外婆叫喊道。
    “好咸?”外婆驚奇地看著我。
    “不信?你嘗!”我邊說著,邊迅速地把那半個荷包蛋轉(zhuǎn)移到外婆的碗里。
    外婆嘗了一小口,正要說什么,突然看見我在偷笑,立即就明白了我的計謀,“你這個小精怪!”說著,就要把蛋弄回我碗里。
    “我頂多只要一半,不然我一點都不要?!蔽胰鰦傻?。
    后,外婆沒法,只得和我分享了那半塊荷包蛋。
    那天晚上,是我生平第主動與人分享東西。在泛黃的燈光下,我們祖孫三人靜靜地吃著,可我覺得空氣中充滿了愛和關(guān)懷……
    那一天,我平生第感受到了分享帶來的快樂和幸福!
    【閱卷簡批】
    文章作者以疑問開篇,說是問,同時也是回答。指明了作者的寫作意圖,同時緊扣文題,絲毫不怠慢。
    后文作者將自己的記憶娓娓道出,以小見大,用生活中的點滴小事的記述而表達自己的主旨,輕松自然,通俗易懂。作者在言辭上趨于生活實際,有著反璞歸真的見效。心理描寫頗為細膩,人物的刻畫自然、生活。結(jié)尾處呼照開頭,再次點明題意。
    [發(fā)展等級]
    輕松寫作是老師對每位學(xué)生的希冀。課堂上老師總會告訴學(xué)生,寫作文要寫自己熟悉的人與事……可總有學(xué)生覺得生活中卻無話可說,從而把作文扭曲成了刁鉆難懂的課程??赐赀@篇作文相信大數(shù)同學(xué)都能醒悟——作文原來可以這樣寫——詳細、真實地記錄自己身邊所發(fā)生的事情,用以表達自己的心聲,此所謂以小見大,用小的事情而表達文章的中心,言簡意賅、不蔓不支。尤其象作者寫的這類“一個蘋果、半塊雞蛋”的事難道“舉世無雙”???
    2009福建福州中考滿分作文 題目:分享
    滿分作文4:
    分享
    冬日下午的陽光,總是如此庸懶無力。即使這樣,仍少不了村里人在它的籠罩下取暖閑談。
    奶奶也是其中的一員,我陪著她,也享受著午后的悠閑。真愿在這一刻時光停止,看著聽著這些白發(fā)蒼蒼的老人講述他們經(jīng)過加工的過去。
    “妮子,吃餅吧?”奶奶將她手中的餅伸到了我面前。一根銀絲連接著她干涸的嘴唇和餅上的斷痕,又隨著距離的拉長而消失。我不知該怎樣回答。突然又希望這一時間瞬間結(jié)束,讓我原離尷尬的境地。
    “恩,我不吃……哦,不是,是……是因為我不餓,真的,真的不餓。”我擺一付信誓旦旦的模樣,似乎連我自己都深信不疑。“啊?你剛才不說有點餓嘛?說你沒吃飽!”“啊?哦……我現(xiàn)在餓過頭了,就不餓了?!蔽业哪樤诎l(fā)熱,不知道是不是已經(jīng)變紅了。
    “她是嫌你臟!”一句話頓時掀開了我的秘密。我不知道我是什么表情,只是望著奶奶!她充滿疑惑的臉頓時變?yōu)閷擂?,腦門上的皺紋由緊而松,眼睛里沒有神情,嘴巴依舊張著,只是不再閉合,呆呆的,陽光照著她銀色的頭發(fā)刺著我的雙眼,我垂下兩眼,不知何去何從。大概過了一個世紀(jì)那么長,她端起她的椅子走了,看著她吃力的背影,我心中涌出了一股酸澀。
    這以后,日子還是照常,奶奶對我依舊很好,只是不再主動給我東西吃。我心里總覺少了些什么。后來我明白了,我缺少接受關(guān)愛的能力。老人的心是脆弱的,如同她們疲憊的身體,但她們依然是熱情的,總想將自己剩余的時光全部化做愛將晚輩包圍。而愛的給予方式就是與你分享。我還清楚的記得小時候喝水的時候,一碗水總是奶奶先喝,我再喝。她總是說,熱水太燙,我把熱的喝掉,你再喝溫的。其實,她留下的不是什么溫水,而是愛,溫潤的愛。
    后來,等我明白分享的意義時,時間已不給我彌補的機會了,它帶走我的遺憾,牽著奶奶的手,匆匆走了!現(xiàn)在,我將早已知曉的分享不斷復(fù)制,載上我的愛,飛入親人的心田?!皨?,這種口味的月餅真好吃,您吃吃看!”圓圓的月餅,在兩張掛著弧度的嘴邊徘徊著,消失了!
    評語:
    這是一篇記敘文。經(jīng)典在一個生動傳神的細節(jié)描寫,能激起我們心靈深處的思念和內(nèi)疚!